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智力、學習-2-3歲的兒童語言發展(4)

cherry_qin_1977:

緊急求助!

兒子22個月了, 身體健康, 發育良好, 也比較聰明, 但是在與人交往上存在一些問題, 我很擔心。

1、呼喚他名字的時候, 常常不理會, 無反應, 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

2、還不會說話(聽力絕對沒有問題), 但能無意識地說"爸爸、媽媽、婆婆、爺爺、車車、我不"等詞語, 用動作而不是用語言與人溝通, 有時會自言自語地說一些大人聽不懂的話。

3、喜歡看電視廣告。

4、沒有興趣跟小朋友一起玩。

5、偶爾會不明原因地笑或哭。

6、脾氣倔強。

但是, 與此同時孩子也有一些比較良好的表現:

1、有時會主動親近家長, 會主動要求家長抱他。

Advertisiment

2、雖然不害怕陌生人, 但有時也會因為有自己最依戀的人在場, 而拒絕與其他人接觸。

3、會按照大人的要求跟人做"再見"、"親親"、"恭喜"等動作。

4、模仿能力較強、適應能力強。

5、喜歡各種玩具, 包括汽車、皮球、金箍棒、圖書、沙灘捅, 也喜歡玩掃把、電話等東西。

6、有時喜歡跟大人一起玩, 比如蕩秋千、藏貓貓, 會逗小狗玩, 如果小狗不理他, 會做一些動作或發出一些聲音來引起小狗的注意。

7、能配合大人洗澡、洗頭、穿衣服。

8、能聽懂大人的話。

9、會捉弄大人或逗大人玩兒。

請問, 我兒子是不是得了孤獨症?我該怎麼辦?

pl_pingli:

別緊張, 孩子很正常, 一定不會是孤獨症!

1。 這麼大孩子有時是不理人的, 因為他在專心自己玩兒。

2.能用動作跟大人溝通就沒問題, 說爸爸媽媽等詞發音清楚聽力一般也不會有問題,

Advertisiment
能自言自語更是好現象, 是孩子在練說話呢。

3.所有的孩子都愛看廣告, 因為圖畫色彩豐富、會動會唱。

4.非常正常, 這麼大的孩子通常還不會跟小朋友交往。

良好的表現更是逐一證明孩子沒事兒。

我兒子24個月, 也曾由醫生擔心過他有孤獨症傾向, 但我一直認定他不是。 前一陣子醫生說他語言發育遲緩, 讓我好一陣急, 現在還不是咕嚕咕嚕開口說了。

我乃賢妻良母:

不知道對不對, 反正我沒聽育兒書和專家的建議, 我從不給女兒講故事。

我讀書給她聽。

任何朝代、任何國度, 書上的語言一定是語言中的精華。

兩件事"刺激"了我:

一、我曾給一個人稱"偉人"的人當小秘。 他口才出眾, 思維敏捷,

Advertisiment
又有深度, 從不用講稿, 我一直很佩服他。 他一開會, 大小媒體都來報導, 他的講話常以"**會議上的講話"為題發表在報刊上。 按說, 把他的講話錄音整理成"**會議上的講話"應該是輕鬆的事吧?實則不然。 我都可以用"不堪回首"這個詞了。 那段日子, 苦啊!他講的時候倒不覺得, 可是完全按照錄音而記錄下來的文字, 問題就大了, 隨處可見的語氣詞、倒裝句、重複的表述、不精確的用詞......每段話都得反復修改斟酌半天, 還不能重寫, 要符合他的風格, 並且要"口語化"。

二、有位元哈佛畢業生, 語言功夫真正是"爐火純青", 真正是"出口成章"。 她的思維好象是特殊材料製成的, 嘿嘿:-)沒有多餘的虛詞, 沒有因思考而引起的短暫停頓, 轉折、關聯、承前啟後、輕重緩急,

Advertisiment
嘖嘖, 那叫一個字------完美!她的言談錄音其實就是一篇篇的美文。 我沒見過第二個象她那樣的。

我沒有那個哈佛畢業生的語言功夫, 所以我從不給女兒講故事, 我讀書給她聽。

以前愛聽田連元、袁闊成說書, 他們是有講稿的。

重要的演講比賽, 演講者一般都有講稿。

why?書面語言是語言中的精華唄。

我乃賢妻良母:

張教授,我讀了三年來所有關於語言發展方面的精品帖

張教授, 我讀了三年來所有關於語言發展方面的精品帖, 您說"我們一般把語言分為口語和書面語言", 又說"存在一種中間狀態的語言, 這就是視聽讀物"。 您如何劃分"口語"和"書面語言"?在我看來, 精華的"口語"就是"書面語言";"視聽讀物"當然也是口語的精華。

Advertisiment

您說"口語是書面語言的基礎, 所以我們不贊成孩子在還不會說話時就識字, 或兒童在口語形成時期就學習書面語言。 "

關於識字, 我沒聽您的話, 依然用doman的方法, 效果奇佳。 我女兒一般自己學, 拿一張卡片, 念一張, 念完, 就用卡上的詞造個句, 然後進行下一張。 第一次出現的新詞, 她不會念, 就跑來問我。 她第一次造句, 大概是25個月大的時候。 她到25個月, 才會說"話", 這之前只會說"詞"。 她一會說話, 就能說介詞、代詞、形容詞、動詞、表時間的詞、數量詞, 能描述大小、顏色、觸覺、感覺, 能說出一天從早到晚互不關聯但有時間先後順序的活動安排。 她的詞彙量大概有四五千個。

您不贊成"兒童在口語形成時期就學習書面語言", 也不贊成小兒背唐詩或三字經。 您認為語言能力達到何種程度,學習唐詩或"幼學瓊林"等舊時啟蒙讀物最好?臺灣派不但贊成"背",還要求一字一句給孩子講解。您以前有個評論"臺灣派"的帖子,我想再看看,卻沒找著。

您說"根據孩子語言發展的狀況,故事一定要選的簡單,有趣,孩子容易明白。對2-3歲左右的孩子講故事,不能照著書念,媽媽要把故事講得很有情景,讓孩子感到是身臨其境。具有想像力與動作感。要把故事講好,實際上是根據故事的情節進行一次表演上的再創作。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不要讓孩子複述,而是要孩子根據他的理解和想像去講,也是一次創作。"

我從來沒有給女兒講過故事,我沒有講故事的本領,我都是照書念。她還不會說話時,就很喜歡聽書,邊聽邊演,有時她去拿自己的玩具當道具,象表演默劇。

她會說話後,就整本整本地背出了我以前給她念過的書,而且能根據當時當地的情境改編活用。我沒讓她自己講故事過。

關於唐詩,我本不想讓她這麼早就背的,我希望她首先學習"精華的口語",即我理解的"書面語言"。但她硬要學唐詩,聽上三四遍就會背。她聽我讀白話兒童讀物也是聽三四遍就會背。我想,與其整本整本地背白話的兒童讀物,還不如背唐詩呢,所以,我找了個折中的辦法,現在是每讀一本兒童讀物,就讀一本唐詩。我不贊成一字一句講解詩詞,從沒給她講解過。我認為到時候,她自然就明白意思了。今天給她讀了一本新詩集,裡面有首"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她聽後,說:"他要死了,他不能'幾人回'。"看來,她還是能明白一點意思的。她在幾個月前,有了"死"的概念,以後再向您彙報。

她的聽書時間,僅安排在每晚睡前,一般是白話(中文或英文)和詩(絕句、律詩、樂府、古詩)各讀一本,讀完就睡。她要求一共讀四本,沒被採納。她白天的大部分時間要在陽光下瘋跑活動做遊戲,吃飯和拉臭臭時看書的惡習已經改掉好幾個月了,她白天也利用點滴時間自己看點書,聽書時間就晚上那麼點。白話和詩各一本的安排,您認為是否恰當或有效?

看到您給事事兒媽的帖,很幽默,善意的諷刺:"首先對你教育孩子的心血和努力表示敬意。你的方法肯定有效。因為孩子是在識別一種符號,而不是在學習語言。通過你的努力,孩子可能會識別很多符號(字),也不排除孩子認識了很多符號後,能把它轉變成書面語言。但這對培養和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的意義並不大。。。。。。所以我認為你把精力更多的放到對孩子的有效教育上。"

在識字問題上我沒聽您的,是因為我看到了喜人的成果。

上面的幾個問題,真誠地盼您賜教。

謝謝!

您認為語言能力達到何種程度,學習唐詩或"幼學瓊林"等舊時啟蒙讀物最好?臺灣派不但贊成"背",還要求一字一句給孩子講解。您以前有個評論"臺灣派"的帖子,我想再看看,卻沒找著。

您說"根據孩子語言發展的狀況,故事一定要選的簡單,有趣,孩子容易明白。對2-3歲左右的孩子講故事,不能照著書念,媽媽要把故事講得很有情景,讓孩子感到是身臨其境。具有想像力與動作感。要把故事講好,實際上是根據故事的情節進行一次表演上的再創作。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不要讓孩子複述,而是要孩子根據他的理解和想像去講,也是一次創作。"

我從來沒有給女兒講過故事,我沒有講故事的本領,我都是照書念。她還不會說話時,就很喜歡聽書,邊聽邊演,有時她去拿自己的玩具當道具,象表演默劇。

她會說話後,就整本整本地背出了我以前給她念過的書,而且能根據當時當地的情境改編活用。我沒讓她自己講故事過。

關於唐詩,我本不想讓她這麼早就背的,我希望她首先學習"精華的口語",即我理解的"書面語言"。但她硬要學唐詩,聽上三四遍就會背。她聽我讀白話兒童讀物也是聽三四遍就會背。我想,與其整本整本地背白話的兒童讀物,還不如背唐詩呢,所以,我找了個折中的辦法,現在是每讀一本兒童讀物,就讀一本唐詩。我不贊成一字一句講解詩詞,從沒給她講解過。我認為到時候,她自然就明白意思了。今天給她讀了一本新詩集,裡面有首"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她聽後,說:"他要死了,他不能'幾人回'。"看來,她還是能明白一點意思的。她在幾個月前,有了"死"的概念,以後再向您彙報。

她的聽書時間,僅安排在每晚睡前,一般是白話(中文或英文)和詩(絕句、律詩、樂府、古詩)各讀一本,讀完就睡。她要求一共讀四本,沒被採納。她白天的大部分時間要在陽光下瘋跑活動做遊戲,吃飯和拉臭臭時看書的惡習已經改掉好幾個月了,她白天也利用點滴時間自己看點書,聽書時間就晚上那麼點。白話和詩各一本的安排,您認為是否恰當或有效?

看到您給事事兒媽的帖,很幽默,善意的諷刺:"首先對你教育孩子的心血和努力表示敬意。你的方法肯定有效。因為孩子是在識別一種符號,而不是在學習語言。通過你的努力,孩子可能會識別很多符號(字),也不排除孩子認識了很多符號後,能把它轉變成書面語言。但這對培養和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的意義並不大。。。。。。所以我認為你把精力更多的放到對孩子的有效教育上。"

在識字問題上我沒聽您的,是因為我看到了喜人的成果。

上面的幾個問題,真誠地盼您賜教。

謝謝!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