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歲小孩被洗澡水燙傷 爺爺土方治療導致休克

昨天(11日)早上, 在某中心醫院來了幾個非常著急的人 , 一來就說自己的子被熱水燙傷了, 現在已經休克了。 醫生趕緊為孩子做了急診處理。 據孩子的爺爺口述:說是在前一天下午, 孩子奶奶燒了一盆水, 準備給孩子洗澡, 沒曾想, 就在奶奶去房間給孩子拿衣服的那一會兒, 孩子就直接掉了進去。

孩子爸爸說:“沒想到是熱水, 老人當時想著給孩子多沖幾次水, 就沒有放涼水, 再加上也沒看住孩子, 一時疏忽, 孩子就掉進去了。 抱出來的時候這個皮已經掉了。 ”

爺爺土方治燙傷

由於當時並沒有起水泡, 爺爺奶奶覺得沒那麼嚴重,

Advertisiment
就用塗獾油的土方子簡單治了一下。 十幾個小時後涵涵爸爸回到家, 這才發現涵涵有點不對勁, 早上送到醫院的時候孩子幾近昏迷。 醫生告知, 如果孩子當初能早早送來, 事情可能不會這麼嚴重。

專家表示:民間用藥有上百種, 他有一個最大的問題解決不了, 他不能解決清創, 不能抗感染。 這個孩子已經燒傷百分之三十了, 燒傷以後這個組織的水腫, 一個小時之內就要增加一倍, 這個水是從血管裡滲出來的, 傷後的十二到二十四小時, 這個時候全身的水腫就會非常厲害, 血管裡的有限水迴圈量就開始喪失, 就會導致休克。

同時專家提醒我們, 在燒傷之後要馬上送來醫院, 不然會產生很嚴重的後果。

Advertisiment
“內臟也會產生併發症, 休克之後很重的可能救不過來, 即使救過來也會產生很大的花費。 ”

寶寶燙傷了怎麼辦?

其實就像上述案例中的那樣, 這些人為疏忽所造成的燙傷, 只要多一份關注就能避免傷害發生, 而媽媽們在平常照顧寶寶時怎樣避免燙傷?燙傷後該怎麼辦呢?

各種燙傷的急救處理方式

熱液燙傷

在醫院最常碰到的類型就是熱液燙傷, 像是熱水、熱湯、熱飲料等, 由於寶寶在六個月大處於爬行期, 只要媽媽或是主要照護者走到哪裡寶寶就跟到哪裡, 在端熱湯、煮火鍋、泡咖啡、泡茶等多種熱液時, 儘量放置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 還要注意是否有桌巾或是電線插頭, 以免寶寶好奇拉扯, 導致燙傷, 注意給寶寶喂熱飲前,

Advertisiment
務必確定是寶寶可接受的溫度, 而後再開始進食動作。

謹記“沖脫泡蓋送”口訣。

在熱液燙傷第一時間, 家長及周圍人員必須立即動作。

“沖”

是迅速使用流動自來水做沖洗動作或把受傷部位浸泡冷水, 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熱度;

“脫”

是充分將受傷部位泡濕後, 再小心除去寶寶身上衣物, 必要時可使用剪刀剪開衣服, 若衣服黏連住皮膚, 則先不要處理, 並儘量避免將水泡弄破;

“泡”

是持續浸泡於流動冷水30分鐘, 若擔心寶寶體溫下降則可使用溫水;

“蓋”

是使用乾淨的床單、布單或紗布覆蓋患部, 可避免傷口感染;

“送”

是立刻送往鄰近醫院處理, 傷勢嚴重則最好前往有燙傷中心的醫院進一步治療。

接觸性燙傷

接觸性燙傷顧名思義就是接觸到熱源導致燙傷,

Advertisiment
最常聽到的就是碰觸到鍋子外面的高溫或是碰觸到機車的排氣管。 由於六個月以下寶寶對疼痛感應度較差, 無法準確分辨是痛或癢, 即便被燙到也只是覺得不舒服, 不會出現任何哭鬧的反應。 而媽媽購買熱湯麵後, 放在寶寶旁邊並未用任何衣物遮擋就騎摩托車返家, 等媽媽抵達目的地, 將湯麵移開才發現寶寶已經整片二度接觸性燙傷;接觸性燙傷當下需按照“沖脫泡蓋送”步驟施行急救, 但有水泡時則必須小心避免將水泡弄破, 以免感染。

電灼傷

由於接觸高壓電或是電插頭所引起的灼傷, 像家中各種電器設備會使用插座或延長線, 寶寶若不小心咬電線或拉扯後, 就可能會觸電灼傷。

Advertisiment

若是電器灼傷, 在急救前, 必須先切斷電源或用絕緣體將電源移開, 若情況嚴重, 發生呼吸或心跳停止, 則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體外心臟按摩術急救, 電灼傷不同於燒燙傷的處理方式, 當下不必經過沖水, 直接送醫治療即可。

火焰燒傷

火焰燒傷較為少見, 但在某些特定節慶、祭祀時, 仍然時有所聞, 游家孟醫師說明, 在特定場合, 可能會燃放鞭炮、燒紙等造成小孩火焰燒傷, 小面積的火焰燒傷, 第一時間熄滅, 造成的傷害較小。

由於火災、燃氣爆炸或酒精燃燒造成的火焰燒傷, 身上若著火時必須先“停止”, 切忌四處奔跑, 以免助長火勢, 周圍的人則可使用棉被或大衣將著火處撲滅;再“倒下”, 用雙手將臉部掩住, 確認地板上沒有助燃物後地臥倒;接著“滾動”,通過就地臥倒的方式在地上翻滾;最後“冷卻”,等將火完全熄滅後,依照先前提及的熱液燙傷急救方式“沖脫泡蓋送”處理即可。

化學性灼傷

化學性灼傷是較容易疏忽的燙傷。

家中最好不要存放強酸、強鹼等危險物品,更不要使用各式各樣的瓶瓶罐罐來裝這些危險液體,尤其每到端午節,許多家庭會自己包堿粽,結果一不小心就被誤傷。

有的家庭使用裝咳嗽藥水的瓶子來裝強鹼放廚房,保姆誤以為是咳嗽藥水就喂給小孩吃,結果就發生憾事,寶寶的喉嚨跟食道完全被灼傷,嚴重時還可能傷及呼吸道,導致嗆入性傷害。

家中常有含鹽酸的清潔用品,寶寶因好奇心重而誤食,,造成危險,若被化學性物品傷害到,第一時間就要大量沖冷水半小時,特別是強酸溶液一定要馬上沖冷水稀釋,這動作遠比立刻就醫還要重要,因為無論成分及酸鹼度,使用大量自來水沖洗,才能降低皮膚表面化學物品濃度。

各位家長千萬要記住,在寶寶燙傷之後,千萬不要給傷處塗抹醬油、醋、堿、牙膏或紫藥水之類的東西,這樣不但不能減輕傷情,而且會繼續刺激創面,加深受傷程度。

確認地板上沒有助燃物後地臥倒;接著“滾動”,通過就地臥倒的方式在地上翻滾;最後“冷卻”,等將火完全熄滅後,依照先前提及的熱液燙傷急救方式“沖脫泡蓋送”處理即可。

化學性灼傷

化學性灼傷是較容易疏忽的燙傷。

家中最好不要存放強酸、強鹼等危險物品,更不要使用各式各樣的瓶瓶罐罐來裝這些危險液體,尤其每到端午節,許多家庭會自己包堿粽,結果一不小心就被誤傷。

有的家庭使用裝咳嗽藥水的瓶子來裝強鹼放廚房,保姆誤以為是咳嗽藥水就喂給小孩吃,結果就發生憾事,寶寶的喉嚨跟食道完全被灼傷,嚴重時還可能傷及呼吸道,導致嗆入性傷害。

家中常有含鹽酸的清潔用品,寶寶因好奇心重而誤食,,造成危險,若被化學性物品傷害到,第一時間就要大量沖冷水半小時,特別是強酸溶液一定要馬上沖冷水稀釋,這動作遠比立刻就醫還要重要,因為無論成分及酸鹼度,使用大量自來水沖洗,才能降低皮膚表面化學物品濃度。

各位家長千萬要記住,在寶寶燙傷之後,千萬不要給傷處塗抹醬油、醋、堿、牙膏或紫藥水之類的東西,這樣不但不能減輕傷情,而且會繼續刺激創面,加深受傷程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