-
緩解寶寶分離焦慮的辦法
如何讓寶寶接受分離的那一刻? 試著讓寶寶多接觸新環境、新朋友;利用玩具、媽媽使用的物品轉移他的注意力;事先預告,讓寶寶做好心理準備。 轉移寶寶注意力 給寶寶一個布偶,媽媽不在時讓寶寶有玩耍的東西轉移注意力。(馨怡媽媽)
2017-03-04 37 -
叛逆寶寶的教育
1歲以前,果果一直溫順、乖巧。可一到3歲,他好像變了個人似的,特別叛逆、易怒,動輒大哭大鬧,令人頭疼不已。對於兒子的壞脾氣,最開始採取的辦法跟大多數媽媽差不多:喝斥、體罰,甚至“關禁閉”。可是果果的壞脾氣竟越來越大。 我翻閱了很多育
2017-03-04 43 -
寶寶依戀的關鍵期
6~18個月,寶寶的依戀關鍵期 寶寶的依戀關鍵期是6個月至18個月。在這段時期內,父母如果有積極的撫養行為和正確的教養方式,往往會事半功倍,使寶寶更親近父母,為今後理想的親子關係打下基礎。 早期良好的依戀關係,讓寶寶受益終身
2017-03-04 35 -
正確理解嬰兒期的情感表達
嬰兒,到底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情緒? 很長時間以來,人們都認為嬰兒不具備表情與真正意義上的情緒。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隨著嬰兒的成長,他們的感覺能力發展迅速,並且能夠以複雜的方式表達出來。嬰兒表情表達能力的發展和體力和智力的生長發育是
2017-03-04 32 -
8個月寶寶的不安與煩躁
8個月的嬰兒煩躁您感到陌生 人見人愛的寶寶本來對任何人都微笑,誰抱都沒問題。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就不再接受隨便什麼人的擁抱,對所有不屬於親近範圍的人都板著小臉,無憂無慮的笑容變成了不安和焦躁;從早到晚粘著媽媽,只要媽媽一遠離,
2017-03-04 22 -
培養孩子責任心的關鍵是什麼?
很多人都說,隔代教育的孩子自私、冷血、不負責任。他們犯錯了,從來不認為是自己的錯誤,而是別人或者社會對不起他們,故意羞辱他們。同樣地,他們對含辛茹苦養育他們的爺爺奶奶不僅沒有感恩的心,還打罵他們,甚至一些青少年犯罪案件中,還有孫子害死爺
2017-03-04 24 -
請正確面對寶寶焦慮症
別成為寶寶分離焦慮的推手 當寶寶的需要被剝奪,感受不到來自親人的愛與安全感,就會形成心理問題,車先蕙心理師表示,下面兩種情況,都是造成嬰幼兒分離焦慮症的主因。 分離經驗處理不恰當 例如,媽媽趁著寶寶睡著時離開,讓寶寶醒
2017-03-04 23 -
孩子性格塑造期的幾個危險信號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3到6歲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關鍵時期,人的很多性情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初步定型了。所以在這個時期,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和引導尤為重要。下面幾個信號提醒父母們,對孩子要進行幫助和干預了! 孩子性格塑造期父母需留
2017-03-04 42 -
膽小怕生愛獨處 兒童退縮行為你瞭解嗎?
有些孩子顯得孤僻、膽小,不願意與其他小朋友相處,更不願意到陌生的環境中去,他們寧願一個人呆著,我們稱這種行為為“兒童退縮行為”。 “兒童退縮行為”知多少 正常的兒童,突然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或遇到驚嚇、恐怖的情景,出現少動
2017-03-04 37 -
見招拆招 解讀寶寶的四類“怪異”行為
孩子的許多行為父母都感到有點無法理解,不知道怎麼應付。要理解孩子的怪異行為首先要找出孩子這樣做的原因,才能見招拆招。 寶寶特別愛跟人親熱 寶寶怪異行為之一:寶寶特別喜歡跟別人親熱 2歲的思思只要一見到鄰居家5歲的男孩兒就非
2017-03-04 21 -
親自鏡頭
我們不妨來看看這樣幾個鏡頭: 鏡頭之一:小胖冬冬是三代單傳。從他一出生,全家人就當寶貝尖供著,走到哪兒都有大人跟著。三四歲的孩子正是淘氣、愛活動的時候,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總看著他寸步不離。跑跳容易出汗,別累著;踢球容易傷胳膊傷腿,
2017-03-04 22 -
給寶寶良好情緒的方式
誘發寶寶良好情緒 有這樣一個實驗,講的是西歐的普魯士有一個君主,他很想知道人類最初的語言是什麼。於是他想:如果找到一批嬰兒來養著,規定任何人不得跟他們說話,也許能知道“人類最初的語言”是什麼。他對那些撫育嬰兒的媽媽和護士下令,只許給
2017-03-04 22 -
嬰兒的“七情六欲”
快樂的睡寶寶 “我是不是感到舒服”―這或許是嬰兒能表現出的最早的情感。比如,是不是被包裹得太緊了,外面是不是太吵鬧了等等。即使是新生兒,面對這類情況的時候,也會在第一時間將自己的反應表達出來。舉例來說:一個剛剛降生的寶寶,他偶爾會在
2017-03-04 41 -
寶寶反應強度過低的劣勢
●容易被家長忽略 因為外在反應不明顯,所以這類寶寶也很容易被人忽略。因為看在家長眼裡,他總是乖乖的,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需要馬上滿足的,或者很容易滿足,沒有小點心,給他一顆糖果他也沒什麼特別不滿的表示。但是長期這樣,會讓寶寶有不被
2017-03-04 21 -
面對愛哭的孩子咋辦呢
面對愛哭的孩子咋辦呢? 一、深呼吸家長先別動怒 聽到哭聲,父母一定要保持平靜的心態,切不可心煩、焦躁,因為嬰兒能非常敏感地察覺到家長的緊張情緒,感到失去安全感,會哭得更厲害,而父母的心態平靜,表情和藹,寶寶則會更快地停止哭鬧。
2017-03-04 18 -
如何對待孩子之間的衝突?
首先,明確應該在什麼時候不插手。一般的打打鬧鬧推推搡搡不會引起傷害,也不需要大人的干涉。不必要的插手只會剝奪孩子獲取寶貴社交經驗的機會。在這種無 害的推搡中,他們通過親身體驗來學習人際關係是怎麼回事、怎樣才能和平相處、出現問題時都會發生
2017-03-04 21 -
家長請尊重女孩的情緒
家長尊重女孩的情緒 嬰兒時代,女孩常常用哭來表達她們感情上或身體上的痛苦。如尿布濕了,感覺到餓了、冷了,或者是孤獨了,女孩都會哭。這時,由於女孩還不會表達,父母總會去耐心地尋找原因,直到嬰兒不哭不鬧為止。 當女孩會說話之後,她們
2017-03-04 17 -
父母勿忽視寶貝的心理需求
原來,這位年輕的媽咪為了儘快恢復產前體型,寶貝未滿月就為她找了個小保姆照料,自己什麼也不管,連晚上睡覺也讓寶貝跟著小保姆。寶貝得不到母愛以及人之初的情感交流和依偎父母懷中的樂趣,因而以哭鬧“抗議”,進而發展成為心理疾病,直接影響了生長發
2017-03-04 45 -
親子依戀的三種類型
何謂親子依戀 親子依戀是嬰兒尋求在軀體上和心理上,與撫養人保持親密聯繫的一種傾向,常表現為微笑、啼哭、咿咿呀呀、依偎、追隨等。依戀是逐漸發展的,生後6-7個月時開始明顯,3歲後能逐漸耐受與依戀對象的分離,並習慣與同伴或陌生人交
2017-03-04 35 -
孩子獨立性如何培養?
培養孩子獨立性是隨時隨地都有的教育。家長要把培養孩子獨立性的目標裝在心裡。培養孩子獨立性是讓孩子有自己的主見,自己為自己的明天做主。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和創新,獨立做屬於自己的事情。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經常為孩子提供獨立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幫
2017-03-04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