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粘人寶寶,你在想什麼

粘人其實是寶寶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為爸爸媽媽提供一些資訊,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粘人寶寶的真實想法到底是什麼?

寶寶粘人不是壞習慣

有些家長覺得寶寶粘人是不好的現象, 一方面大人脫不開身做自己的事, 另一方面, 寶寶的獨立性比較差。 真相果然是這樣嗎?

學前教育專家特別指出, 幼兒“粘人”不僅不是壞習慣, 適當的粘人還有利於他將來的溝通和交流。 適度的依戀對寶寶的成長有好處, 因為適度的依戀有助於建立一個人的信賴度和自我信任感, 將來能夠成功地與家人、後代和親友等和睦相處。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對父母不產生依戀感, 對小兒的健康心理和人格建立都是不利的。 對媽媽來說, 寶寶粘你是一件好事, 一方面是你們關係親密的表現, 另一方面, 因為寶寶喜歡和媽媽在一起, 兩人都感到快樂。

但是, 如果寶寶過了三歲還是過分地粘人, 對媽媽或其他人纏住寸步不離, 那就需要家長適當地糾正了。

依戀關係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從出生到3個月, 寶寶對所有人的反應都沒有區別, 會用抓握、微笑等幾乎完全相同的方式來“回應”。

第二階段:3個月到8個月, 寶寶開始與人建立真正的依戀關係, 他一反過去對任何人都友好的態度, 而變得有所選擇, 能夠辨別熟人和陌生人了。

第三階段:8個月到3歲, 寶寶開始特別粘媽媽,

Advertisiment
對媽媽以外的人很少有親近的舉動, 並把媽媽作為唯一的安全保障。

粘人寶寶心理放大鏡

和媽媽在一起時很安靜, 沒見到媽媽就哭鬧著找媽媽

寶寶心聲:“我愛媽媽!”

我最愛我的媽媽, 只要和媽媽在一起, 我就快樂, 我就感覺很安全;看不見媽媽, 我就著急。 媽媽的愛是我的心靈成長素, 我越小就越需要它。 所以, 媽媽, 你可千萬別冷落我!

媽媽錯誤做法:寶寶太粘我了, 這樣不好, 我得趕緊把他糾正過來。 以後我不在家的時候誰能管住他?所以我要狠心, 讓他哭著找不到我, 哭著哭著就習慣了。

給媽媽的建議:依戀是一種情感表達的方式, 安全感是寶寶健全人格的基礎。 媽媽和其他家人的陪伴最能給寶寶帶來安全感。

Advertisiment
如果放任寶寶哭鬧不管, 在寶寶心裡會造成創傷, 留下“媽媽不是一個可靠的照顧者”的陰影。

媽媽上班時總是哭著不肯放手

寶寶心聲:“媽媽不見了, 我好害怕!”

每天早上媽媽都會不見, 她不要我了嗎?我犯了什麼錯誤嗎?為什麼一不留神, 媽媽就不見了!

媽媽錯誤做法:上班又要遲到了, 寶寶這樣鬧什麼時候才消停啊, 我還是悄悄地走吧。 明天我要趁寶寶還沒起床就離開, 免得又纏著我不放。

給媽媽的建議:上班族媽媽們, 在和寶寶道別時, 請面帶微笑, 即使寶寶再哭鬧, 也要平靜地告訴他:“媽媽去上班了, 下班就回來。 ”要讓寶寶意識到:你們兩個偶爾分開是件很自然的事。

媽媽做家務或者工作時總是纏著媽媽

寶寶心聲:“媽媽快和我玩吧。

Advertisiment

我很想和媽媽玩, 可媽媽總是在做其他事。 難道擦地板、洗衣服比我還重要嗎?媽媽把我忘了嗎?

媽媽錯誤做法:我的寶寶啊, 媽媽還有好多事情沒做完呢!你自己去玩吧, 讓媽媽把這些事情做完。

給媽媽的建議:媽媽要充分利用你和寶寶在一起的時間, 和寶寶達到足夠的交流。 和他一起玩耍, 給他讀故事, 全心全意地關注他。 美國依賴情感研究專家霍華德•斯蒂爾教授解釋說:“這樣做會讓孩子知道:你多麼可靠, 多麼願意和他在一起, 那麼他的焦慮最終會慢慢平息。 ”

寶寶達不到目的就哭

寶寶心聲:“我一哭, 媽媽就會回來。 ”

每次媽媽要離開我的時候, 我一哭她就回來了, 這次我還是故伎重施吧, 哭就是我的法寶。

Advertisiment
其實我哭也只是讓媽媽多陪陪我嘛!

媽媽錯誤做法:寶寶的眼淚是我最致使的弱點, 他一哭, 我就不忍心走開了。 還是時刻陪著我的寶貝吧。

給媽媽的建議:寶寶一哭就心軟, 或是心情好的時候由著寶寶“粘”, 而心情不好時就又把寶寶推開, 根據自己的心情隨意對待寶寶, 這種不一致的態度會讓寶寶無所適從, 不知道“媽媽到底愛不愛我?”

寶寶的想法是從經驗中得到的, 如果媽媽被他的哭鬧征服, 並因此而留下來, 那麼等於你教給他眼淚能夠留住你, 也就教他每次在你離開的時候哭鬧。 相反, 你應該立刻離開, 但要在走之前告訴他:“一會兒見”或者“我下了班就回來”, 這樣做會讓他意識到:你總會回來的。

培養寶寶獨立性得慢慢來

雖然寶寶早晚都會獨立,但從不獨立到獨立的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開始得太早,發展得太快,寶寶會覺得獨立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那樣他就有可能退縮回來,對你的依賴性也變得更強烈。

獨立宣言1:教寶寶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獨立性

• 讓寶寶知道你有自己的觀點。鼓勵你的孩子說話。當寶寶提問時,一定要回答他。

獨立宣言2:讓寶寶有機會獨自一人,培養獨立性

• 寶寶1歲時,如果周圍環境安全,他可以在房間裡單獨待一會兒。2歲時,寶寶自己玩比較長的時間了,不要輕易打斷他,但可以不時沖他說句話,“提醒”他你在這兒。

獨立宣言3:幫助寶寶學習自己吃飯、穿衣

• 寶寶一旦能用手指捏起小東西,你就可以讓他自己喂自己吃些食物。當他想要自己學習吃飯時,給他一把勺子,讓他快樂地學習吧。

• 對小孩子來說,有拉鍊、紐扣、帶子、掛鉤的衣服是特別難穿的。因此,你可以給寶寶選擇有鬆緊帶、粘扣或者拉鍊口已經閉合好的衣服。

母嬰TIPS:儘量給寶寶買沒有腳後跟的襪子。因為對小孩子來說,把腳後跟穿進有腳後跟的襪子裡,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文/李春霖 編輯/張燕

雖然寶寶早晚都會獨立,但從不獨立到獨立的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開始得太早,發展得太快,寶寶會覺得獨立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那樣他就有可能退縮回來,對你的依賴性也變得更強烈。

獨立宣言1:教寶寶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獨立性

• 讓寶寶知道你有自己的觀點。鼓勵你的孩子說話。當寶寶提問時,一定要回答他。

獨立宣言2:讓寶寶有機會獨自一人,培養獨立性

• 寶寶1歲時,如果周圍環境安全,他可以在房間裡單獨待一會兒。2歲時,寶寶自己玩比較長的時間了,不要輕易打斷他,但可以不時沖他說句話,“提醒”他你在這兒。

獨立宣言3:幫助寶寶學習自己吃飯、穿衣

• 寶寶一旦能用手指捏起小東西,你就可以讓他自己喂自己吃些食物。當他想要自己學習吃飯時,給他一把勺子,讓他快樂地學習吧。

• 對小孩子來說,有拉鍊、紐扣、帶子、掛鉤的衣服是特別難穿的。因此,你可以給寶寶選擇有鬆緊帶、粘扣或者拉鍊口已經閉合好的衣服。

母嬰TIPS:儘量給寶寶買沒有腳後跟的襪子。因為對小孩子來說,把腳後跟穿進有腳後跟的襪子裡,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文/李春霖 編輯/張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