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更有幽默感的三種遊戲

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開朗活潑, 更容易溶入他周圍的環境, 為他周圍人群所接受。 同時, 具有幽默感的孩子也比較容易從各種消極情緒中擺脫出來, 不會長久地沉溺於各種不良情緒中不能自拔, 將來也就能擁有更加快樂積極的人生。

研究表明, 人的幽默感大約三成與生俱來, 其餘七成則須靠後天培養。 一些有趣的小遊戲可以幫助父母更好地培養孩子的幽默感。

遊戲一:做鬼臉

適合0歲以上孩子

推薦理由:

研究表明, 剛剛出生2天的新生兒就能模仿成人簡單的面部表情, 一些有趣的面部表情是培養寶寶幽默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Advertisiment

遊戲方法:

1、對著孩子吐舌頭, 觀看寶寶的反應。 注意吐舌頭時, 速度要比較慢, 以便孩子能夠完整地觀察到父母吐舌頭的全過程, 並學習模仿。

2、瞪著眼睛, 使勁鼓起腮幫子, 將寶寶的兩隻小手放在腮幫子兩側, 輕輕地擠壓腮幫子, 然後往外吐氣。

3、讓孩子抓父母的耳朵, 當他抓到耳朵時, 對著他吐出舌頭。

4、讓孩子去摸父母的鼻子, 當他摸到鼻子時, 使勁皺眉, 縮緊鼻子上部的肌肉。

貼心提示:

1、和比較小的孩子做這個遊戲時, 父母處於主導地位, 重心在於吸引寶寶的注意, 讓他從這種遊戲中獲得一些愉快的體驗, 並嘗試學習父母的動作。

2、和大一點的孩子遊戲時, 要讓孩子成為遊戲的主導者,

Advertisiment
重點在於鼓勵他創造性地玩出更多的花樣。

遊戲二:呵癢癢

適合1歲半以上孩子

推薦理由:

讓孩子開心地笑是培養幽默感的第一步。 孩子天性好動, 一些花樣翻新的動作會帶給他更多新鮮感, 提高他參與的積極性, 讓他在活動中笑聲不斷。

遊戲方法:

1、將孩子抱在懷裡, 呵他癢癢, 讓他在父母的懷裡嬉笑著掙扎躲閃。 然後停一會兒, 當他期待父母再次呵癢癢時, 繼續遊戲。

2、和孩子面對面坐在床上, 以伸直胳膊恰好觸碰到手指尖的距離為宜。 父母身體前傾呵孩子癢癢, 直到寶寶仰身倒在床上。 然後父母坐直, 等待孩子來呵癢癢。 如此反復。 也可以不設規則, 大家瞅准機會出擊, 訓練孩子的反應能力。

3、和孩子面對面站著, 伸出胳膊呵他癢癢,

Advertisiment
追著他跑。

反過來, 當孩子追著父母跑時, 為了增加遊戲的趣味性, 父母可以假裝跑不過, 讓他呵癢癢, 然後縮成一團, 不停地掙扎, 用顯得一敗塗地的樣子來逗他開心。

4、父母裝出一副嚇人的模樣, 張牙舞爪地假裝要呵他癢癢, 但並不真的呵他癢癢。 讓他體驗到不同的幽默方式。

貼心提示:

1、和孩子玩這個遊戲時, 除了實實在在呵他癢癢之外, 更多地要通過各種誇張的表情與動作來增強遊戲的趣味性, 讓他在父母這樣的反應中學會表達自己的幽默感。

2、和孩子嬉鬧時要有張有弛, 免得孩子過於興奮而被嗆到或者磕碰到。

遊戲三:裝傻

適合2歲以上孩子

推薦理由:

一些超乎尋常的行為與語言裡面常常包含了更多幽默的元素。

Advertisiment
故意出錯, 一些看起來毫無意義但是與平時表現截然不同的行為都是訓練寶寶幽默感的好素材。

遊戲方式:

1、和孩子一起發出一些傻乎乎的聲音, 比如“哇啦啦啦”、“嗯……”、“蒙……”, 然後大家一起哈哈大笑。

2、做一些違反常規的動作, 比如假裝搞錯了, 把襪子當帽子戴在頭上在寶寶面前走來走去, 然後恍然大悟似地發現自己的錯誤, 裝出一臉羞愧難當的模樣。

3、故意說錯話, 比如把“媽媽”說成“爸爸”, “爸爸”說成“寶寶”, “電冰箱”說成“電視機”等等, 說的人一本正經, 旁邊別的大人則哈哈大笑。

聽到別人笑, 說的人則故意裝出一副不知道大家為什麼哈哈大笑的樣子, 傻傻地追問:“你們笑什麼?快告訴我, 你們笑什麼?”。

4、故意做錯事或者說錯話,

Advertisiment
然後自己恍然大悟地說:“哦, 我說錯了”。 “呀, 我又做錯了。 ”假裝明白自己錯在哪裡, 並且一副十分懊悔犯了錯誤的樣子, 但是就是不改正, 偏偏總在犯同樣的錯誤。

貼心提示:

1、在和孩子遊戲時, 父母要全副身心地投入, 不能以敷衍的方式來對待孩子。

2、設計這種遊戲時, 最好能有些喜劇性的衝突效果, 以增強遊戲的幽默成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