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遭遇睡眠障礙

失眠的經歷大多數成年人都有過, 可幾個月的寶寶也會存在睡眠障礙, 這讓許多家長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兒童睡眠障礙甚為嚴重, 以下的兩組數字更能說明這一點:

2005年3月全國兒童睡眠醫學研究協作組在8個城市, 隨機抽取了3萬份樣本, 對2歲到12歲的兒童家長進行了兒童睡眠狀況的問卷調查。 調查顯示, 兒童睡眠障礙癥的總發生率為27.11%, 其中睡眠不安的孩子占8.7%, 睡眠中磨牙的占7.6%, 睡眠頻繁鼾癥發生率是5.7%, 張口呼吸為5.3%, 夢囈為4.9%。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針對長沙市“1~24個月兒童睡眠狀況”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

Advertisiment
長沙市1~24個月兒童睡眠問題的檢出率為17.7%, 明顯高于湖南省4~16歲兒童睡眠障礙總發病率的1.35%。 調查顯示, 女童的睡眠問題檢出率為21.1%, 明顯高于男童的14.8%, 只有“夜間睡眠出汗多”這一項比男童要低。 調查顯示, 嬰幼兒月齡越小, 睡眠問題檢出率越高。

兒童睡眠障礙表現

目前兒童常見的睡眠問題主要有:憋氣、張口呼吸、磨牙、夜間睡眠出汗多、尿床、做噩夢等。 影響嬰幼兒睡眠問題的因素主要有嬰幼兒白天睡覺總時間、父親職業、兒童臥室通風情況、母孕期在家中被動吸煙、兒童睡床情況、出生窒息、父親睡眠過程中的說夢話等情況。

目前對兒童睡眠障礙的發病機理尚未清楚, 研究結果提示是一種與大腦皮層發育延遲有關的發育性疾病,

Advertisiment
由于大腦發育延遲而擾亂了正常的睡眠節律, 因而出現夢多、睡驚等癥狀。 雖然對大腦發育延遲目前尚無根本解決方法, 但對引起它發病的危險因素如心理因素、撫育不當等, 則值得多加注意。

消除兒童睡眠障礙的對策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馬敏建議, 預防和減少兒童睡眠問題的發生, 要注意調整兒童晝夜睡眠時間, 保證兒童臥室的通風, 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讓兒童從小養成獨立睡眠的良好習慣。 另外, 家長要盡量做到以身作則, 使自己的睡眠習慣和時間科學化。

北京兒童 醫院呼吸專家劉璽誠大夫認為:家長要培養3至6個月孩子安靜躺著自己入睡, 培養嬰幼兒正常的晝夜睡眠規律以及睡眠/覺醒周期自動轉換的能力。

Advertisiment
這些方法將為兒童提供一個健康的睡眠環境, 促使兒童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天津市兒童醫院呼吸科主任牛建平教授說, 孩子睡覺打呼嚕并不是因為孩子睡得香, 而是睡眠障礙的警告。 如果孩子有扁桃體發炎、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應及時治療, 如果身體肥胖應盡快 減肥, 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打鼾。

另外根據調查, 處在不良的家庭環境中, 如父母經常爭吵, 或離異家庭中, 兒童睡眠障礙發生率偏高;家庭教養方式不當, 如父母教育過于嚴厲;父母之間教育方式不一致使孩子焦慮、內心矛盾, 最終心理失衡, 成為兒童睡眠障礙的主要危險因素。 因此, 要解決兒童睡眠障礙, 最根本的是給孩子提供一個和睦溫馨的氣氛和環境,

Advertisiment
父母抽出一定時間增加親子間的接觸和交流。 這樣能夠起到安定兒童情緒、緩解恐懼與焦慮的積極作用, 從而使孩子睡眠障礙問題得到解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