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黃疸治療知多少

新生兒黃疸, 是新生兒時期血清膽紅素濃度增高引起的症狀, 分生理性、病理性兩種。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比較複雜, 嚴重者還可引起核黃疸而造成神經系統後遺症。 大多數新生兒出生後2-3天出現輕重不等的黃疸, 第4-5天可加重, 10-14天自行消退, 稟賦虛弱的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 一般情況良好, 精神尚佳, 大小便正常, 且無其他臨床症狀, 一般不需要治療此稱生理性黃疸。 若黃疸於出生後24小時內即出現2-3周內不見消退, 甚至繼續加深, 或於出生後1周, 甚至數周後出現黃疸, 兼見皮膚顏色鮮明如橘皮、精神萎靡、煩躁不安、不欲吮乳、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腹脹嘔吐,

Advertisiment
舌苔黃膩、甚至出現神暈抽搐等症, 為病理性黃疸。

新生兒黃疸治療知多少

在治療黃疸的中藥方中, 功效以“茵陳”為首, 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故事:傳說華佗給一黃癆病人治病, 苦無良藥, 無法治癒。 過了一段時間, 華佗發現病人突然好了, 急忙問他吃了什麼藥?他說吃了一種綠茵茵的野草。 華佗一看是青蒿, 便到地裡採集了一些, 給其他黃癆病人試服, 但試了幾次, 均無效果。 華佗又去問已痊癒的病人吃的是幾月的蒿子, 他說三月裡的。 華佗醒悟到, 春三月陽氣上升, 百草發芽, 也許三月蒿子有藥力。

第二年春天, 華佗又採集了許多三月間的青蒿, 給黃癆病人們服用, 果然吃一個好一個,

Advertisiment
但過了三月青蒿卻又沒有功效了。 為摸清青蒿的藥性, 第三年, 華佗又把根、莖、葉進行分類試驗。 臨床實踐證明, 只有幼嫩的莖葉可以入藥治病, 並取名“茵陳”。 這就是“華佗三試青蒿草“的傳說。 他還編歌供後人借鑒:“三月茵陳四月蒿, 傳于後人切記牢。 三月茵陳治黃癆, 四月青蒿當柴燒。 ”這裡說的黃癆就是指黃疸。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治療方法

一.治療方法

中藥方

方劑1:金錢草15g, 梔子6g, 茵陳9g, 甘草3g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新生兒黃疸

方劑2:茵陳、茯苓各20g, 梔子、白術各15g, 木通5g

制用法:水煎服。 大便幹結者去除白術, 加大黃5g, 枳實5g;發熱煩躁, 舌質絳紅者, 加生地20g, 丹皮、赤芍各15g。

適應症:新生兒黃疸濕熱證

方劑3:黃連、茵陳、雲苓各10g, 黃柏、黃芩、梔子各6g

Advertisiment

制用法:研成粉, 用蜂蜜調成藥餅。 貼於肚臍, 外用熱水袋溫暖肚臍。

適應症:胎黃不退先天不足, 氣血兩虛證。

食療法

方劑1:蟬蛻0.5g, 綠豆5g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新生兒黃疸

方劑2:鮮蘑菇或番薯適量

制用法:做菜煮湯。 食用。

適應症:新生兒黃疸陰黃證

方劑3:冬瓜皮、玉米葉各3g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新生兒黃疸

二.家庭護理

1.嬰兒出生後, 即應密切觀察皮膚黃疸情況, 注意過早出現或過遲消退, 或黃疸逐漸加深, 或黃疸退後複現等情況, 以便及早考慮病理性黃疸的診斷。

2.注意觀察荒誕嬰兒的全身症候, 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難、驚剔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 以便及早發現重症嬰兒, 及早治療。

3.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肚臍部及臀部的清潔,

Advertisiment
防止破損感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