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初次月經需清楚這些問題

產後什麼時候來月經?產後月經情況關乎到產後恢復的情況, 那麼, 產後的“第一次”讓人期待、又讓人擔憂。 新媽們總是冥思苦想著產後大姨媽究竟什麼時候來?怎樣的出血量是正常?又該如何護理?帶著這些疑惑, 一起來看看母嬰健康專家的盤點吧!

關於產後初次月經 這些問題你需清楚

1、產後多久月經會恢復正常

不哺乳的新媽咪, 一般在產後6~10周內月經就能複潮;而哺乳的新媽咪, 月經複潮的時間有極大的變動性, 可能在產後第2~18個月內的任何時候恢復, 平均為6~8個月, 甚至有的新媽咪在哺乳期間月經一直不來潮。

Advertisiment

2、哺乳為何造成月經延後

在一般的觀念裡, 哺乳中的媽媽產後初經會延後, 甚至也有人超過一年才來, 其原因在於生理的層面, 因哺育使媽媽血中的泌乳激素升高, 使腦下視丘的性腺荷爾蒙分泌素分泌減低或停止, 而造成沒有性腺週期就沒有排卵;或由於體內催乳素增高, 卵巢對促性腺激素的反應較差, 卵泡停止發育因而不排卵, 排卵延後多久, 月經就跟著延後多久。

3、月經複潮≠產後恢復排卵

其實月經複潮並不能表明產後排卵, 但是哺乳時間愈長, 次數愈多, 則閉經時間延長, 排卵機會也會相應減少。 研究表明:產後6個月嬰兒全部純母乳餵養的母親排卵率僅為1%~5%。 因此, 產後6個月純母乳餵養閉經避孕有其較高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Advertisiment

4、月經量多或量少

分娩後和哺乳期, 由於體內激素水準紊亂, 卵巢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 每個新媽媽體質的差異等可能會出現月經量多或者量少的情況, 這都是正常的, 新媽們不用太過於緊張。 但是也不代表可以不注意, 一般經過2-3次月經後, 月經量會慢慢恢復到正常量, 如果新媽們產後長時間出現月經量多或量少的情況, 就要及時就醫。

經期由於子宮內膜脫落、血管破裂未愈, 形成一個創面, 加上子宮口微張, 容易感染細菌, 人體抵抗力下降, 所以要特別注意經期個人衛生, 同時注意保暖和補充營養。

(1)注意選擇信得過的衛生巾。 比較有牌的品質有保證的衛生巾。 不要使用廉價的不知名的牌子。

Advertisiment
有些不法商販用“黑心棉”製作成衛生巾, 很不衛生, 甚至會危害身體健康。 所以, 寧可少買衣服, 少吃點零售, 也要買最好的衛生巾。

勤洗熱水澡, 在農村有聽老人說月經期間不要洗澡, 這是沒道理的, 應該說, 不要洗冷水澡, 但要清洗熱水澡, 保護身體清潔、乾淨。 洗澡採取沐浴。 注意不共用別人衣服、毛巾, 自己的用具勤洗勤曬。

(3)注意保暖。 月經期間抵抗力下降, 要注意保暖。 避免涉水、淋雨、游泳或冷水洗頭、洗腳, 也不要坐涼席、涼地, 夏天避免吃過多冷飲。

(4)多吃些雞湯、豬肝、雞蛋、水果、蔬菜、紅棗等, 補充體內各種維生素和蛋白質等, 增強體質, 提高抵抗力。 不吃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多吃纖維食物, 如地瓜、窩筍、香蕉等。

(5)避免勞累。

Advertisiment
過度的勞累會增加月經量, 並且也會加重身體的不適, 雖然說在家照顧寶貝不可能靜養, 肯定會抱寶貝, 現在的孩子多數也都是粘人的, 不抱就哭, 那麼月經期間新媽媽們就要想想辦法, 儘量減少抱孩子的頻率, 讓自己多休息。

(6)保持心情愉悅。 產後的新媽們可能因為照顧寶寶的疲勞, 生活圈子的改變, 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變等, 心情往往較低落。 情緒的不穩定對產後月經的恢復也有較大的影響, 新媽們要多放鬆心情, 聽聽音樂, 看看笑話, 多做運動等調節情緒, 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