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斷奶後的幼兒膳食營養需要

斷奶後的幼兒膳食營養需要人體所需要的主要營養素有主要三類:①產生和提供熱量的能源物質。 能產熱量的物質是含糖類(或稱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食品;②水;③氧。 為了保證人體細胞修補和更新的需要, 還要供給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脂肪、糖類等, 這對嬰幼兒尤為重要。 人每分鐘大約有10億細胞要更新, 若沒有充足的營養素供給, 機體將出現消耗大於補充的現象, 人很快就會消瘦下去。

幼兒膳食營養需要量:(1)熱能幼兒為保證正常體溫, 維持肌張力、血液迴圈、呼吸、消化、排泄, 乃至啼哭等的需要,

Advertisiment
都要消耗熱能。 好像機器需要補充燃料一樣。 1歲幼兒每日需熱量1100千卡, 2歲幼兒每日需熱量1200千卡, 3歲幼兒每日需熱量1200至1400千卡。 人體產熱物質主要是從分解氧化糖類、蛋白質、脂肪產生。 其中由糖類提供熱量應占50%至60%, 脂肪供熱應占30%至35%, 蛋白質供熱應占10%至15%。 (2)蛋白質有許多研究資料顯示, 蛋白質的供給量與幼兒身長和體重發育成正相關。 即優質蛋白質供給充足時, 身長、體重都能正常發育。 蛋白質包括動物蛋白質(肉、奶、蛋)和植物蛋白質(豆類、穀類)。 蛋白質中的基本營養成分叫氨基酸, 自然界約存在20多種氨基酸, 在人體內能合成的有12種, 還有8種不能合成, 必須從食物中攝入。 而對小兒來說有10種氨基酸必須由食物供給, 它們是:亮氨酸、異亮氨酸、賴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纈氨酸、精氨酸以及組氨酸。
Advertisiment
這些不能在體內合成的氨基酸叫“必需氨基酸”, 凡含必需氨基酸多的蛋白質叫“優質蛋白質”。 顯然動物蛋白質所含氨基酸的比例比植物蛋白質更合乎人體需要。 但動物蛋白質也不能完全包括了全部所需的必需氨基酸, 所以營養學家建議要動物、植物食品混合食用, 以便互相補充氨基酸的不足, 在營養學上叫“互補作用”。

1歲幼兒每日需蛋白質40克, 2歲幼兒每日需40克, 3歲幼兒需40至45克。 其中20克以上應由動物性蛋白質供給, 同時要保證1至2歲幼兒牛奶500至600毫升, 2歲至3歲飲250至500毫升牛奶。 對幼兒來說, 能提供蛋白質的食物是糧食、肉、魚、禽蛋、大豆, 其次是牛奶、動物血以及堅果核仁。

Advertisiment
為了訓練幼兒咀嚼能力, 應提倡糧、薯、豆混食, 動植食物混食, 達到“雜食互補”的效果。 (3)脂肪脂肪是油與脂的總稱。 凡在室溫20℃為液體的稱為油, 在室溫下呈固體的稱為脂。 脂肪在化學結構上分為兩類, 即中性脂肪和類脂。

我們日常食用的動物脂肪和植物油叫“中性脂肪”;各種禽蛋黃中的脂肪是類脂。 中性脂肪又稱甘油三酯。 幼兒膳食中應有一定量的脂肪, 這對幼兒正常生長發育有重要意義:①脂肪是人體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 在體內以多種形式存在, 主要存在于皮下、內臟周圍, 起潤滑和保護機體組織的作用;②脂肪要分解為脂肪酸後才被腸道吸收。

人們對脂肪酸的研究中發現, 有的脂肪酸分子結構中含有“雙鍵”,

Advertisiment
有的不含雙鍵, 人們把含雙鍵的脂肪酸叫不飽和脂肪酸, 把不含雙鍵的叫飽和脂肪酸。 大多數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 如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葵花子油含量較多, 而動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很低。 奶油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亦低, 但含有維生素A、D, 溶點低, 易於消化, 小兒可以食用。 脂肪中所含不飽和脂肪酸有油酸、亞油酸、亞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等。 但有的不飽和脂肪人體可以合成, 有不能合成。

人體不能合成的叫“必需脂肪酸”, 目前已知的必需脂肪酸有亞油酸和花生四烯酸。 這種不飽和脂肪酸是大腦和神經以及皮膚所不可缺少的, 如果缺乏會影響腦的發育, 皮膚易被細菌感染。 例如嬰幼兒常見的濕疹樣皮炎、皮膚乾燥、脫屑等,

Advertisiment
多是缺乏必需脂肪酸的典型表現, 如用含亞油酸的植物油直接塗擦濕疹處, 或配合口服維生素、維生素E, 促進不飽和脂肪酸的吸收, 對濕疹有很好的療效。 幼兒每日需脂肪40至50克。 脂肪不可攝入過多, 凡在一歲內即開始攝入過多脂肪者, 大多數到成年時易患肥胖病。

(4)碳水化合物又叫糖類, 主要包括日常食用的穀物、澱粉、薯類以及蔗糖、蜂蜜等。 碳水化合物被人體消化吸收後, 產生熱能供人體生理需要。 碳水化合物在胃腸中要分解為葡萄糖才可被人吸收。 平時所說的血糖主要指從消化道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 幼兒每日需碳水化合物170至180克。

(6)維生素維生素是生命活動所必不可少的, 人體需要量甚微,自身不能合成,只能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在人體內參與構成酶和激素,是維持人的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所以早先人們把維生素叫做“生命胺”。有些維生素可溶解在水裡,稱為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 1、B2、B6、維生素C 等;有些維生素不溶于水只溶於油脂中,稱為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E 和維生素A、D 等。如維生素供給不足,可引起維生素缺乏病。常用維生素有以下幾種:維生素A 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如肝、乳製品、蛋黃、魚肝油;植物性食物如胡蘿蔔、玉米,綠色蔬菜中含有胡蘿蔔素,胡蘿蔔素在小腸中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 主要是促進生長發育以及維持皮膚及視覺功能,如果缺乏會引起夜盲病 、乾眼症以及呼吸道感染。魚肝油中除含維生素A 外,還含有維生素D,它可促進鈣的吸收,增加鈣磷在骨中的儲存。2歲以前的嬰幼兒要服魚肝油,3歲以後只要飲食正常,可以停服魚肝油。維生素B 族包括B 1、B2、B12、B6、葉酸等,常用的水溶性維生素C 均廣泛存在於新鮮綠色蔬菜、麥麩、米糠、酵母中,易溶于水,遇光及高溫易被破壞,B12以肝中含量豐富。這些維生素化學結構不同,但溶解性相似,在體內主要參與各種生理活性物質(酶)的合成,並在物質代謝中起重要作用。它們的需要量很微,但不可缺乏,如B 1缺乏會引起食欲不振、下肢浮腫以及神經炎;B2缺乏會引起口角炎、舌炎、陰囊炎;B12和葉酸缺乏會引起貧血;維生素C 缺乏會引起皮下出血,尤其易患感冒。

(7)水是人體細胞組成的重要成分,是人不可缺少的。沒有水人只能活7天左右。水占幼兒體重的65%。水是血液的主要成分,營養素通過血液迴圈帶到全身各組織細胞,並將代謝產生的毒素送到腎臟,並排出體外。人體通過出汗調節體溫。如果缺水,人將感到口渴尿少、疲乏,人體內的一切生理活動將發生嚴重障礙,如果缺水15%就會導致死亡。幼兒新陳代謝旺盛,需水量較多。正常1歲幼兒每日每千克體重需水150毫升,3歲每日每千克體重需水110毫升。

(8)氧作為營養素有它重要的作用,如果缺氧,我們會在數分鐘內死亡。就是在營養學領域中,人體要燃燒糖、分解蛋白質和脂肪以產生熱量,沒有氧的參與是不能進行的。不過氧不是吃的,而是由肺吸入空氣,吸進的氧參與體內各項生理活動。

人體需要量甚微,自身不能合成,只能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在人體內參與構成酶和激素,是維持人的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所以早先人們把維生素叫做“生命胺”。有些維生素可溶解在水裡,稱為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 1、B2、B6、維生素C 等;有些維生素不溶于水只溶於油脂中,稱為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E 和維生素A、D 等。如維生素供給不足,可引起維生素缺乏病。常用維生素有以下幾種:維生素A 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如肝、乳製品、蛋黃、魚肝油;植物性食物如胡蘿蔔、玉米,綠色蔬菜中含有胡蘿蔔素,胡蘿蔔素在小腸中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 主要是促進生長發育以及維持皮膚及視覺功能,如果缺乏會引起夜盲病 、乾眼症以及呼吸道感染。魚肝油中除含維生素A 外,還含有維生素D,它可促進鈣的吸收,增加鈣磷在骨中的儲存。2歲以前的嬰幼兒要服魚肝油,3歲以後只要飲食正常,可以停服魚肝油。維生素B 族包括B 1、B2、B12、B6、葉酸等,常用的水溶性維生素C 均廣泛存在於新鮮綠色蔬菜、麥麩、米糠、酵母中,易溶于水,遇光及高溫易被破壞,B12以肝中含量豐富。這些維生素化學結構不同,但溶解性相似,在體內主要參與各種生理活性物質(酶)的合成,並在物質代謝中起重要作用。它們的需要量很微,但不可缺乏,如B 1缺乏會引起食欲不振、下肢浮腫以及神經炎;B2缺乏會引起口角炎、舌炎、陰囊炎;B12和葉酸缺乏會引起貧血;維生素C 缺乏會引起皮下出血,尤其易患感冒。

(7)水是人體細胞組成的重要成分,是人不可缺少的。沒有水人只能活7天左右。水占幼兒體重的65%。水是血液的主要成分,營養素通過血液迴圈帶到全身各組織細胞,並將代謝產生的毒素送到腎臟,並排出體外。人體通過出汗調節體溫。如果缺水,人將感到口渴尿少、疲乏,人體內的一切生理活動將發生嚴重障礙,如果缺水15%就會導致死亡。幼兒新陳代謝旺盛,需水量較多。正常1歲幼兒每日每千克體重需水150毫升,3歲每日每千克體重需水110毫升。

(8)氧作為營養素有它重要的作用,如果缺氧,我們會在數分鐘內死亡。就是在營養學領域中,人體要燃燒糖、分解蛋白質和脂肪以產生熱量,沒有氧的參與是不能進行的。不過氧不是吃的,而是由肺吸入空氣,吸進的氧參與體內各項生理活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