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離家出走的孩子更需要關愛

心理教育家說,承受挫折能力弱是許多孩子離家出走的主要原因,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 使他們無法面對和接受挫折, 當壓力和挫折不斷襲來時, 他們常常無所適從, 只好選擇逃避現實。

經常離家出走的孩子對家庭缺乏歸屬感, 對父母缺少親情和依賴感。 家庭內部關係緊張, 如父母經常吵架、經濟困難或父母教育方法過於嚴厲苛刻等都會使家庭成員之間感情淡薄, 使得孩子沒有安全感, 覺得自己是多餘的人, 當有困難時在家裡得不到相應的幫助和支持, 所以只好走掉。

下面是一個離家出走的孩子的真實感受。

Advertisiment

“當晚我是在一個小公園的長椅上睡的。 沒有母親幫我蓋被, 也沒有母親在第二天的清晨準時叫我, 更沒有了母親每天早晨送到我面前的香噴噴的早餐……我從椅子上爬起來, 找了家速食店, 隨便吃了些東西。 ”

“忍不住, 我打開了手機。 果然, 來了幾十條短信息。 我一條一條地翻看著, 內容差不多, 然而每一條的感覺卻不一樣, 我感到母親在每發一條資訊時不同程度的愛。 每條短信短短的幾十個字, 卻充溢著母親對兒子的思念, 對兒子的愛意……”

“半個月後。 我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錢, 不得已, 我回到了那個曾經帶給我溫暖, 而且現在也會繼續給我溫暖的家。 躺在床上, 我終於明白過來, 原來我之所以會感到有塊石頭壓著我,

Advertisiment
是因為我有了離家負罪感, 而真正屬於我的淨土, 就是這個帶給我無限溫暖的家……”

“而與此同時, 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母親的愛, 是永遠買不到的東西, 而且這種珍貴的愛, 一個人的一生只有一份。 ”

3.孩子需要怎樣的家

教育專家曾做過這樣的調查:我們這個社會存在四種類型的家庭, 即民主和睦型、放任自流型、家長專制型和兼備型。 而在民主和睦的家庭中出現品學兼優的學生的概率是最高的。 為什麼呢?因為民主和睦的家庭愛心濃郁, 人際關係和諧, 人人都是主人, 孩子不僅有幸福感、安全感, 而且還有歸屬感、自豪感, 孩子做事、求知都有一種良好的情緒, 憂慮少、緊張少、煩躁少, 自然有利於培養良好的品質與習慣,

Advertisiment
有利於踏踏實實地搞好學習。

其實, 隨著孩子的年齡不斷增長, 自尊心也在不斷提升, 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對問題的看法, 他們都希望自己對問題的見解得到大人的肯定, 如有不對的話, 也希望和家人共同探討。 這時, 家長不能因為累、忙和煩, 對孩子提出的話題“表示厭煩”, 因為, 這麼一來, 孩子比較脆弱的自尊心就會遭到傷害, 弄不好, 還會從此向你關閉敞開的心扉, 這樣下去, 後果將不堪設想。

作為家長, 孩子的啟蒙教師, 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解決他們的煩惱。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創造一個民主和睦型的家庭吧!善待老人、配偶與孩子, 勇敢面對困難與挫折, 積極擔起家庭與單位的責任, 快快樂樂地生活,樹立良好的榜樣。

Advertisiment
總之,讓家充滿愛,讓孩子生活在充滿愛的港灣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