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獨立訓練:有一種愛叫放手

怎樣才能更好地愛寶寶?很多父母認為愛寶寶就是讓寶寶吃好、喝好、玩好, 忽略對寶寶獨立意識和自立能力的培養。 這種錯誤的“愛”, 使得很多寶寶長大後經歷不起一點“風雨”, 在社會上很難立足。 那麼, 什麼是真正的愛?

獨立訓練從拿奶瓶開始

寶寶從三四個月開始, 就可以抓握奶瓶了。 請不要小看寶寶伸手抓握奶瓶的意義, 在生理上, 這不僅表示他已具有“吸吮”與“雙手可碰在一起”的能力, 在心理上更有助於寶寶自我發現意識的培養。 當寶寶會伸手幫忙拿奶瓶時, 可以說是正式踏出自我照顧的第一步。

Advertisiment

家長要重視寶寶這一能力的發展。 從寶寶出生開始, 每當寶寶要喝奶時, 不要急著把奶瓶塞在寶寶口中, 可先拿著奶瓶讓他看一會兒, 同時對他說:“寶寶, 該喝奶了。 看, 這是奶瓶。 來, 我們摸摸看。 ”然後慢慢將奶瓶移到寶寶的臉邊, 讓他感覺的到。 剛開始, 寶寶可能無法抱住奶瓶, 此時媽媽可幫他把手放在奶瓶上, 為曰後他能自己扶住奶瓶做好準備。 如果寶寶能夠杷手放到奶瓶上, 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練習。 在餵食時, 家長可只握住奶瓶底部, 留下中間位置讓寶寶去抓握, 再視狀況調整奶瓶的角度。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 慢慢地, 寶寶就可以依靠自己的力盥拿住奶瓶, 甚至能主動調整奶瓶的傾斜度。

獨立訓練的重要性

獨立性是現代人格素質的重要方面,

Advertisiment
其內涵是:在生活上能自理, 在學習工作中能獨立完成各項任務, 碰到問題和困難時, 能獨立自主地做出決策並會實施, 不因他人的暗示、意見而輕易改變主意。

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

研究發現, 2~3歲是培養寶寶獨立自主的關鍵期。 在這一時期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伴隨而來的是自信與成就感, 責任心與動作的協調性。 心理學家指出:當寶寶獨立活動的要求得到某種滿足或受到支持, 寶寶就會表現出得意、高興的神情, 出現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態度, 有利於寶寶自信心的建立、學習願望的增強。 同時, 獨立訓練還有助於從小培養起寶寶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Advertisiment
這會讓寶寶在曰後成長的道路上受益良多。

動作技能更加協調

經過獨立訓練的寶寶, 其動作技能更協調, 寶寶在自己動手吃飯、穿衣、洗臉、整理玩具的過程中, 不僅能增進肌肉發展和動作協調, 也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