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闌尾炎導致1歲寶寶死亡 家長如何正確區分闌尾炎

可能對於闌尾炎的認識, 很對家長都是:這只是一個小病, 做個小手術, 割了就好了。 但是, 小編要告訴各位家長, 有一個1歲的小寶寶, 就是被這個病症奪走了生命。 所以, 給位爸爸媽媽以後不要再以為闌尾炎是小病!不要再小看它!家有小寶寶的家庭, 尤其要注意。

全力搶救也無力回天

奇奇是個1歲多的男寶寶, 最初的症狀跟腸胃炎相似, 總是發燒, 胃口當然也不好, 在當地醫院沒有查出太多異常, 醫生也沒有往闌尾炎方面考慮。 等奇奇被送到兒童醫院後, 肚子已經鼓起來, 緊急確診為闌尾炎。

醫師說,

Advertisiment
手術中, 發現孩子已經闌尾穿孔, 切除了部分壞死的腸組織。 由於病情太危重, 孩子後來又接受了兩次手術, 但因為年齡太小, 抵抗力太弱, 雖經全力搶救也無力回天。

闌尾炎為什麼會致死?

很多人覺得闌尾炎是小病, 怎麼會突然致死?

醫師說, 如果闌尾炎在三天內及時治療, 確實是小病, 但如果超過5天, 那就非常危險, 一般需要開刀。 如果時間拖得再長, 極易發生悲劇。

專家說, 闌尾炎的輕重還與孩子本身的抵抗力有關係, 而病程長短也很重要, 應該說嚴重的闌尾炎常常是內外因交織的結果。

早期闌尾炎的手術是相當安全的, 但如果發展到壞死穿孔的階段, 由於致病細菌進入腹腔內大量繁殖, 出現一肚子膿水, 甚至進入血循環引起膿毒敗血症,

Advertisiment
其危險性會陡然急升。

病程長的化膿穿孔的患兒, 手術非常複雜。 不僅要對腹腔炎性粘連進行松解, 還要對壞死組織進行清除, 將膿液沖洗乾淨, 粘連處分開, 同時還得切除囊尾。

一招區分是不是闌尾炎

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表現和成人有較大差別, 初期一般不易被發現, 年齡越小越容易誤診。 據不完全統計, 12歲以下闌尾炎誤診率可達57%。

闌尾炎致死的患兒, 大多是耽誤了治療。 因為孩子年齡太小, 如果要做B超或者CT, 必須要鎮靜藥物, 但很多基層醫院甚至大醫院兒科不具備這個條件。 沒有儀器設備的檢查, 只能依靠醫生的經驗判斷。 有的醫生往往因為孩子年齡太小, 不會考慮到闌尾炎。

一般來說, 腹痛仍然是小兒急性闌尾炎的主要症狀,

Advertisiment
但小兒不會表達, 發病開始時常哭鬧不安, 有時僅有面色蒼白和身體蜷縮, 極易漏診。 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等症狀也易被誤診為胃腸炎。

其實有一招可以明顯區分到底孩子是不是闌尾炎。 用手按在闌尾位置, 患兒雖然不會說話, 但卻會不自主地撥開醫生的手。

另外, 專家提醒, 如有以下情況要警惕闌尾炎:

一是高熱和嘔吐, 多數病情發展較快而且嚴重, 早期即出現高熱和嘔吐;

二是持續哭鬧, 小兒無法明確表達右下腹疼痛, 常表現為持續哭鬧, 持續的腹部肌肉緊張和拒按;

三是合併腹脹或腹瀉, 隨著時間延長, 可合併有明顯的腹脹或腹瀉。

孩子肚子疼, 可能是哪些病?

重度肚子疼

靜臥不敢動,

Advertisiment
多為急性炎症, 如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等;

劇烈肚子疼呈絞痛樣, 多為蛔蟲症、尿路結石等;

撕裂性肚子疼, 常見於內臟穿孔, 如胃和膽囊穿孔等。

中上腹痛多見於胃病;

右上腹痛多見於肝、膽疾病;

中下腹疼痛多為腸道疾病;

整體腹痛多為臟器病變穿孔或病變組織壞死或出血;

臍周疼痛多為小腸疾病;

右下腹疼痛多為闌尾炎。

細菌性痢疾

常起病急, 可先有發熱達39℃甚至更高, 大便次數增多, 腹瀉前常有陣發性腹痛。 患兒脫水嚴重, 皮膚彈性差, 全身乏力, 嘔吐頻繁。

尿道感染

尿道感染可能的徵兆有:腹部或背部疼痛(有時會發燒、臉色蒼白、有氣無力、食欲不振)、突如其來的尿床及排尿時有灼熱感。 這種情況通常不是膀胱發炎就是腎盂炎。

Advertisiment
因為排尿的灼熱感有時非常刺痛, 孩子寧可憋尿。

腹股溝疝氣

疝氣可通過觀察或觸摸孩子的腹股溝部位而得知, 腹股溝處會有一顆小如核果或大到像柳丁的隆狀囊腫, 通常包裹了部分腸子或是女性的單側卵巢, 而在男孩身上, 也有可能延伸到陰囊處。 任何這個部位的脹痛都需要即時醫療評估。

急腹症

一歲內的小寶寶肚子疼多半是腸套疊, 三歲左右大的寶寶肚子疼腸痙攣的可能性比較大, 學齡前兒童肚子疼多由腸蛔蟲引起或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的。

所以, 爸爸媽媽一定不要小瞧發生在寶寶身上的任何病症。 只有多掌握寶寶身體健康的知識, 才能夠及時的確認寶寶的病情, 才不會延誤寶寶的病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