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讓寶寶哭個夠能解決嬰兒睡眠問題嗎?

如果你用盡了各種方法, 寶寶都不能自己入睡, 你也許有讓他自己哭個夠的衝動。 有些專家認為, 讓寶寶哭個夠不僅能讓嬰兒學會自己入睡, 更重要的是, 還能讓他睡整夜覺。 能不能接受這種方法, 要看你和家人對讓寶寶自己哭有多少的忍耐能力。 不過, 不管怎麼樣, 瞭解一下總沒有壞處。

讓寶寶“哭個夠”是什麼意思?

西方的很多父母都被告之, 如果嬰兒夜間不再需要吃奶了, 訓練他睡整夜覺的最好方法, 就是讓他“哭個夠”。 換句話說, 就是把嬰兒放到他的小床上, 關上門, 讓他自己哭鬧。 儘管具體的方法有種種變通,

Advertisiment
但大致思路是一樣的:在寶寶哭上一個禮拜都得不到回應後, 他就能學會自己入睡了。 這種理論認為, 如果嬰兒的哭聲得不到相應的回應, 他最終就會明白不值得使勁哭了。

《解決寶寶的睡眠問題》(Solve Your Child's Sleep Problems)一書的作者理查•法伯醫生提倡使用這種廣泛應用的方式(儘管顯得很無情)。 但這個方法不適合6個月以下的寶寶。 法伯醫生建議, 媽媽、爸爸們不要突然之間就不理會寶寶, 而是要時不時地去安慰他一下, 不過, 不要抱他。 確定寶寶的被子蓋得很好, 並且他最喜愛的玩具娃娃也在身邊, 然後輕輕拍拍他, 告訴他, 你愛他, 但現在是睡覺時間, 然後離開房間。 不要開燈, 別待太長時間, 也不要抱他。 第一天晚上, 你可以等5分鐘,

Advertisiment
再去看寶寶, 第二天等10分鐘, 以此類推, 逐漸加長時間。 最終, 你的寶寶就能學會自己入睡了。 法伯醫生也特別提醒:並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適合所有的寶寶。

讓寶寶哭個夠有用嗎?

在新為人父母的人們中, 對這個問題存在激烈的爭議。 有沒有什麼比這種所謂的“法伯理論”更容易、更人性化的方法呢?

以下是一些幼兒護理專家對讓寶寶哭個夠的看法。

• 你的寶寶(Your Baby and Child)及其他幾本育兒書籍的作者潘娜洛普•利奇醫生:

指導原則:“同情寶寶的哭泣”。 如果你任由寶寶自己哭, 他會覺得自己被拋棄了, 還會害怕睡覺時間(以及其他任何時間)你會離開他, 而沒有安全感。

適合年齡:等到寶寶大約9個月時再開始。 在那以前, 寶寶不能真正地瞭解晚上是睡覺的時間。

Advertisiment

具體措施:利奇醫生指出, 既然你的目標是説明寶寶感到睡覺時是安全而快樂的, 而且他可以自己睡, 就不要徹底不理會他。 相反地, 要堅持你們都喜歡的睡前程式, 當寶寶哭時, 到他的房間去, 使他安心, 然後離開。 必要時可重複做幾次。 利奇醫生認為:“你可能需要不停地這樣重複很多遍, 但這是唯一有效的辦法——最終寶寶會確信你會回來但不會抱起他。 ”

• 《接觸點》(Touchpoints)及其他幾本育兒書籍的作者T•貝裡•佈雷澤爾頓醫生

指導原則:“照料好寶寶, 但要讓他哭個夠”。 在你開始採取類似的措施之前, 先確定你們夫妻雙方已達成一致意見。

適合年齡:要看孩子的具體情況, 可以在寶寶6個月大, 也可能是2歲時採取這個措施。

Advertisiment
佈雷澤爾頓醫生強調, 父母們在開始採用這個辦法之前, 先檢查一下你們自己的動機和寶寶的情況。

具體措施:先確保你已經減掉了寶寶傍晚前後(下午3點以後)的小睡, 同時, 堅持一套放鬆、親密的睡前程式。 不要通過餵奶或搖晃寶寶哄他睡覺。 相反地, 在寶寶醒著時, 把他放下, 跟他待在一起, 讓寶寶覺得你就在旁邊會讓他很安心, 但他會自己入睡的。 如果你願意, 你可以在自己睡覺之前, 把寶寶叫醒, 給他喂一次奶, 這樣你就不會擔心晚些時候寶寶會餓了。 最後, 做好4個小時左右起來一次的心理準備。 當寶寶確實哭起來時, 輕輕地走過去, 但不要招惹他。 不要把寶寶抱起來, 也不要搖晃他, 但一定要安撫寶寶,

Advertisiment
用安靜的方式讓他放心。 以後, 你可以再試著不要到寶寶那裡, 只要叫他的名字、安慰他, 要他抱著毛絨玩具或其他讓他感到安全的東西。 之後, 如果寶寶仍在哭鬧, 在你覺得沒有別的問題的情況下, 可以等15分鐘, 再對寶寶的哭聲做出反應。 然後重複以上步驟。

• 《斯波克育兒經》(Baby and Child Care)的作者本傑明•斯波克醫生

指導原則:讓寶寶“哭個夠”

適合年齡:3個月

具體措施:跟寶寶說晚安, 然後不要再回頭。 通常, 經過3天的哭鬧沒人理會後, 你的寶寶就會開始自己睡覺了。 斯波克醫生認為, 大部分寶寶第1天晚上會哭上30分鐘, 發現沒人理後, 就會自己睡了。 “我確信這麼大的寶寶只是因為生氣才哭……‘去看他’只會讓他更生氣, 哭得更久。 ”

• 《寶寶讀本》(The Baby Book)及其他書籍的作者威廉•西爾斯醫生

指導原則:選擇跟寶寶一起睡或其他能做出回應的方式。西爾斯醫生認為:“任由‘寶寶哭個夠’通常會導致相同的結果:身心疲憊的媽媽和氣憤的寶寶,最終寶寶會筋疲力盡地睡著了,但這樣的代價太大。我們真的希望不要採用這種任由寶寶自己哭的方式。”

適合年齡:從嬰兒期直到寶寶準備好睡自己的床

具體措施:可以考慮在寶寶的頭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跟寶寶睡在一張床上。西爾斯醫生認為,媽媽和寶寶挨在一起能睡得更好、時間更長,寶寶會覺得暖和,被照顧,更方便母乳餵養,而且跟父母睡的寶寶長得更好。此外,如果媽媽重返工作了,跟寶寶一起睡,能彌補由於上班可能造成的關係疏遠。

如果你不想跟寶寶一起睡,你還可以參考西爾斯醫生提出的其他幫助寶寶學習睡整夜覺的建議:

• 想想你的寶寶為什麼會在夜裡醒來哭鬧。多聽聽寶寶的哭聲,並安慰他。

• 夫婦共同分擔安撫寶寶的工作。通常母乳餵養的寶寶夜裡不吃奶時,也想要媽媽。但如果爸爸能夠在晚上參與照料寶寶,寶寶也會學著接受爸爸的安撫,之後,慢慢地,寶寶在不需要吃奶時就不需要人來安慰了。

• 給寶寶準備一個安慰用的絨毛玩具或毯子。幫助寶寶把它與睡覺聯繫起來。

如果你認為讓寶寶哭個夠有點殘酷,你也許想嘗試一些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寶寶晚上睡一整夜。

指導原則:選擇跟寶寶一起睡或其他能做出回應的方式。西爾斯醫生認為:“任由‘寶寶哭個夠’通常會導致相同的結果:身心疲憊的媽媽和氣憤的寶寶,最終寶寶會筋疲力盡地睡著了,但這樣的代價太大。我們真的希望不要採用這種任由寶寶自己哭的方式。”

適合年齡:從嬰兒期直到寶寶準備好睡自己的床

具體措施:可以考慮在寶寶的頭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跟寶寶睡在一張床上。西爾斯醫生認為,媽媽和寶寶挨在一起能睡得更好、時間更長,寶寶會覺得暖和,被照顧,更方便母乳餵養,而且跟父母睡的寶寶長得更好。此外,如果媽媽重返工作了,跟寶寶一起睡,能彌補由於上班可能造成的關係疏遠。

如果你不想跟寶寶一起睡,你還可以參考西爾斯醫生提出的其他幫助寶寶學習睡整夜覺的建議:

• 想想你的寶寶為什麼會在夜裡醒來哭鬧。多聽聽寶寶的哭聲,並安慰他。

• 夫婦共同分擔安撫寶寶的工作。通常母乳餵養的寶寶夜裡不吃奶時,也想要媽媽。但如果爸爸能夠在晚上參與照料寶寶,寶寶也會學著接受爸爸的安撫,之後,慢慢地,寶寶在不需要吃奶時就不需要人來安慰了。

• 給寶寶準備一個安慰用的絨毛玩具或毯子。幫助寶寶把它與睡覺聯繫起來。

如果你認為讓寶寶哭個夠有點殘酷,你也許想嘗試一些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寶寶晚上睡一整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