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白露後“秋凍”有講究 寶寶如何秋凍更健康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 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 並且意味著天氣已經轉涼, 人們會明顯感受到炎熱的夏天已過, 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 同時晝夜溫差可以達到十多度, 老話說:“春捂秋凍, 不生雜病。 ”那麼, 寶寶如何秋凍更健康?

寶寶秋凍的意義

入秋後, 天氣轉涼, 家長不要一見冷, 就急著給寶寶加衣。 由暖轉冷, 寶寶需要要一個冷適應期, 適度的秋凍, 讓寶寶的機體有個緩衝、調整的時間, 最後完全適應寒冷的天氣;秋凍能促進寶寶身體的新陳代謝, 增加產熱, 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秋凍可以讓寶寶機體的大腦皮層、交感神經、內分泌系統一併調動起來,

Advertisiment
協調起來, 活躍起來, 抵抗力、免疫力、耐寒力就會增強, 讓寶寶更好地適應寒冷。

在逐漸變冷的環境中, 寶寶經過了秋凍, 接受了適度的涼爽刺激, 有助於鍛煉其耐寒能力, 更好的健康過冬, 秋凍的含義就在於此。

秋凍講究一個“度”

不過, 凡事都講個度, 寶寶適度秋凍有個度, 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 但家長也不能硬生生地把孩子凍感冒了。 我這位老鄰居, 就是沒有領會秋凍的精神實質, 沒有吃透秋凍的精髓要義, 成了教條主義, 本本主義, 硬生生把孩子凍感冒了。

是否秋凍, 視寶寶個人體質而定

秋季, 是鍛煉孩寶寶體質、增強其禦寒能力的好時機。 而是否秋凍鍛煉,

Advertisiment
視寶寶個人體質而定。 健康的寶寶應進行秋凍, 因為健康寶寶能很快地適應氣溫由暖轉涼的變換, 經過適當的秋凍, 有助於寶寶更適應寒冷的冬季;但是, 平時弱不禁風的寶寶不適合秋凍, 大病初愈的寶寶也就不適合秋凍。

秋凍遵循循序漸進原則

入秋後, 天氣逐漸轉涼, 剛轉涼時, 家長不要立即給寶寶穿上過厚的衣服, 要循序漸進, 逐步添加。 秋天, 往往早晚溫差大, 在早晚溫度比較低時, 可以適當多加一件薄薄的外套或者小馬甲。 等午間, 天氣轉暖時, 及時減些衣服。 循序漸進, 使其逐步適應外界天氣的變化, 提高寶寶的抗寒能力, 減少感冒的發生。

判斷:寶寶穿衣以手心和後背不出汗為宜

家中環境應通風換氣,

Advertisiment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不要把孩子包得太嚴實, 家長可隨時摸摸孩子後背和手心, 以不出汗為宜。 同時孩子的衣服一定要容易穿脫, 便於家長根據孩子當時的體溫、出汗情況來增減。

提醒:1歲以內的寶寶體表面積相對較大, 散熱多, 可按照“比大人多一件”的標準穿衣。 3歲以上的寶寶都會自我表達冷暖, 只要孩子不覺得冷就沒必要多穿。 可以和成人穿一樣多, 甚至稍微少一些, 因為他們會經常活動, 而且適當鍛煉禦寒能力可增強體質。

再比如, 給孩子用涼水洗手洗臉, 周歲以上幼兒用涼水擦身, 3歲以上幼兒用冷水沖淋。 這種一張一縮的“血管體操”, 可使孩子全身血管得到鍛煉, 促進了血液迴圈, 增強了血管彈性, 有效地維護了心血管健康,

Advertisiment
同時可改善和增強孩子呼吸道的功能, 提高肺活量, 防範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肺炎等疾病的發生。

秋凍牢記“四暖一涼”四字訣

秋凍要牢記“四暖一涼”四字訣, “四暖”即手暖、背暖、肚暖、足暖, “一涼”即頭涼, 不能盲目秋凍。 入秋後, 家長日常保證寶寶身體四個部位的暖和就可以了, 一般情況下, 只要保證寶寶這四個部位的暖和, 就不會受涼患感冒、肺炎、扁桃體發炎等疾病。 但是如需保證四暖, 這要求家長及時給寶寶添減衣。 一凉, 是保證寶寶頭部的散熱, 因為人體的散熱, 有很大一部分是通過頭部散發出來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