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新媽媽心理脆弱,不想鑄成大錯就快來學習吧!

經歷了懷胎十月和分娩的辛苦, 產後新媽媽的身體和精神都非常的脆弱。 又由於激素水準的原因, 產後新媽媽的情緒也變得非常敏感, 容易有一些情緒波動。 所以, 家人要更加關注和愛護新媽媽, 以免引起產後抑鬱。

產後新媽媽常見的心理反應

★依賴性強

由於分娩期間體力消耗較大, 產後新媽媽常感到身體疲乏、虛弱, 不願下地活動, 甚至新出生的小寶寶也過度地依賴護士或家人幫助照顧。

其實, 這樣做並不利於產後康復, 對寶寶的母乳餵養也大大不利。

★不知所措

雖然有心理準備, 但一個新生命的到來,

Advertisiment
還是令產後新媽媽的生活秩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從為人妻到為人母, 家庭角色的轉化會讓新媽媽有點不知所措。

★各種禁忌

由於傳統文化習俗的影響, 很多新媽媽糾結于各種禁忌當中。

如產褥期只吃小米稀飯和雞蛋, 不吃蔬菜和水果、不刷牙、不洗澡的做法都是應該摒棄的舊觀念。

★失望

當公婆或丈夫期望男孩時, 生了女孩的新媽媽會失望、悶悶不樂或是因擔心家人嫌棄而增加思想負擔;也有些新媽媽在孕期一直被“重點保護”, 而分娩後全家的重心大多轉移到了寶寶身上, 新媽媽會感到失寵、冷落, 這也是產後媽媽經常出現的心理反應。

新爸爸注意不要了冷落妻子

新爸爸要隨時關注新媽媽的情緒,

Advertisiment
給予更多的安慰和關心。

產後的一段日子裡, 新爸爸需要經常陪愛人聊聊天、聽她嘮叨嘮叨孩子的故事……, 讓新媽媽感受到你對她的愛沒有因為懷孕的結束而降溫。

產後新媽媽這樣做

產後新媽媽應調整心態, 與丈夫之間要溝通和交流, 與公婆之間要理解和體諒, 努力適應自己的家庭和社會新角色, 避免“功臣”心理, 積極主動地營造和睦幸福的家庭生活氛圍, 對自己和孩子的健康才會更有好處。

如果長輩願意伺候“月子”, 那你應該心存感激;如果她們幫不上忙, 你也需要理解。

如果你的媽媽和婆婆之前沒有長時間相處過, 最好還是不要把兩家的老人同時請來為你幫忙, 因為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職業、文化以及孩子的養育觀念、複雜的親情關係也許會讓你煩惱不堪,

Advertisiment
“忙上加忙”。

同時, 在家庭關係處理當中, 產後新媽媽一定要注意言語的口氣和分寸, 不要因為一時口舌之快, 不顧忌丈夫或是家人的感受。

此外, 還要避免新舊育兒觀念衝突。

一般來說, 產後新媽媽更喜歡新時代的育兒理念, 但經驗上會有欠缺;而老年人多半是依照自己二、三十前的育兒經驗, 觀念可能略顯陳舊, 但仍會有可取和借鑒之處。

當兩代人在產後康復和育兒觀念上發生衝突時, 首先就是相互理解, 保持理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