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為寶寶護齒的錯誤觀念

每個媽媽都知道, 保護好寶寶的牙齒很重要, 因此, 精心進行呵護, 然而寶寶的牙齒卻不盡人意地壞掉了, 這是怎么回事?哦!原來媽媽頭腦中的觀念不對頭。
·錯誤觀念一 寶寶在沒有長出牙之前不用做口腔護理
這種觀念對于讓寶寶今后形成刷牙的健康行為極為不利。 雖然寶寶來未出鴨, 但先從給寶寶做口腔清潔開始, 對于寶寶今后養成根深蒂固的健康文明護齒習慣至關重要, 可以說是一個人保持牙齒健康的起點。
正確做法:
在寶寶未出牙前, 每次給他喂完奶汁、或是喝過果汁后, 媽媽在手指上纏消毒過的濕紗布,
Advertisiment
或者用棉棒蘸上清水, 擦試寶寶的口腔粘膜, 牙齦及舌頭。
·錯誤觀念二 乳牙早晚要換掉, 壞了不要緊
這種觀念更為有害。 因為這一套乳牙要為寶寶服務4—10年, 而在這期間正是寶寶需要攝取營養而快速生長期。 如乳牙被損害, 首先會影響正在快速生長發育著的寶寶攝取必需的營養。 更為重要的是時未萌出的恒牙受到損害, 因為恒牙大約在寶寶3歲時就已在乳牙下的牙槽中形成, 一旦乳牙被破壞, 就失去了對恒牙萌出后正確位置的引導作用, 從而使恒牙長出后, 發生牙列紊亂及牙齒錯位, 導致經常發生牙病以及面容逐漸畸形等后果, 由此影響寶寶的身心發育。 同時, 寶寶常常因為牙痛而使生活很不快樂。
Advertisiment

正確做法:
1.在乳牙剛萌出時, 媽媽在寶寶每一次就餐后, 用指套牙刷蘸取清水, 清潔小牙齒的每一面;或者用以上提到的清潔棉棒、紗布也可。
2.當寶寶2歲半乳牙逐漸長齊后, 媽媽可以用刷毛柔軟的兒童小牙刷為寶寶刷牙。 一開始先讓寶寶拿著下牙刷放在嘴里當棒棒糖玩, 這樣他會覺得刷牙很好玩, 媽媽借機給他刷牙, 慢慢寶寶就接受并養成刷牙的習慣。 為了保證清楚掉牙齒上的食物殘渣及牙菌斑, 每一牙面需要刷15—20下方可達效果。
3.寶寶到了3歲的時候, 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能力, 應該讓他在媽媽的幫助下學會自己刷牙。 此時, 寶寶正處于乳牙列期(兒童口腔發育分為乳牙列期、混合牙列期和恒牙列期),
Advertisiment
這一時期的寶寶適宜采用橫顫刷法。 具體操縱方法為橫向刷時微微顫動, 而刷牙縫隙時則要豎向刷動, 但上牙要從上往下刷, 而下牙則從下往上刷;對后牙咀嚼食物的牙面要來回拉動著刷, 同樣, 每一部位也要來回刷動15—20下。 每天清晨、睡前各刷1次, 餐后可用含氟漱口水漱口。 重要的是媽媽一定要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關于這一點如果心里沒有把握, 最好向牙科醫生求教, 請他指導并做示范。
提醒
a.媽媽督促、指導寶寶刷牙只是盡了一半職責, 千萬不能忽視對刷牙結果的檢查, 刷凈了才能真正保證效果。 另外, 如果寶寶出現乳牙早失時, 應及時去牙科做間隙保持;出現牙列擁擠、牙齒錯位等情況, 也應及早去口腔矯正科進行矯正。
Advertisiment

b.媽媽切不可錯把寶寶在5—6歲時長出的六齡齒(第一顆恒磨牙, 在以長出的乳牙后面萌出)做乳牙而忽視保護, 六齡齒對于寶寶的面部發育、維持上下牙正常關系及西部形態非常重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