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要瞭解的疫苗接種知識

疫苗接種是父母非常關心的問題,那父母對於疫苗接種又瞭解多少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瞭解關於疫苗接種的小知識吧!

1.疫苗的分類

計畫內疫苗(一類疫苗) :是國家規定納入計畫免疫,屬於免費疫苗,是從寶寶出生後必須進行接種的.計畫免疫包括兩個程式:一個是全程足量的基礎免疫,即在1周歲內完成的初次接種;二是以後的加強免疫,即根據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準和疾病流行情況適時地進行復種.

計畫外疫苗(二類疫苗) :是自費疫苗.可以根據寶寶自身情況、各地區不同狀況及家長經濟狀況而定.如果選擇注射二類疫苗應在不影響一類疫苗情況下進行選擇性注射.要注意接種過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腦疫苗、脊灰糖丸)要間隔4周才能接種死疫苗(百白破、乙肝、流腦及所有二類疫苗).

Advertisiment

2.寶寶接種疫苗後的正常典型反應

反應1:局部紅、腫、熱、痛 代表疫苗:注射類疫苗

幾乎每種經注射接種的疫苗都可能引起這種局部反應.其中比較明顯的如破傷風疫苗,還可能同時伴有局部淋巴結腫大、注射部位有瘙癢感等反應.這些局部反應一般都比較輕微,大多在兩三天后自行消退,屬於接種疫苗的正常反應.

處理方法: 用清潔毛巾熱敷注射部位,可以減輕疼痛感和不適感.注意不要讓寶寶抓撓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繼發感染.如果接種疫苗部位的紅、腫、熱、痛持續性加劇,局部淋巴結明顯腫大、疼痛,說明有可能出現繼發性☆禁☆感染,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請醫生處理.

Advertisiment

反應2:發熱 代表疫苗:百白破、麻疹、流感、腦膜炎、甲肝等疫苗

這種發熱一般在接種疫苗後的24小時內出現,發熱的同時還常常伴有乏力、嗜睡、煩躁和周身不適等全身反應,少數寶寶還可能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一般寶寶的體溫都在38.5℃以下,持續1~2天.

處理方法: 如果發熱在38.5℃以下,寶寶沒有其他明顯不適,就不必進行特殊處理,讓寶寶多喝水,多休息,一般1~2天內體溫就能恢復正常.如果體溫超過38.5℃,同時還伴有較嚴重的煩躁、嘔吐等症狀,或體溫2天后持續不退並有繼續上升的趨勢,要考慮是不是在此期間寶寶又受到了其他病菌的感染,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Advertisiment

3.寶寶接種疫苗後的非正常反應

非正常的狀態,例如嚴重的過敏反應、高燒或異常的頭痛等.嚴重的過敏反應對於任何疫苗都很罕見,如果發生,它會在疫苗接種後幾分鐘到幾小時內出現.症狀包括:呼吸困難、聲音嘶啞、哮喘、蕁麻疹、疼痛、虛弱、心跳加速或眩暈.如果出現高燒或癲癇,會在接種後1-2周內出現.

處理方法: 立即聯繫醫生或將寶寶送往醫院;告訴醫生發生的情況,在哪天什麼時間發生的,疫苗是什麼時間接種的.

4.如何正確保存疫苗

距使用時間較短者(1-2天)置於2-15℃陰暗、乾燥的環境,如地窖、冰箱冷藏室;量少者也可保存于盛有冰塊的廣口冷藏瓶中.需要較長時間保存者,弱毒苗保存於冰箱冷凍室(0℃以下)凍結保存,滅活苗保存於冰箱冷藏室.注意防止過期.為了保證各種疫苗都能發揮最佳功效,美國CDC公佈了關於疫苗保存溫度的指南.該指南指出,除減毒活疫苗和水痘疫苗應冷凍保存且應避免反復凍融外,絕大多數疫苗應保存在2~8℃,而不應冷凍保存.疫苗保存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其效力不可逆地降低.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