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透過新生兒睡眠看病患

新生兒睡眠與病患緊密相連。 很多病患可以從新生兒睡眠狀況看出。 民間有俗話說:前三十年睡不醒, 後三十年睡不著。 可令強強媽納悶的是:自己兩歲的寶寶睡眠總是很不好, 老睡不著。 即使勉強睡著了, 有時半夜醒來後要吵鬧很長時間, 直到筋疲力盡才能入睡。
晚上9點, 媽媽總會帶強強上床睡覺, 可強強總是不願意睡。 又是講故事, 又是哼曲子, 好不容易把他哄睡著了, 一看時間已經是11點了。
到了後半夜兩三點, 強強還老睡不安寧, 動不動就踢被子。 一會兒翻個身, 一會兒掉個頭, 頻頻轉換睡姿和位置。
Advertisiment
有時還會迷迷糊糊坐起來, 換個位置躺下再睡。 怕強強摔到地上, 媽媽只好在床旁邊搭起了一排凳子。
除此以外, 強強睡覺時還有個特點, 特別喜歡趴著睡, 有時還會打呼嚕、咬牙齒(磨牙)。
良好的睡眠是保證小兒體格及神經發育的必要條件, 特別是一歲以內的乳兒, 其健康活潑的情況皆取決於睡眠品質的好壞。 正常情況下, 小兒睡眠時, 一般是安靜舒坦、頭部微汗、呼吸均勻而無聲, 有時小臉蛋上會呈現出各種表情。 但是, 當孩子患病時, 睡眠就會出現異常情況。
睡前煩躁、易驚醒, 入睡後全身乾澀、面紅、呼吸氣促且快, 脈搏跳動速度快, 超過了正常數。 這常預示著發燒即將來臨。
入睡後撩衣蹬被, 並伴有兩顴及口唇發紅,
Advertisiment
口渴喜飲, 或手足心發熱等症狀, 中醫認為是陰虛肺熱所致。

透過新生兒睡眠看病患
入睡後面朝下, 屁股高抬, 並伴有口舌潰瘍、煩躁、驚恐不安等病狀, 中醫認為是“心經熱則伏臥”。 這常常是小兒患各種急性熱病後, 餘熱未淨所致。
入睡後翻來覆去, 反復折騰, 常伴有口臭氣促、腹部脹滿、口幹、口唇發紅、舌苔黃厚、大便乾燥等症狀, 中醫認為, 這是胃有宿食的緣故, 治療原則應以消食導滯為主。
睡眠時哭鬧不停, 時常搖頭, 用手抓耳, 有時還伴有發燒, 可能是患有外耳道炎、濕疹, 或是患了中耳炎。
如入睡後四肢抖動“一驚一咋”, 則多是白天過於疲勞或精神受了過強的刺激(如驚嚇)所引起。
入睡後用手去搔抓屁股, 而肛門周圍又見到白線頭樣小蟲爬動,
Advertisiment
可見於蟯蟲病。
熟睡時, 特別是仰臥睡眠時, 鼾聲隆隆不止, 張口呼吸, 這是因為增殖體、扁桃腺肥大影響呼吸所致。
由此我們可以透過新生兒睡眠的這些狀態看出新生兒潛在的病症。 家長們也要高度重視新生兒睡眠的情況, 以防新生兒生病時手足無措。
(兼職編輯:羅丹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