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母乳不夠、太稀?還有品質不好?遭受質疑時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很典型, 很多新手媽媽都會遭遇到。 現在讓我們把問題拆分開來一一梳理:

1母乳確實有稀有稠

母乳是為寶寶量身定制的最佳食物, 母乳中含有乳糖、蛋白質、脂肪、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 這些營養成分根據嬰兒的需求均衡配置, 並能隨泌乳的階段動態變化。 乳汁中的白色主要來自脂肪, 在哺乳的過程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 乳汁的成分會發生變化, 哺乳剛開始時乳汁中含有脂肪含量少, 看起來稀薄, 而哺乳末期脂肪含量則增加, 看起來就更稠一些。 其實脂肪含量增高是嬰兒停止進食的一個『『安全信號』』,

Advertisiment
媽媽們可以這樣理解, 前奶比較稀, 主要給寶寶解渴, 而後奶越來越稠, 會提示寶寶吃飽了要停下來。

前奶、後奶對比見下圖

2母乳過稀、品質不好是個偽命題

除了前面說的脂肪含量外, 母乳的成分相對穩定, 受母親的飲食和營養狀態影響並不大。 有研究表明, 非洲貧困地區處於饑荒狀態下的哺乳期婦女的乳汁的營養成分和營養狀況正常的哺乳期婦女並沒有明顯差別, 都含有足夠寶寶所需的營養, 這是人類千百萬年進化出的一種保護機制, 優先保障嬰兒的營養供給。 所以說, 我們營養狀況正常的母親, 都能分泌足夠的乳汁餵養好自己的孩子, 不存在母乳品質不好的問題。

3評估孩子的營養狀況最重要的指標是生長速度

Advertisiment

三個月大的孩子, 大約每月長2斤, 也就是說出生3kg的孩子到現在約6kg, 體重剛好翻番, 這符合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普遍生長規律, 這怎麼能叫長的不多呢?應該是長得剛剛好才對。

4『被婆婆說崩潰』才是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孩子和媽媽的乳汁都很好, 現在最需要解決的是『被婆婆說崩潰』的問題。

家人關心孩子, 擔心孩子吃不飽是常態, 特別是婆婆說起常常會給新手媽媽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這時就需要媽媽堅定信心, 用科學育兒知識武裝自己, 和家人好好溝通, 分享自己掌握的母乳餵養知識, 達成一致, 共同照顧好寶寶。

附上如何判斷寶寶吃飽了的小貼士, 供參考。

寶寶每天有6-8片打濕的尿布

寶寶的體重增加滿意

Advertisiment

餵養時寶寶可以進行有力的吸吮

餵養後媽媽乳☆禁☆房漲滿感消失

兩次母乳餵養之間, 寶寶可以愉快的玩耍或安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