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兒臀位對胎兒好嗎?

孕期出現胎兒臀位該怎麼辦?它對胎兒好嗎?臀位就是胎兒臀部朝向骨盆, 胎頭朝上, 此種姿勢是否會影響胎兒的發育, 有應付之法嗎?

胎兒臀位的危害

1、增加難產的幾率

對於胎兒來講, 身體最寬的部位是頭部, 其次是肩部, 最窄的部位則是臀部。 當胎兒為頭位時, 胎頭首先會產出, 胎兒的其它部位就容易隨著產道產出。 但臀位分娩時, 往往是最小的胎臀先被娩出, 胎頭最後才出來, 如果胎兒身體無法讓子宮頸撐開到讓胎頭出來, 則很可能發生難產。 一旦胎頭過大卡在陰☆禁☆道時, 胎兒很可能被憋死在母體產道中。

Advertisiment
另外在牽引頭部的時候, 有可能造成斜頸等問題。

2、臍帶脫垂

如果孕婦有破水的情況, 也就表示胎膜早破了, 但因胎兒為臀位, 屁股比較小, 不能完全堵住這個宮頸口。 臍帶就容易從空隙處滑落, 掉出胎兒先露部分的下面(臍帶脫垂)。 如果此時再出現宮縮, 臍帶受到強烈的壓迫使胎兒的血液供應急劇減少, 甚至中斷, 使胎兒在短時間內出現嚴重窒息甚至死亡。 所以, 一旦發現產婦臍帶脫垂, 就需要進行急救, 在最短的時間內實施剖腹產, 使胎兒娩出。

3、合併症多

臀位兒自然娩出的機會少, 大多需助產人員用力將其牽出, 因此, 在助產過程中, 有可能發生胎兒肢體骨折、頸椎脫位、脊髓損傷、臀叢神經損傷、頭顱骨折、顱內出血、新生兒窒息、吸入性肺炎等併合症。

Advertisiment

哪些情況會導致胎兒臀位元?

1/3的剖腹產是因為產程失敗所引起的(在這裡的產程失敗, 包括子宮頸收縮無法引起子宮頸開啟、母親骨盆腔狹窄…等), 其它多為胎位不正。 多半的嬰兒在生產前, 胎頭會轉向子宮的下段, 當胎頭以外的部位位於子宮下段即胎位不正。 在前三十六周, 胎兒會改變他的胎位, 最後幾周因子宮內空間限制, 胎兒不易轉換位置, 所以在最後三、四周, 胎頭都應該已經轉向子宮下段, 如果不是胎頭向下, 而是胎兒臀部或是腳, 或者兩者在子宮下段位置, 這樣情況即是臀位元。

臀位的機率是足月生產的3-4%, 婦產科醫生會建議剖腹產, 多半的臀位胎兒並沒有健康上的問題,

Advertisiment
只是比起頭位生產的風險性提高許多。 目前不清楚為何會有胎兒臀位的產生, 通常發生在以下情況:

(1)生產過的婦女子宮肌肉及韌帶較鬆弛, 故胎兒位置較易改變。

(2)多胞胎(雙胞胎或多胞胎)。

(3)羊水過多或過少。

(4)子宮形狀異常(如雙角子宮、雙子宮)或是子宮腫瘤(如肌腺瘤)。

(5)前置胎盤

(6)早產兒體積小, 胎兒未成熟, 位置不易固定。

(7)在某些情況下, 胎兒畸形可能是造成胎頭不易下降的原因

胎兒臀位不正怎麼辦?

1、胸膝臥位操

在懷孕7個月以前發現胎兒臀位的現象, 准媽媽可在家通過膝胸臥位操來糾正胎位。

具體方法:准媽媽排空膀胱, 松解腰帶, 在硬板床上, 俯撐, 膝著床, 臀部高舉, 大腿和床垂直, 胸部要儘量接近床面。 每天早晚各1次,

Advertisiment
每次做l5分鐘, 連續做1周, 然後去醫院複查。

提醒:這是一種借胎兒重心的改變, 增加胎兒轉為頭位的機會。 優點是不需要任何條件和設備, 只要在家堅持練就行, 缺點是練習時孕婦可能出現腰酸、頭暈、噁心等現象, 常不能堅持。

2、針灸

中醫的針灸也可以糾正胎位。

具體方法:孕婦平臥或採取正坐的姿勢, 松解褲帶。 同時由醫生灸雙側至陰穴(足小趾端外側), 每日1-2次, 每次15分鐘, 5次為一療程, 一周後複查。

3、外轉胎位術

用以上方法糾正胎位無效的孕婦, 一般可在妊娠30周以後, 到醫院由醫生通過手推等動作倒轉胎兒, 糾正胎位。

具體方法:專業醫生在腹部摸到寶寶的頭以後, 輕輕地慢慢地將胎頭轉到骨盆腔裡, 然後再把屁股推上去,

Advertisiment
使之變成頭位, 這之後立即用腹帶包紮腹部, 以防胎兒再轉成臀位。

提醒:外傳胎位術前, 准媽媽應先做B超, 瞭解胎兒發育是否正常, 有無臍帶繞頸, 胎盤位置, 有無胎盤早剝及羊水量多少等。 若發現胎兒發育異常、有臍帶繞頸、前置胎盤、羊水過少等情況, 則不宜行外倒轉術。 術後准媽媽應注意胎動情況, 最好是每天數三個小時(早晨、中午、晚上), 一旦發現胎動極為活躍或者胎動減少變弱的情況, 就要立即就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