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育兒妙招之委派任務

“任務委派”就是給孩子找事情做, 分派給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讓他自己忙起來, 這樣, 當成人打電話的時候、忙著做飯、陪客人的時候、有事情需要暫時離開的時候……就不會被寶寶“糾纏”得脫不開身, 手忙腳亂了。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 委派給孩子一些“任務”, 讓他忙得顧不上哭, 也是不錯的辦法。

案例(一)

從“小麻煩”到小幫手

媽媽在廚房準備晚飯,讓丫丫自己玩, 丫丫卻不停過來煩媽媽, 一會兒跑過來讓媽媽找東西, 一會兒問這個圖怎麼拼。 丫丫經常在媽媽忙的時候“找麻煩”, 媽媽無奈地跟丫丫說:“你真是一個小麻煩。

Advertisiment

幼兒行為解析:

幼兒只要不是身體不舒服, 就不會閑下來, 愛探索、參與精神強是孩子的天性, 現在的獨生子女時代, 孩子沒有玩伴, 受關注程度更高, 父母忙的時候忽略了孩子, 孩子就會製造各種理由引起成人的關注, 另外, 孩子的參與意識都很強, 成人做事的時候, 如果不給孩子參與的機會, 孩子也會故意“搗亂”。

方法運用:

一、跟孩子玩“別人做事不打擾”的遊戲。

媽媽:“我們現在來玩‘別人做事不打擾的遊戲’吧!你和我都來找一些事情做, 在30分鐘內誰也不許打擾對方, 自己做自己的事, 有了問題要自己解決, 媽媽要打電話, 你呢?”

寶寶:“我看新買的圖畫書。 ”

規定的時間到了, 成人可以跟孩子相互講一講剛才做了哪些事情,

Advertisiment
以此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 成人的事情還沒有完成, 成人就要認輸。

二、給孩子“製造”一些新鮮的事情做。

如果看動畫片、玩玩具等活動孩子不感興趣了, 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平時不經常做的事情, 比如把抽屜裡面的衣物“轉移”到另外一個儲物櫃, 給自己的玩具“搬家”, 把袋子裡的花生裝到瓶子裡面等等。

三、讓孩子參與一起做。

成人在做飯的時候讓孩子幫忙擇菜, 洗衣服的時候讓孩子洗小手絹, 接待客人的時候讓孩子遞拖鞋、拿糖果、一起送客。

總之, 一句話:當你忙著做事的時候, 不希望被孩子打擾, 就不要讓孩子閑著。

知心話語

案例二

能幹的浩浩

浩浩是這個學期的新生, 其他小朋友都基本適應了幼稚園的生活,

Advertisiment
可是浩浩每天來幼稚園時還是不停地哭著找媽媽, 背在肩上的書包不論老師怎樣勸都不肯摘下來……

幼兒行為解析:

孩子剛到一個新環境, 對周圍的人和事都不熟悉, 會產生一種不安全感和本能抗拒, 會哭著找親人, 浩浩拿著自己東西不放的意思就是不想留在幼稚園, 這時如果老師對他很友善, 讓他發現幼稚園也有很多樂趣, 並且知道小朋友都一定要上幼稚園, 他就會逐漸放鬆警惕, 適應新的環境。

方法運用:

老師對浩浩採用了“任務委派”法, 不停地給他佈置任務:看到浩浩流鼻涕了, 就對他說:“去那邊拿些紙巾來, 我給你擦鼻涕。 ”擦完了又讓他自己丟到紙簍裡, 然後問浩浩:“你的書包裡都帶的什麼好東西呀?能拿出來給我看一看嗎?”讓浩浩把包裡的東西一樣一樣拿出來,

Advertisiment
再一樣一樣放回去。

吃水果了, 跟浩浩商量:“我幫你看著書包, 你去幫小朋友分盤子吧。 ”浩浩欣然同意。 戶外活動的時候, 他不想參加, 老師就讓他幫助小朋友整理椅子……每當浩浩忙著完成任務的時候, 就把哭和想媽媽的事暫時忘記了。

老師在小朋友面前不斷地表揚浩浩, 浩浩成了老師的小幫手, 很快也適應了幼稚園的生活。

知心話語:

能否讓孩子儘快適應幼稚園生活是對孩子適應新環境能力的一種考驗, 也是對教師教育技巧的一種檢驗, 跟孩子相處, 不僅需要愛心和耐心, 更需要智慧。

溫馨提醒:

1.分派的任務應是孩子力所能及的, 不要佈置超出孩子能力範圍的事情。

Advertisiment

2.在給孩子佈置任務的時候首先要把可能發生的不安全因素排除, 並且要適當關注孩子的“工作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