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能開發的重點是什麼

Q:潛能開發的重點是什麼?

我的女兒1 歲半, 最近經常接到一些早教班的招生電話, 給我帶來一些困擾。 請問專家:潛能開發是否有科學根據?智力開發的重點是什麼?

A:定的程度上, 通過練習孩子能夠掌握更多的技能;通過重複, 孩子能夠記住更多的知識。

這都會為他搭建自己的知識結構產生影響, 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是我們很難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人的智商水準。

智力本身有很強的遺傳成分, 外在干預是很難改變孩子的遺傳潛質的。 我們可以做的, 是給孩子提供一個適宜的環境, 讓他的遺傳潛質得以展現。

Advertisiment
怎麼做到?說起來, 也簡單:就是給孩子提供合理的營養、充足的睡眠和適度的刺激。 所以, 也有人說, 3 歲以前智力開發的重點是吃、睡、玩。

吃 合理的營養是保證大腦發育的必要條件。 沒有了這個基礎, 智慧的發展當然會受到限制。

睡 充足的睡眠除了是保證孩子生長發育所必須的條件以外, 孩子的神經系統還要在睡眠中加工、整理他白天所接受的資訊。 沒有這個整理過程, 很多東西都不能作為長期的資訊而存儲下來。

玩 玩是孩子探索世界最重要的方式。 在玩中, 孩子投入了他的專注、情緒、所有感覺, 這些都在幫他在一種積極的情緒狀態下認識世界。

從大腦重量增長的角度來說, 3歲以前增長得比較快,

Advertisiment
3 歲以後相對緩慢一些。 因此, 很多人認為3 歲以前是孩子智力開發非常關鍵的時期。 但是, 針對不同的孩子, 我們要做的事情會有很大的不同。

有出生缺陷的孩子 在3 歲以前, 孩子的大腦處於快速增長的狀態。 因此, 對於一些有一定出生缺陷的孩子來說, 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時期, 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 説明孩子在大腦部分功能定型之前建立起新的連接。 也就是讓神經系統的代償功能最大化地發揮作用, 為孩子有更多的方式去認識世界, 去實現生活的夢想打下基礎。

正常的孩子 適度豐富的環境也有利於神經系統之間建立起多樣的聯繫, 這會讓孩子的反應更加靈活。 因此, 要讓孩子有機會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 最好是主動運動,

Advertisiment
而不是被動地接受資訊。

孩子在主動運動中, 他才能整合來自各個感覺通道的資訊, 把這些資訊和四肢的運動效果聯繫起來, 這對小嬰兒來說就是智慧的增長。 而被動接受資訊, 往往缺少這種聯繫。 而且如果孩子過早養成被動接受資訊的習慣, 未來有可能缺乏學習的動力, 找不到生活的目標。

3歲以後, 孩子的學習能力會增強很多, 因為他的理解力增強, 他會迅速從環境中獲取很多知識, 他也會迅速地從各項運動中獲得體能和技能, 這些都會增強他今後的生存能力。

我們要做的, 是讓孩子成為一個積極、主動的知識探尋者, 而不是把他培養成一個被動的資訊接收者。 雖然在短時間內可能看到的效果是,

Advertisiment
被動接收類型的孩子知識量大, 但是從長期發展來看, 這樣的孩子對資訊的分析和加工能力都相對較弱, 創造新事物的欲望也偏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