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季來臨 預防寶寶過敏的措施

秋高氣爽, 空氣乾燥可能導致寶寶皮膚乾燥, 因塵蟎、冷空氣、黴菌等原因患上過敏性皮炎、濕疹。 這個季節, 如果寶寶本身是過敏體質, 家長不要讓孩子吹涼風、在食物上進行控制, 減少過敏源的攝入。

每年夏末秋初的季節轉換時段, 皮膚過敏症成為一些過敏性體質孩子的易發症, 秋季也有可能發作性打噴嚏、流鼻涕、鼻子癢、眼睛癢、耳朵癢、嗓子癢、氣管癢等症狀。

寶寶秋季皮膚過敏症狀

嬰兒期:先是兩頰皮膚乾燥、發紅和脫皮, 然後延伸到臉部、頸部、手腕、手、腹部和四肢。 瘙癢導致寶寶焦躁不安, 難以入睡。

Advertisiment

兒童期(2—12歲):患兒以四肢屈側皮膚炎為主, 包括肘窩、腋窩、頸部、手腕和足踝, 而搔抓還可能導致續發性的細菌或病毒感染。

秋日寶寶防過敏的7大措施

1、塵蟎大作戰

塵蟎是引發寶寶過敏問題的一大元兇, 建議定期將寶寶寢具以70℃以上的高溫清洗殺菌, 並在陽光下暴曬, 也可考慮使用防蟎寢具, 或把床墊、枕頭和被子用防蟎套包裹;不要使用地毯、填充式傢俱和填充式玩具;將室內濕度控制在50%以下, 以控制塵蟎和黴菌的生長;

2、做好家中清潔

黴菌易生長於高溫潮濕的環境中, 如:浴室和地下室。 使用除濕機和空氣篩檢程式, 並定期更換濾網, 可減少黴菌和花粉的暴露機會;

3、避開刺激呼吸道的因數

不要讓寶寶接觸太過刺鼻的氣味或空氣,

Advertisiment
例如車子排放的廢氣、油漆、香水、煙味、烤肉味等, 如果要外出, 建議暫時給寶寶戴上口罩。

秋高氣爽, 空氣乾燥可能導致寶寶皮膚乾燥, 因塵蟎、冷空氣、黴菌等原因患上過敏性皮炎、濕疹。 這個季節, 如果寶寶本身是過敏體質, 家長不要讓孩子吹涼風、在食物上進行控制, 減少過敏源的攝入。

4、做一些小遊戲

家長也不能擔心過敏而整天把寶寶關在家裡, 要對抗過敏, 歸根到底需要寶寶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及抵抗力。 所以, 每天應該幫寶寶安排一些肢體活動的遊戲, 或到空氣清新的地方做做運動, 這樣會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 讓寶寶更健康。

5、多多哺喂母乳

要預防過敏, 喝母乳是最好的防範方式之一, 因為母乳含多種抗體,

Advertisiment
能有效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因此, 在寶寶出生之後, 目前建議最好能夠純粹母乳餵養6個月以上, 這樣能顯著降低過敏的發生幾率。 建議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儘量拖延到出生滿6個月之後。

6、少吃易過敏食物

在給寶寶製作輔食時, 最好選用秋季當季的新鮮食材, 避免海鮮、堅果類等比較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 哺乳期的媽媽也要適當忌口。

7、肌膚保濕

秋季洗澡的水溫仍舊不要過高, 減少過度洗澡和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 而且在洗完澡之後要認真做好全身保濕, 可幫寶寶塗抹具有保濕效果的乳液。 還有, 外出時別忘了加強寶寶臉部肌膚的保養, 避免讓冷風長時間吹襲臉部。 只要寶寶感覺到皮膚乾燥, 可以隨時為寶寶擦保濕用品(不含藥性的)。

Advertisiment

專家建議:

家長要幫助過敏的孩子找出過敏原, 避免與過敏原的接觸。 如果兒童已患上皮膚過敏應及時用藥, 內服和外用同時進行, 可迅速緩解皮膚瘙癢。

在過敏性疾病急性發作時, 醫師通常會選擇抗組織胺、抗發炎或緩解症狀的藥物, 其中有些藥物可能含有類固醇成分, 醫師在使用時都會特別考慮寶寶的身體狀況及需要的藥量, 通常不會讓寶寶長期使用。 所以, 如果只是在疾病的急性發作期用藥, 家長就不需要擔心副作用的問題, 即便對用藥有疑問, 也可以直接和醫師討論, 不要因為擔心就不敢就醫或擅自停藥, 這樣反而會讓寶寶長時間受到過敏的困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