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我們看看入託前的親子教育有什麼

作為心理學教授、社會學博士的父親, 是如何教育孩子, 如何同孩子一起成長的?全書通過一個個成長中的小故事, 引導我們一起思考關於快樂、規訓、成長、親情、愛的話題。

兒子5月8日第一天去幼稚園, 整整過了三個星期, 到了5月29日, 我們終於松了一口氣, 這一天, 兒子度過了第一天沒有哭泣的幼稚園生活。 甚至於, 他幾次自言自語:“方一喜歡去幼稚園。 ”而與他同時入園的一些小朋友, 還在哭哭啼啼著。

三個星期, 以及此前的日子裡, 我們也形成了一些關於孩子入託的經驗以及思考。

我們提前三個月便開始了一場“幼稚園運動”,

Advertisiment
旨在讓兒子逐步接受去幼稚園的現實。

第一次對兒子講去幼稚園的意義, 妻子說:“每天早晨送你去, 那裡有許多小朋友, 大家一起玩。 ”兒子立即敏感而敏銳地抓住了問題的實質:“媽媽去嗎?”“媽媽早晨送你去, 下午去接你……”

話未說完, 兒子臉上的肌肉開始扭曲, 嘴角已經咧向一邊……那以後的一段時間, 只要一提到去幼稚園, 兒子便大聲喊“不”, 那小臉上恐懼的表情讓人看著心疼。

“幼稚園運動”的第二階段, 是妻子帶著兒子去選幼稚園, 先後看了十幾家。 兒子愛玩滑梯, 妻子叫時還賴著不走。 妻子便伺機引導:“你想不想每天玩滑梯?”

兒子爽快地回答:“想!”

妻子再說:“你上幼稚園後, 每天都可以玩滑梯了。 媽媽送你上幼稚園吧。

Advertisiment
”兒子愣了一下, 腦子裡肯定立即回想起這意味著一天見不到媽媽, 便轉而喊道:“方一不玩滑梯。 ”

說歸說, 他的小心眼兒還是活動了。

一邊不斷講解著去幼稚園的道理, 一邊終於選准了幼稚園。 兒子送托的日期確定後, 我興高采烈地向兒子祝賀:“你就要去幼稚園了, 這可是件大喜事呀。 你開始了人生的新階段, 爸爸真為你高興呀。 我們一起拍巴掌慶賀吧!哈哈, 高興高興真高興, 兒子就要去幼稚園了!”

兒子看著我的樣子, 臉上先是困惑, 後是思考狀, 我們知道他完全被搞糊塗了, 我又一鼓作氣, 手舞足蹈, 邊笑邊唱:“高興高興真高興, 兒子就要去幼稚園!”兒子最愛看我這樣子了, 早笑得喘不上氣。 此時, 關於幼稚園的所有記憶,

Advertisiment
便也與快樂、喜事這些概念連在一起了。

只有心理暗示還是不夠的, 細緻的思想工作仍是必需的, 媽媽一遍遍給兒子認真講去幼稚園的意義:“媽媽要去上班了, 上班回來可以賺錢給方一買好吃的。 ”

聽說有好吃的, 兒子進一步心動, 又試探著問:“方一和爸爸在家行嗎?”

“爸爸要讀書呀。 ”媽媽說, 又進一步解釋在幼稚園做的事情:一日三餐變著花樣吃, 還有水果、糖果和霜淇淋, 老師給講故事, 看電視, 小朋友們一起做遊戲……兒子也在媽媽繪聲繪色的描述中, 對幼稚園的恐懼感沒有了, 好奇與興趣出現了。 終於有一天, 媽媽再問兒子:“送你去幼稚園好不好?”兒子認真地點點頭:“行。 ”

送托的日期越來越近了, 妻子開始逐步進行更多的教育:不許打小朋友,

Advertisiment
如果有小朋友打他, 不要還手, 而要去告訴老師。

兒子每次想解手的時候, 總是說自己“胃口疼”, 妻子便教兒子改口, 說“去廁所”, 這樣便可以和老師溝通了。

然而, 我們也不是沒有犯過錯誤。 一次兒子十分淘氣, 我很生氣, 便吼道:“你就鬧吧, 我把你送到幼稚園去!”話剛出口, 我便意識到犯了大錯誤, 這豈不是把去幼稚園與懲罰連在一起嗎?我忙說別的遮掩, 幸好兒子沒有留意。

正式入託的日子進入了倒計時, 我們對兒子的新生活充滿了信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