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出血的原因和預防措施

胎兒出生後失血超過500ml被定義為產後出血。 由於陰☆禁☆道分娩時的平均失血量400~600ml, 擇期在全麻下進行的剖宮產平均失血量是800~1 200ml, 這意味著超過50%的產婦會出現產後失血。 圍生期失血很難測量。 產後失血, 一般在嬰兒出生後發生的, 足以危害母體健康或生存的出血。

子宮收縮乏力是大多數產後出血的原因, 它也是圍生期出血的其他起因所致的一個結果。 它們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1)凝血障礙和血小板減少症:先兆子癇, 羊水栓塞, 胎兒宮內死亡;

(2)子宮收縮乏力:全身麻醉, 子宮纖維肌瘤, 多胎產, 羊水過多, 多胎孕;

Advertisiment

(3)妊娠的遺留物:胎盤滯留;

(4)產道外傷:急產, 多胎孕, 臀位助產。

許多麻醉藥會造成子宮鬆弛。 吸入麻醉藥可能造成產後出血。 B擬交感製劑(如舒喘寧、特普他林、羥苄羥麻黃堿)也會造成同樣的效果。 對於子宮出血的產婦應停止使用導致子宮鬆弛的藥物。

在分娩過程中採用一些預防措施和謹慎熟練的動作可以降低產後出血的可能性、程度, 其影響以及嚴重程度。 這些預防措施和動作總結如下:

(1)分娩前:判斷病人是否有產後出血的傾向。 治癒血小板減少症、貧血和凝血障礙。 查出凝血障礙和貧血的原因, 測血型。

(2)分娩期內:確定血型。 置入14~1 6G的靜脈套管針, 並確保在分娩過程中一直持續輸液。 若器械助產需要無痛或麻醉, 如果可能,

Advertisiment
儘量選擇硬膜麻醉來取代全身麻醉。 檢查凝血和血小板的狀態。

(3)產後:清宮, 如果必須實施全麻進行分娩手術, 分娩後的吸人劑的使用量要控制在最小。 如果隨後出現產後出血, 則進行合成縮宮素和晶體/膠體輸注。 採用手術方式控制失血, 縫合破口, 局部加壓, 結紮明顯出血點。 清空膀胱並測量排尿量。 連續監測生命體征。 獲得交叉配血, 並開始輸血。

(4)一般我們通過綜合使用外科手術、器械、藥物和血管造影術來控制產後出血。 這些手法也同樣用在復蘇術中。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