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職奶爸分享育兒妙招

記者發現兩位元這樣的爸爸。 為何兩位職場奶爸願意放棄高薪職位, 回歸家庭, 做全職奶爸?接下來兩位奶爸在領育網給朋友們說說他們的育兒經。

Advertisiment

為家付出也值得

說起辭職回家的原因, 兩名爸爸觀點一致:培養一個孩子成才, 其意義可能比高薪厚祿更加重要。 呂爸爸有兩個女兒, 他看了很多兒童教育類書籍, 留意孩子的點滴變化, 並從這一過程中, 找到了快樂和價值。 後來, 他乾脆辭職回家, 專心陪伴孩子們慢慢長大。 董爸爸的妻子是美國人, 為了便於和老師用中文溝通, 夫妻倆作出了爸爸帶孩子的決定。 “每天妻子下班回家, 第一件事就是抱抱孩子。 她非常能體諒我的辛苦, 妻子的支持和理解是不可少的。 ”董爸爸說。

更理性更放手

和細緻溫柔的媽媽相比, “超級奶爸”們有何“獨門”育兒妙招

“給孩子更多的自信。 ”這是董爸爸的信條。 孩子學爬、學走路,

Advertisiment
磕磕碰碰在所難免。 董爸爸把家裡有棱角的地方都包起來, 用吸塵器清理地上的髒東西, 盡可能去除危險因素後, 然後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 即便孩子摔倒了, 也讓他試著用自己的方式爬起來。 董爸爸覺得, 充分保護, 勇敢放手, 才能讓孩子逐漸相信自己我能行。 他鼓勵孩子大膽接觸新事物, 很多媽媽害怕小蟲子, 但是, 董爸爸會撿起蚯蚓放在孩子手裡, 讓孩子意識到這沒什麼好怕。

接納孩子情緒

呂爸爸說, 女兒有一次早上起床就鬧情緒, 不肯去幼稚園。 他沒有大聲斥責, 而是在一旁等著孩子哭, 看著孩子往前走幾步又回來, 往前走幾步又回來。 女兒起初說“我要媽媽”, 後來又說“我要吃巧克力”。 他答應了女兒, 而就在他去拿巧克力的工夫,

Advertisiment
孩子已經安靜下來, 自己穿好衣服等著出門了。 “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 讓他自己調節自己的情緒, 而不是跟他一起發脾氣。 ”這是呂爸爸的心得。

講清對錯原因

兩名爸爸都感到, 或許是男性天生的理性思維, 自己更善於從日常瑣事中總結經驗, 明確地告訴寶寶什麼可以做, 什麼不可以做。 女兒耍賴打滾, 董爸爸會冷靜地告訴她, “你要麼起來, 躺在那裡沒有用, 你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他的經驗是, 孩子做對一件事, 或者做錯一件事, 除了簡單的表揚或批評, 更要告訴他原因, 告訴他下次應該怎麼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