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腋下止汗劑、除味劑會增加患乳癌的風險嗎?

腋下止汗劑、除味劑會增加患乳腺癌風險』的說法在國外已經流傳了十幾年了。 隨著這些產品在國內也漸漸多起來, 這個說法也傳進了國內。 相信在瞭解了它的來源以及相關的研究結果之後, 你會有一個自己的判斷。

被質疑的鋁化合物 

對於止汗劑的擔憂來源於其成分中的鋁化合物。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的止汗劑的有效成分仍然是鋁化合物, 主要有氯化羥鋁、氯化鋁鈷等。 鋁化合物能夠暫時地堵住汗腺出口, 阻止汗液分泌到皮膚表面, 達到物理止汗的效果。 除了網路上流傳的流言, 英國的Darbre醫生用乳腺癌細胞做實驗,

Advertisiment
發現某些鋁化合物能夠通過化學鍵結合或者受體基因調控等途徑影響癌細胞的雌激素代謝, 並將這個結果作為“致癌假說”的理論依據。

儘管聽起來很令人恐懼, 但實際上這個假說和細胞學證據距離得出“使用止汗劑或除臭劑會致癌”這個結論尚有很長距離。 首先, 細胞學水準上的“代謝變化”與“致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而且該研究結果來自於在癌細胞中進行的實驗。 鋁化合物在正常乳腺細胞中是否有同樣的作用, 它又是通過何種機制導致正常乳腺細胞發生癌變的, 這些問題並沒有得到證實和解答。 其次, 這些鋁化合物是否能通過皮膚進入人體?是否會在體內(尤其是乳腺組織)蓄積?在乳腺組織中蓄積的濃度是否會達到有害濃度?這一系列問題也都是解答止汗劑是否致癌的關鍵問題。

Advertisiment
恐怕還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才能揭開謎團。

臨床結果見端倪 

鑒於臨床研究的結果, 美國癌症協會、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等機構都不認同使用止汗劑會導致乳腺癌的觀點。 第一項與此話題有關的臨床流行病學證據來自美國。 2002年一項涉及873名女性乳腺癌患者, 793名健康女性對照的流行病調查研究發現, 使用止汗劑、除臭劑和刮腋毛等習慣均與乳腺癌無顯著相關性。 但2003年的一項研究得到了令人費解的結果。 研究人員對400多名患過乳腺癌的女性進行問卷調查, 發現使用止汗劑或者刮腋毛的女性診斷患乳腺癌的年齡明顯更早。

Advertisiment

這項研究的結果讓人費解並受到科學界詬病的原因, 是它在設計上存在的缺陷使得結果的可信度和科學價值大大下降。 因為從日常生活經驗來看, 年輕女性要比中老年女性更常使用止汗劑、除味劑或是刮腋毛。 如果實際情況是, 無論在癌症患者還是健康女性中, 腋下使用化妝品者的年齡都更小的話, 那與其說使用腋下化妝品與乳腺癌有關, 倒不如說是這些習慣跟年齡有關。 這樣的研究資料遠不能證明止汗劑會導致乳腺癌發生的觀點。

不要刮完腋毛後立即使用止汗劑 

包括止汗劑在內的許多腋下護膚品、化妝品都在產品上做了說明:避免在刮腋毛後一小時內使用。 因此就有人擔心,

Advertisiment
是不是因為這些化妝品致癌所以才不能在刮腋毛後使用呢?事實並非如此。 因為刮腋毛的時候可能會不小心刮破皮膚, 而如果在有皮膚破損的情況下使用這些化學品的話, 可能會造成一些刺激反應, 這是在刮腋毛後一小時內不推薦使用止汗劑的主要原因。 除了要選擇正規合格的產品並遵照說明使用之外, 如果在使用止汗劑、除臭劑之後腋下有刺痛感、燒灼感或出現過敏等不適症狀, 務必立即停止使用並清洗腋下, 如果症狀嚴重應尋求適當的醫療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