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訂家規備戰篇:原則一個不能少

給孩子“訂家規”吧, 怕影響孩子的發展, 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吧, 又怕孩子變得“無法無天”。 這可能是很多爸爸媽媽在這個問題上碰到的一個典型矛盾。 解決矛盾的關鍵在於, 你要確定到底該給孩子多大的自由?這個度在哪裡?訂家規又有哪些原則?

訂家規總則:

孩子必須明白, 自由並不是無限的, 他必須接受並遵守一些規則。 而你也要明白, 對孩子進行合理的限制並不意味著他會失去自由, 反而能讓你更好地把握教育的分寸。

訂規矩的細則

細則一.不要太早訂家規

一般是在兩歲以後可以開始給孩子定規矩了,

Advertisiment
因為兩歲以前的孩子認知能力有限, 有些不合理的舉動其它也是他們表達實際需要的方式。 所以兩歲以內的孩子, 家長不必急著做規矩, 可以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讓孩子忘記一些不合理的需求。

細則二.家規不要太嚴厲

在給孩子訂家規時, 如果爸爸媽媽能用他願意接受的形式進行, 也許能避免很多矛盾。

用直接的而不要用會刺傷孩子的說法。 如不要說:“你的房間看上去真亂!”而是說“請你把玩具收拾好!”

用明確的而不要用含糊的說法。 如不要說:“穿得暖和點!”而是說“把帽子戴上!” 如孩子玩得高興不想吃飯, 要明確向他指出:“吃飯時間到了, 我們一起收拾玩具、洗洗手準備吃飯。 ”你可以答應飯後再和他玩。

Advertisiment
明確讓他知道他該做什麼, 不該做什麼。

用正面的而不要用負面的說法。 如不要說:“不要跑到街上去!”而是說“在院子裡玩!”

要學會稱讚他而不是責怪他。 如果他把玩具交到你手上, 照你的話去做, 就要稱讚他, 用親吻擁抱表示鼓勵, 使他明白你喜歡他做什麼, 不喜歡他做什麼。 訂家規時態度要嚴肅些, 但不要責怪打罵。 要多從正面鼓勵, 表揚他做對的事, 不能引起他的反感。

如果孩子大哭大鬧, 可以冷處理, 不去理他, 也不要顯得緊張, 捨不得, 你管你做事、吃飯。 等他哭過了安靜下來, 可以再和他交流。

細則三.家規也要有等級

家規要訂, 但不要讓孩子成了機器人, 要讓他有自由的空間。 有些事是必須要訂規矩, 可也有些事可以讓孩子自己做主。

Advertisiment

細則四:訂規矩不能三天打魚, 兩天撒網

爸爸媽媽們在訂家規之前, 要好好商量一下, 制定出計畫。 一旦你定下了規則, 就要堅持到底, 必須讓孩子做到, 決不能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 你要知道, 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主動權掌握在你的手裡。 如果你規定孩子每天睡覺前一定要把他的玩具整理好, 那麼在實際生活中就必須這樣要求他, 等孩子養成這個習慣後, 他就不會再故意耍賴或找藉口不遵守了。 因此要給孩子訂家規, 最好想清楚了, 一步到位, 否則反反復復會給孩子添更大的麻煩。

細則五:不要無休止地和孩子“討價還價”

有些媽媽說, 我每次都向孩子解釋得很清楚, 為什麼有些事情他不能做, 而有些事他必須做,

Advertisiment
但孩子還是不肯放棄他的想法, 最後常常陷入無休止的“討價還價”中, 有時為了一些小事就會纏磨很久, 比如每天要不要刷兩次牙。

向孩子解釋原因、顧及孩子的想法肯定要比簡單地命令孩子好, 但好言相勸也不能沒完沒了, 孩子會利用這樣的場合進行長時間的討價還價。 如果你首先表現出猶豫, 孩子就會“乘勝追擊”, 最後往往使你定出的家規順著孩子的心意轉換。

而且並不是所有規則都可以讓孩子一起參與並討價還價的。 比如, 在外遵守交通規則就沒有孩子反駁的餘地。 此外, 當時間很緊或你耐

心不夠時, 就不要與孩子繼續纏磨下去。 這時, 你只要對孩子清楚地說一遍:“現在結束討論, 就這樣做!”就行了,

Advertisiment
不要有絲毫的猶豫。 如果孩子發覺你是很嚴肅地說這件事的話, 一般都會照你的話去做。

細則六:不要有太多的懲罰和物質獎勵

許多爸爸媽媽會在制定家規時給孩子許下一些獎勵, 或者處罰措施, 比如:“如果你將東西整理好, 我就給你吃個霜淇淋。 ”或“你如果再不整理好東西, 我就把你的玩具扔到垃圾筒裡。 ”

雖然從日常生活的經驗中, 我們已經發現有時一個獎勵或一個懲罰比一千句話都管用。 但心理學家認為, 這種方法一般只能在特殊情況下採用, 否則孩子遵守規則動力, 可能只是隨之而來的獎勵或懲罰, 而非規則本身的意義。

所以在決定給孩子獎勵或懲罰時, 儘量與他要遵守的規則結合起來, 讓孩子把規則記在心上。 比如,你為孩子制定了“每天只能吃兩顆巧克力”和“每天睡覺前都要把玩具整理好”的規則,如果孩子沒有遵守,你可以對他說:“如果你不把玩具整理好,那麼明天你一顆巧克力都不能吃。”

細則七:有些家規你和孩子都要遵守

大部分家規都不僅僅是立給孩子的,而是爸爸媽媽也要嚴格遵守,以身作則。比如,要讓孩子規律進食,家長自己就要在飯桌上舉止規範,不挑食,不浪費。要讓孩子懂禮貌,家長自己就要對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人——使用文明用語。家裡人也要統一認識、統一行動,互相配合方能取得成功。而且,給孩子訂家規,不要只是訂規則,還要説明孩子自己認識到為什麼要守這些規則,否則孩子將來就又會像現在的一些大人那樣,只要沒人管就胡來,怕別人說的時候才守規則。定規則容易,讓孩子自己理解為什麼要有規則難。但是只有他真正理解了,才是長遠的事,他才真的能夠能夠在一個自由的社會裡做一個自由的人。

細則八:遵守家規要循序漸進

讓孩子遵守家規是一件長時間的事,要讓它自然形成常規,不可操之過急。

注意,家規並不是越多越好,有時,規矩多隻會帶給孩子壓力,甚至遭到他的反抗。如果循序漸進,從執行幾條簡單但關鍵的規則開始,孩子比較容易掌握並遵守,效果也更好。

使孩子守規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經常積極提醒,持之以恆,使之成為自然遵守的好習慣。

比如,你為孩子制定了“每天只能吃兩顆巧克力”和“每天睡覺前都要把玩具整理好”的規則,如果孩子沒有遵守,你可以對他說:“如果你不把玩具整理好,那麼明天你一顆巧克力都不能吃。”

細則七:有些家規你和孩子都要遵守

大部分家規都不僅僅是立給孩子的,而是爸爸媽媽也要嚴格遵守,以身作則。比如,要讓孩子規律進食,家長自己就要在飯桌上舉止規範,不挑食,不浪費。要讓孩子懂禮貌,家長自己就要對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人——使用文明用語。家裡人也要統一認識、統一行動,互相配合方能取得成功。而且,給孩子訂家規,不要只是訂規則,還要説明孩子自己認識到為什麼要守這些規則,否則孩子將來就又會像現在的一些大人那樣,只要沒人管就胡來,怕別人說的時候才守規則。定規則容易,讓孩子自己理解為什麼要有規則難。但是只有他真正理解了,才是長遠的事,他才真的能夠能夠在一個自由的社會裡做一個自由的人。

細則八:遵守家規要循序漸進

讓孩子遵守家規是一件長時間的事,要讓它自然形成常規,不可操之過急。

注意,家規並不是越多越好,有時,規矩多隻會帶給孩子壓力,甚至遭到他的反抗。如果循序漸進,從執行幾條簡單但關鍵的規則開始,孩子比較容易掌握並遵守,效果也更好。

使孩子守規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經常積極提醒,持之以恆,使之成為自然遵守的好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