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飲食起居多管齊下 搞定產後便秘so easy

分娩後, 沉浸在幸福之中的產婦往往要面臨一個難言之隱---便秘。 產後便秘是最常見的產後病之一, 只要弄清楚自己排便困難的原因, 從飲食和起居方面相應地調整生活方式, 就能夠輕鬆應對。


蔬菜和水果能夠增強腸道蠕動, 促進排便

大便數日排不出或排便時乾燥疼痛, 皆是便秘的表現。 產後便秘的原因很多, 比如孕期腹部肌肉和盆底組織鬆弛, 生產後胃腸功能減弱, 體力和氣血變差, 如果這一時期蔬菜、水果吃得少, 缺乏纖維食品, 就會形成便秘。

多喝湯湯水水

產後便秘的新媽媽, 可以從食療、運動、休息等方面入手綜合治療。

Advertisiment
首先是要多喝湯湯水水。 建議在平時喝的下奶的湯水中適當加入麻油, 以便潤滑腸道, 促進排便。 產婦應儘量吃一些易消化的通腸潤便的食物, 其中湯類食物是首選, 像稀飯、麵湯、米湯、雞蛋湯等, 都能幫助產婦通腸潤便。 另外, 豬蹄湯也是不錯之選, 既能下奶, 又能通腸。 建議每天飲水可在1500ml以上, 使腸道保持足夠的水分, 有利糞便排出。

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的植物纖維, 能夠增強腸道蠕動, 促進排便。 像是香蕉、韭菜、芹菜等就可以適當多吃點。 含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有麥麩或糙米、蔬菜、含果膠豐富的水果如芒果、香蕉等。 香蕉要吃熟透的, 未熟的香蕉含鞣酸反會加重便秘。

Advertisiment
易產氣食物, 如洋蔥、蘿蔔、蒜苗等, 能夠促進腸蠕動加快, 有利排便。

適當下床走動

通常來說, 產婦在自然分娩後六至八個小時就可以坐起, 為了避免便秘發生, 可以在起床後在寅走動, 睡覺時可採取多種睡姿, 也可以對下腹部進行輕輕的按摩。 下地在室內來回走動時, 以不疲勞為宜, 但避免長時間下蹲、站立。 對於剖宮產無合併症者, 於產後第二天試著在室內走動, 如有合併症則要遵循醫生要求, 不可過早下床活動。 早下地、早活動, 既有利惡露的排出, 也有助於腸道恢復蠕動, 促進新舊代謝, 防止尿瀦留和便秘。 所以特別建議產婦不要長期臥床休息, 在室內要多走動走動, 有效的促進腸道的蠕動, 可以很有效的促進便意。

Advertisiment


產婦在室內多走動走動, 能有效促進腸道蠕動

定時排便 培養意識

除食療和運動之外, 養成定時排便習慣也很重要。 只有一有便意, 即使一時排不出來, 最好也要在便桶上坐一會, 因為這樣次數多了, 就培養起了條件反射, 有助於大便的排出。 最好在每天早飯後排便, 因為早飯後, 食物進入胃內能引起“胃——結腸反射”, 促進胃腸蠕動, 出現大蠕動波, 易於排便反射的產生。

充分休息 莫忘提肛

充分的睡眠對於產婦有著重要意義, 如果產婦睡得好, 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奶水充沛、防止產後抑鬱, 對解除便秘也有很大幫助。 所以作為母親, 要漸漸將其他工作轉交給家庭其餘成員, 並將自己的生物鐘調至和寶寶一致。 他睡您就趕緊養神,

Advertisiment
他醒您就開始“工作”。 提肛運動也有助於消除便秘。 正常順產者從分娩第二天就可以進行了。 提肛肌得到鍛煉後, 便秘治療的成功率可達70%左右。 提肛運動無論是坐著躺著甚至站著, 皆可輕鬆操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