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半年是減肥的最佳時間 不要錯過

在俗成的觀念裡, 常人總是認為懷孕是女性體態發胖、變形得關鍵因素, 許多婦女產後飲食不忌、運動不做, 才是體態嚴重走樣的原因。

產後6個月是體重控制的黃金時期, 如果產後6個月內能夠恢復到懷孕之前的體重, 則8至10年後, 體重平均增加2.4千克;如果產後體重無法下降, 則8至10年後, 平均體重會增加8.3千克。 由此可見產後6個月不僅是控制體重的黃金時期, 還影響著產婦日後的生活質素。

榜樣:看明星媽媽令人驚羨的瘦身

對於習瑜伽者而言, 婦女在分娩之後, 只要能在“第—時間”內(即產後6個月內), 徹底執行瑜伽塑身計畫,

Advertisiment
便能逐漸恢復懷孕前的健美體態。

剛生產完, 身體尚未完全復原, 並不適合從事正式運動, 因此, 生完孩子後, 進入瑜伽健身運動最好是生產後兩到三個月以後或聽從醫生建議。


產後瑜伽

產後瑜伽健身運動針對胸、腰腹、腿這些重點部位進行。

產後哺乳和斷乳會造成乳☆禁☆房松垮、下垂, 格外需要在產後生活當中得到重點照顧。 產婦除在妊娠和哺乳期做好對乳☆禁☆房的護理外, 堅持合理的飲食結構, 保證充足的營養和熱量供給, 還需瑜伽練習上選擇有針對功效的形體姿勢, 如駝式、輪式、拜日式、肩部旋轉式等。 假以時日, 乳☆禁☆房內脂肪組織會逐漸增加, 恢復到孕前的狀態。

精彩推薦:媽媽的乳☆禁☆房, 不因生產哺乳而受損

Advertisiment

大多產婦腿部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變粗, 所以腿部的鍛煉也重要。 在瑜伽練習上可選擇有相應增強腿部健美的抱膝式, 臥十字式等。

產後腰腹部的問題最突出。 鍛煉腰部時。 可選擇V式、貓式、蛇式及匍匐吸腹收束式等有針對功效的形體姿勢。 以上瑜伽練習, 可以促進全身血液迴圈流暢, 使母乳順利流出, 亦可消除疲勞、能幫助產後身體的康復, 同時也是恢復體形的最有效手段。

產婦剛開始恢復鍛煉的時候要根據身體情況適量進行。 不要急於求成, 身體一旦不適, 要馬上停下來。 對於健康積極的產婦可根據身體狀況以舒適為前提將時間控制在30-60分鐘之內, 另外, 產婦的關節還不穩定。 做伸展運動時, 要避免動作過大導致拉傷。

Advertisiment

另外, 哺乳媽媽最好在運動前給孩子餵奶。 這是因為瑜伽運動之後, 身體會產生自然排毒的效應, 影響乳汁的品質。 鍛煉之後給孩子餵奶, 最好3—4個小時之後。

愛美是人之天性, 不少年輕的母親尤其關注自己的體形變化, 並以為產後束緊腹部, 有助於體形的恢復。 於是, 在產前就提早準備好腹帶、健美褲。 孩子一生下來, 將自己從胯到腹緊緊裹住, 以至於彎腰都十分困難。 能下地活動時, 便換上健美褲, 緊緊地繃在身上, 希望這樣能使體形恢復如初。


束腹帶

正常情況下, 女性盆腔內生☆禁☆殖☆禁☆器官由各種韌帶及盆底支援組織維持其正常位置。 在妊娠期, 隨著胎兒的生長發育, 母體各個系統均會發生一系列適應性變化,

Advertisiment
而以生殖系統變化最大, 尤其是子宮, 其容積和重量分別增加至孕前18倍和20倍左右;固定子宮韌帶也相應地變軟、伸長。 分娩後, 子宮開始復原, 約在10天左右可降入骨盆內, 但需6周才能恢復正常大小。 而固定子宮的韌帶, 因孕期的過度伸展, 比孕前略鬆弛。 陰☆禁☆道及盆底支援組織, 因分娩時的過度伸展、擴張及損傷, 使其彈性下降不能完全恢復到產前狀態, 受孕子宮膨脹的影響, 產後腹壁鬆弛, 約需6-8周可漸恢復。

由上述情形看, 正常產褥期裹腹, 不僅無助於恢復腹壁的緊張狀態, 反因腹壓增加, 而產生後盆底支援組織及韌帶對生☆禁☆殖☆禁☆器官的支撐力下降, 導致子宮下垂, 子宮嚴重後傾後屈, 陰☆禁☆道前、後壁膨出等。 因生☆禁☆殖☆禁☆器官正常位置的改變,

Advertisiment
使盆腔血液流動不暢, 抵抗力下降, 易引起盆腔炎、附件炎、盆腔瘀血綜合征等各種婦科疾病, 嚴重影響產婦健康。

由於妊娠的原因, 孕婦機體代謝功能旺盛。 除供給自身和胎兒所需外, 還需蓄積5千克左右的脂肪分佈於胸、腹、臀部, 為妊娠晚期、分娩及哺乳期提供能量, 而更多是為哺乳準備的。 這一脂肪並不會因為產褥期裹腹而很快消失。

要恢復體形, 一是產後鍛煉, 多做抬腿運動、仰臥起坐等, 可增強腹肌張力, 而最重要的是哺乳。 據法國科學家研究發現, 蓄積在臀股部的脂肪幾乎是專為哺乳準備的, 因此產後哺乳不但可促進子宮的復原, 還有助於恢復體形。 且母乳餵養對新生兒的生長發育大有益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