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小“噴火龍”總愛發脾氣,父母也有錯!

實際上, 很多時候, 孩子總發脾氣, 不僅是孩子自身的原因, 父母不合理的育兒方式也在發生作用。


一·從根本上瞭解孩子: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

Advertisiment

孩子總發脾氣, 多半原因是他想要表達自己的需求, 而父母又不甚理解, 所以最後孩子只能以發脾氣這種方式抗議了。 這個時候, 爸爸媽媽首先要做的是接受孩子的脾氣, 瞭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和孩子的真實訴求。 小孩子不懂得如何辨別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他感受到恐懼與憂慮時, 往往不能夠準確表達情緒, 只能通過發脾氣這種看起來很叛逆的方式藉以尋求父母的説明。 在這個時候, 最不合格的爸媽莫過於以發脾氣來應對孩子的發脾氣了。

二·父母的觀念錯誤:我們是為了你好

在國內, 一種極糟糕的現象存在已久。 父母常常把孩子不願意做的事情強制性地施加給孩子, 美名其曰:我們是為了你好。

Advertisiment
時間一久, 孩子不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 他的身上寄託了父母和全家人的濃厚希望, 孩子是整個家庭的中心。 這樣一來, 孩子的負擔越來越大, 而不少父母往往疏忽孩子的心理變化, 等到孩子開始有發脾氣、不配合等表現時, 已晚了。

三·父母教育方式的錯誤

俗話說,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家庭教師。 的確, 從孩子具備模仿能力開始, 他就會不自覺地模仿爸爸媽媽的一舉一動。 父母如果常為一些雞毛蒜皮吵架, 甚至大打出手的話, 時間一久, 耳濡目染, 孩子也會變得舉止暴力。 如果爸媽常否定、貶低和打擊孩子, 並因為日常生活中的不順遷怒于孩子, 孩子會認為發脾氣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自然而然, 當他對父母感到不滿時,

Advertisiment
他也就會發脾氣了。

四·父母經常讓孩子期待落空

現在的爸媽常會做一些口頭承諾。 比如, 這個假期我們去某地玩, 某個節日時我給你買些好吃的好玩的。 然而最後家長由於工作忙、沒時間等各種原因推脫了, 並跟孩子說還有下一次。 但他們忽視了, 孩子就是孩子, 負面情緒在孩子的心裡堆積久了, 孩子就會想要發火。 更嚴重時, 甚至會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礙, 慢慢的, 孩子會認為父母是不愛他、不關心他的, 他會越發感到孤獨, 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愛發脾氣, 甚至不與父母溝通交流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