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婦何時下地活動最為適宜

產後經6~8小時休息, 自然分娩的健康產婦多能自產程的疲勞中恢復過來, 可以在床上活動, 並坐起來。 8~12小時後, 可以自行上廁所。 次日, 便可在室內隨意活動及行走。

早期下床活動, 能促進機體各種功能的恢復, 如膀胱功能的恢復, 減少泌尿系統的感染;增強胃腸道的功能, 提高食欲、減少便秘;有利於盆底肌肉、筋膜緊張度的恢復;促進子宮的復舊及惡露的排出;還可以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 特別是剖宮產分娩者及患某些心臟病的產婦。 總之, 產後早期活動, 可以促進身、心的康復。

產後, 應避免仰臥,

Advertisiment
最好取側臥或俯臥位。 這樣不但可以防止子宮後傾, 而且有利於惡露的排出。 剖宮產分娩的產婦平臥6~8小時後, 可以翻身活動及側臥。 拔除導尿管後, 便可以坐起, 在床上活動。 手術後24—48小時, 於輸液完畢, 在他人協助下, 可開始在室內活動。 術後早期活動可以減少腸粘連及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開始時活動時間不宜太長, 以免過度疲勞, 以後可逐步增加活動時間及活動量。 至於具體下床活動的時間, 還要根據產婦本人的身體情況來定。 對於那些體質較差、產後大出血或難產手術後的產婦, 不要勉強勸其過早下床活動, 但是要把早期活動的好處告訴她們, 讓她們量力而行。

我們提倡產後早期下床活動, 是指輕度的床邊活動或做簡單的日常家務,

Advertisiment
並不是讓產婦過早地進行體力活動.更不是過早地從事重體力勞動。 產婦在分娩後3個月內, 應避免做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 避免久蹲及搬、扛重物, 以預防發生陰☆禁☆道壁膨出或子宮脫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