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駕車:細心父母也會犯的危險錯誤(圖)

經過仔細挑選, 你買了一輛安全性能很好的家庭用車。 開車時, 如果帶著孩子, 你總是先為孩子系好安全帶, 然後才開始上路。 這是很好的習慣, 也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但這足以保護孩子不受傷害了嗎?似乎還不夠。 原因是, 你不可能完全避免汽車相撞事故, 一些交通事故是由別的汽車司機引起的。 由於各種原因, 開車時你會不經意地將孩子置於各種危險之中。 下面這些讓人警醒的故事說明, 車禍是可以輕易地在一瞬間發生的——即使是當你認為孩子是“安全”的時候。

“你只是讓孩子單獨呆在車內幾分鐘”
對於去年發生的事情,

Advertisiment
常敏至今懊悔不已。 那天, 她帶著3歲的兒子去看望母親, 吃完晚飯後準備回家。 為了確保沒有忘帶什麼東西, 她想迅速回去檢查一下, 於是, 她把車停在車道上, 讓兒子呆在汽車裡。 可是, 就在她離開的短短5分鐘時間內, 小男孩發現了汽車變速杆。 出於好奇, 他將變速杆拉到2檔位置。 此時, 車的前門大開著。
當汽車開始動起來時, 孩子失去了平衡, 摔出車外。 結果是, 頭部嚴重受傷。 常敏後悔莫及:“身為父母, 我一直努力做到安全駕駛, 然而, 我卻不知道孩子是絕不能單獨留在車內的。
驚人事實一:
不少年輕父母認為, 短暫地把孩子留在車內, 應該問題不大。 然而, 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 將孩子單獨留在車內引起的事故,
Advertisiment
除了孩子將車發動之外, 還包括孩子被點火器燒傷、被車窗夾傷、被後備箱卡住, 這些都是致命的。
聰明而安全的做法:
·無論車鑰匙是否拔掉, 千萬不要將孩子單獨留在車裡, 即使只是很短的時間。
·將車鑰匙保管好, 放在一個孩子拿不到的安全地方。 因為孩子常會留意父母做的事, 他知道鑰匙是幹什麼的, 以及怎樣使用鑰匙。
·不用車時, 一定要記住將車鎖上。
“沒想到, 礦泉水瓶砸傷了我的寶寶”
小吉是一位細心的母親, 每次開車帶1歲半的女兒喃喃外出時, 她總是把女兒放在安全座椅上並系好安全帶。 然而, 有一次, 意想不到的事情卻發生了。 為了躲避前方的一個突然出現的行人, 小吉緊急轉向, 車撞到路邊的一棵大樹上。
Advertisiment
儘管, 小喃喃還一直在她的安全座椅中。 但是, 車後座頭枕後方的幾個礦泉水瓶惹了大禍:在碰撞中, 裝滿水的礦泉水瓶砸到了喃喃的頭部。 小吉說:“當我知道是礦泉水瓶使女兒受傷時, 我都驚呆了。 我從來沒有想到, 一個礦泉水瓶會是如此危險。 真是萬幸, 如果是個工具箱或是其他更危險的東西, 那後果簡直無法想像!”
驚人事實二:
&n

bsp; 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汽車相撞的力量。 如果你開車的時速達到每小時35公里, 在這樣的速度下發生汽車相撞時, 車內的所有東西還會以每小時35公里的時速運動, 直到它們擊中某物——你或孩子。 統計資料表明, 在汽車相撞事故中受傷的孩子, 有15%是因為車內的東西擊中他們而受傷的。

Advertisiment
這些東西包括沒有固定住的任何東西, 比如小裝飾物, 甚至小狗。
聰明而安全的做法:
·備一個汽車旅行箱, 用它來裝車內雜物。
·不要讓小狗和孩子同時坐在車後座上。
“我沒有使用兒童安全增高座椅”
洋洋4歲時, 爸爸特意為她換了一個兒童安全增高座椅。 洋洋快5歲時, 爸爸覺得她已經足夠大了, 可以不必再使用增高座椅了。
前幾天, 幼稚園放假了, 洋洋的爸爸開車帶她去看望住在郊區的奶奶。 開車前, 爸爸將洋洋安排在後座中央, 並給她系了安全帶。 洋洋的爸爸說:“我以為會萬無一失, 因為我記得曾經有人告訴過我, 小孩坐在後座中央位置最安全。 ”
幾個小時後, 他們的車被一個醉酒司機迎面撞上。 事故發生時, 洋洋坐在後座正中位置,
Advertisiment
這個位置只有一條橫向安全帶。 這條安全帶對她來說太大了, 她的上半身沒有被安全帶束住, 而且正好勒住洋洋的腹部, 造成了嚴重的消化道創傷。 可憐的洋洋, 在今後的日子裡, 不得不經常地出入醫院, 通過靜脈注入她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驚人事實三:
儘管, 後座中央位置最安全, 但前提是孩子佩戴了合適的安全帶。 遺憾的是, 車內的標準安全帶並不是為孩子設計的。 小孩只系一條橫向安全帶會更加危險, 當孩子的頭部撞向他的膝蓋或車前座後面時, 只使用一條橫向安全帶(孩子會覺得肩帶不舒服而將它推向背後)很容易受傷。
聰明而安全的做法:
·體重15-36千克的孩子必須使用增高座椅, 增高座椅能將孩子抬高, 這樣,安全帶才能束住他的肩部和髖部。
·青少年以及成人也應該隨時系好橫向安全帶和肩帶。
“我在車內喂寶寶”
週末,陸麗全家開車去郊外遊玩,在返回的路上,3歲的女兒妞妞哭鬧了起來。無論陸麗怎麼安慰,女兒還是哭泣不止。於是,她只好將女兒從安全座椅中抱出來,摟在懷裡面,哄著拍著。幾分鐘後,正當陸麗準備將女兒放回安全座椅時,妞妞的爸爸因為一時大意與其他車輛發生了剮蹭。而此時,她還沒來得及為妞妞扣上安全帶。還好有驚無險,沒有人受傷。但陸麗記住了這個教訓:“車在行駛時,一定要讓孩子坐在安全座椅上,儘量不要將她抱出來。”
驚人事實四:
孩子坐車時不系安全帶,在交通事故中通常會被拋起來,甚至甩出車外。孩子的身體會撞在車內的其他物體或人身上。更糟糕的是,當你試圖抓住孩子時,你極有可能會

擠壓到孩子。
聰明而安全的做法:
·如果孩子餓了或哭鬧不止,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將車停好,然後再安慰孩子。不要將車停靠在路邊,這是極易發生車禍的地帶。
·永遠不要抱著你的小孩坐在車前座!永遠不要將嬰兒安全座椅放在車前座上!撞車時釋放出的安全氣囊會是最大殺手。
“我讓孩子坐在貨車車廂裡”
炎熱的夏日,8歲的則凱和他的表弟雨晨想出去玩,於是,則凱的爸爸媽媽便開著家裡的微型小貨車,帶著小哥倆出發了。則凱的爸爸開車,媽媽坐在副駕駛座位上,兩個孩子則坐在小貨車的車廂裡。
過十字路口時,他們的微型小貨車突然被一輛飛馳著橫穿路口的大卡車撞上。兩個孩子一下子就被甩了出去,撞擊力使微型小貨車飛到了附近的工地。
“當我爬出來的時候,則凱和雨晨正躺在地上尖叫著,全身都是擦傷的痕跡。”則凱的媽媽痛苦地回憶道。則凱的頭皮上嵌有很多小沙礫,醫生用小鑷子把它們一個一個地夾出來。而雨晨的一條腿骨折了,還有輕微腦震盪,脊椎也受了輕傷。
在則凱家居住的縣城裡,孩子們坐在微型小貨車的後面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則凱的媽媽說:“在發生事故之前,可能每個人都會認為: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不過,我勸大家最好不要這樣想,永遠不要抱有僥倖心理。”
驚人事實五:
現在,公路上有許多微型小貨車,發生像則凱一家那樣的災難非常普遍。但大多數人卻不明白,坐在卡車後面非常容易受傷,甚至死亡。研究表明,任何地方,25%-65%的微型小貨車所發生的事故並不是與汽車相撞造成的:急轉彎、猛調頭以及急刹車,照樣可以導致事故發生。統計資料顯示,與坐在小汽車內系著安全帶的乘客相比,貨車上的乘客因車禍死亡的人數要多出8倍。
聰明而安全的做法:
唯一的預防方法是,不要讓你的孩子坐在貨車車廂內,因為孩子並不是貨物。
“打手機讓我分心”
下班後,胡麗娜開著車準備去接女兒。半路上,她突然想起來還有件重要的事沒處理完,她想應該馬上通知一下老公,讓他去接女兒。於是,她拿起放在副駕駛座位上的手機,開始撥電話號碼。正當她準備左轉彎時,在她右邊行駛的一輛SUV重型卡車快速插到她行駛的車道上。胡麗娜迅速急踩刹車,SUV重型卡車與她的車擦身而過。儘管她沒受傷,但她的車牌照卻被那輛車像撕紙一樣撕了下來。
胡麗娜的心狂跳不止。這時,她才意識到是剛才的電話讓她分心太多,以至於她轉彎時沒來得及仔細看清楚情況。她望望身旁的空座位,倒吸了一口冷氣,心想:如果女兒坐在車裡,真不知會怎麼樣?
驚人事實六:
現在,使用手機非常頻繁,開車時打手機的現象也很普遍。然而,美國和歐洲的研究表明,開車時打電話的習慣會大大增加撞車的危險,這種危險可達到40

0%。開車時打電話使司機的反應能力降低,而且會讓司機的注意力轉移,這就是為什麼打電話導致的汽車相撞事件,幾乎總是在司機就要轉彎時或來不及停車時發生。這樣引起的後果是十分可怕的。
聰明而安全的做法:
·如果你有急事,一定先將車停到安全的地方後再打電話。
·不要被手機的耳機欺騙。耳機看起來似乎使開車打電話變得安全些,但實際上,撥電話號碼時,你的眼睛還是得往下看才行。而且,電話交談引起的分心也是重要的危險因素

這樣,安全帶才能束住他的肩部和髖部。
·青少年以及成人也應該隨時系好橫向安全帶和肩帶。
“我在車內喂寶寶”
週末,陸麗全家開車去郊外遊玩,在返回的路上,3歲的女兒妞妞哭鬧了起來。無論陸麗怎麼安慰,女兒還是哭泣不止。於是,她只好將女兒從安全座椅中抱出來,摟在懷裡面,哄著拍著。幾分鐘後,正當陸麗準備將女兒放回安全座椅時,妞妞的爸爸因為一時大意與其他車輛發生了剮蹭。而此時,她還沒來得及為妞妞扣上安全帶。還好有驚無險,沒有人受傷。但陸麗記住了這個教訓:“車在行駛時,一定要讓孩子坐在安全座椅上,儘量不要將她抱出來。”
驚人事實四:
孩子坐車時不系安全帶,在交通事故中通常會被拋起來,甚至甩出車外。孩子的身體會撞在車內的其他物體或人身上。更糟糕的是,當你試圖抓住孩子時,你極有可能會

擠壓到孩子。
聰明而安全的做法:
·如果孩子餓了或哭鬧不止,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將車停好,然後再安慰孩子。不要將車停靠在路邊,這是極易發生車禍的地帶。
·永遠不要抱著你的小孩坐在車前座!永遠不要將嬰兒安全座椅放在車前座上!撞車時釋放出的安全氣囊會是最大殺手。
“我讓孩子坐在貨車車廂裡”
炎熱的夏日,8歲的則凱和他的表弟雨晨想出去玩,於是,則凱的爸爸媽媽便開著家裡的微型小貨車,帶著小哥倆出發了。則凱的爸爸開車,媽媽坐在副駕駛座位上,兩個孩子則坐在小貨車的車廂裡。
過十字路口時,他們的微型小貨車突然被一輛飛馳著橫穿路口的大卡車撞上。兩個孩子一下子就被甩了出去,撞擊力使微型小貨車飛到了附近的工地。
“當我爬出來的時候,則凱和雨晨正躺在地上尖叫著,全身都是擦傷的痕跡。”則凱的媽媽痛苦地回憶道。則凱的頭皮上嵌有很多小沙礫,醫生用小鑷子把它們一個一個地夾出來。而雨晨的一條腿骨折了,還有輕微腦震盪,脊椎也受了輕傷。
在則凱家居住的縣城裡,孩子們坐在微型小貨車的後面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則凱的媽媽說:“在發生事故之前,可能每個人都會認為: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不過,我勸大家最好不要這樣想,永遠不要抱有僥倖心理。”
驚人事實五:
現在,公路上有許多微型小貨車,發生像則凱一家那樣的災難非常普遍。但大多數人卻不明白,坐在卡車後面非常容易受傷,甚至死亡。研究表明,任何地方,25%-65%的微型小貨車所發生的事故並不是與汽車相撞造成的:急轉彎、猛調頭以及急刹車,照樣可以導致事故發生。統計資料顯示,與坐在小汽車內系著安全帶的乘客相比,貨車上的乘客因車禍死亡的人數要多出8倍。
聰明而安全的做法:
唯一的預防方法是,不要讓你的孩子坐在貨車車廂內,因為孩子並不是貨物。
“打手機讓我分心”
下班後,胡麗娜開著車準備去接女兒。半路上,她突然想起來還有件重要的事沒處理完,她想應該馬上通知一下老公,讓他去接女兒。於是,她拿起放在副駕駛座位上的手機,開始撥電話號碼。正當她準備左轉彎時,在她右邊行駛的一輛SUV重型卡車快速插到她行駛的車道上。胡麗娜迅速急踩刹車,SUV重型卡車與她的車擦身而過。儘管她沒受傷,但她的車牌照卻被那輛車像撕紙一樣撕了下來。
胡麗娜的心狂跳不止。這時,她才意識到是剛才的電話讓她分心太多,以至於她轉彎時沒來得及仔細看清楚情況。她望望身旁的空座位,倒吸了一口冷氣,心想:如果女兒坐在車裡,真不知會怎麼樣?
驚人事實六:
現在,使用手機非常頻繁,開車時打手機的現象也很普遍。然而,美國和歐洲的研究表明,開車時打電話的習慣會大大增加撞車的危險,這種危險可達到40

0%。開車時打電話使司機的反應能力降低,而且會讓司機的注意力轉移,這就是為什麼打電話導致的汽車相撞事件,幾乎總是在司機就要轉彎時或來不及停車時發生。這樣引起的後果是十分可怕的。
聰明而安全的做法:
·如果你有急事,一定先將車停到安全的地方後再打電話。
·不要被手機的耳機欺騙。耳機看起來似乎使開車打電話變得安全些,但實際上,撥電話號碼時,你的眼睛還是得往下看才行。而且,電話交談引起的分心也是重要的危險因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