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新生兒黃疸原因 新生兒黃疸治療

導語:新生兒黃疸(別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胎黃)是指新生兒期(自胎兒娩出臍帶結紮至生後28天), 由於膽紅素(胎齡12周時, 羊水中已有膽紅素。 )在體內積聚而導致血中膽紅素水準升高而出現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 60%-80%的新生寶寶在出生後2到5天內會出現皮膚發黃的現象, 是種正常現象。 本病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Advertisiment

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區分

生理性黃疸的特點:

1.在生後2~3天起出現並逐漸加深, 在第4~6天為高峰, 第2周開始黃疸逐漸減輕。

2.黃疸有一定限度, 其顏色不會呈金黃色。 黃疸主要分佈在面部及軀幹部, 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無明顯的黃疸。 若抽血測定膽紅素, 足月兒在黃疸高峰期不超過12毫克/分升, 早產兒不超過15毫克/分升。

3.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第2週末基本上消退, 早產兒黃疸一般在第3周內消退。

4.小兒體溫正常, 食欲好,

Advertisiment
體重漸增, 大便及尿色正常。

病理性黃疸的特點:

1.黃疸出現過早:足月兒在生後24小時以內, 早產兒在48小時以內出現黃疸;

2.黃疸程度較重:血清膽紅素超過同日齡正常兒平均值, 或每日上升超過85.5μmol/L(5mg/dl);

3.黃疸進展快, 即在一天內加深很多;

4.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超過2周以上, 早產兒超過3周)或黃疸消退後又出現;

5.黃疸伴有其它臨床症狀, 或血清結合膽紅素大於25.7μmol/L(1.5mg/dl)。

新生兒黃疸原因

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最常見的症狀, 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所特有的一種現象, 由於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 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 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 易被破壞, 胎兒出生後, 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

Advertisiment
約為成人的兩倍;另一方面, 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 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等原因, 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2、母乳性黃疸

因吃母乳新生兒發生黃疸稱為母乳性黃疸, 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病理性黃疸。 少數母乳餵養的新生兒, 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 原因還不十分明瞭。 其黃疸特點是:在生理性黃疸高峰後黃疸繼續加重, 如繼續哺乳, 黃疸在高水準狀態下繼續一段時間後才緩慢下降, 如停止哺乳48小時, 黃疸明顯下降, 若再次哺乳, 黃疸又上升。 由於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 它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 致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泄, 於是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增加,

Advertisiment
出現新生兒皮膚和鞏膜的黃染。

出現母乳性黃疸後, 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 也無發燒和食欲不好的症狀。 如及時停止喂母奶, 黃疸大約在2-4天內減弱, 6-10天內全部消失。 對於母乳性黃疸, 一般不會引起神經系統的傷害。 對於母乳性黃疸也不必驚慌, 停母乳時可用牛奶暫時替代, 待黃疸好轉後可以繼續用母乳餵養。

3、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 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 以母親血型為O、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 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為A、胎兒血型為B或AB;母親血型為B、胎兒血型為A或AB較少見, 且造成的黃疸較輕。 據報導, 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病率為11。 9%。 新生兒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

Advertisiment
且逐漸加重。 早期可進行換血療法, 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輕微症狀, 只要採用光照療法即可。

4、感染性黃疸

感染性黃疸是由於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等原因, 使得肝細胞功能受損害而發生的黃疸。 病毒感染多為宮內感染, 以巨細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見, 其他感染有風疹病毒、EB病毒、弓形體等較為少見。 細菌感染以敗血症黃疸最多見。 黃疸的特點是生理性黃疸後持續不退或生理性黃疸消退後又出現持續性黃疸。

5、阻塞性黃疸

阻塞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引起的, 以先天性膽道閉鎖較為常見, 其黃疸特點是生後1-2周或3-4周又出現黃疸, 逐漸加深, 同時大便顏色逐漸變為淺黃色, 甚至呈白陶土色,這種黃疸一般B超檢查即可確診。

此外,還有藥物性黃疸。如由維生素K3、K4、新生黴素等藥物引起者。遺傳性疾病如紅細胞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缺陷、紅細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紅細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纖維病等也可引起黃疸。

新生兒黃疸預防

1.准媽媽如果曾經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

2.准媽媽如果有肝炎史或曾生病理性黃疸嬰兒者,產前宜測定血中抗體及其動態變化,並採取相應預防性服藥措施。在分娩時應加強監護,產後也應對嬰兒進行嚴密的監護,一旦出現症狀及時治療。

3.夫妻雙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親血型為O,父親血型為A、B或AB),或者母親RH血型呈陰性,應定期做有關血清學和羊水檢查,並在嚴密監護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兒溶血症的發生。

4.嬰兒出生後就應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及時瞭解黃疸的出現時間及消退時間,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瞭解黃疸的進退。

5.新生兒注意保暖,早起開奶。

6.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饑過飽,並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新生兒黃疸症狀

1、生理性黃疸

出生後2~3天出現,4~5天最顯,7~10天自然消退。一般情況好,未成熟兒黃疸可能較重,可持續2~3周。成熟兒血清膽紅質多5mg%,或出生不久即有黃疸及黃疸較重者,應視為異常,宜進一步查明原因。

2、溶血症

因母兒間ABO或RH血型不合引起。黃疸出現早且重,常伴貧血,水腫及肝脾腫大。查父母、患兒血型及母血特殊抗體和患兒膽紅質含量即可確診。

3、感染或敗血症:大都有感染病灶,伴發熱及其他中毒症狀。

4、病毒性肝炎

多在出生後1~3周緩緩起病,伴有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狀及肝功損害。

5、先天性膽管閉鎖

生後1-2周出現黃疸,進行性加重,肝臟腫大、質硬,尿色深、糞便色灰,呈陶土樣,血膽紅質(直應膽紅質)升高。

6、其它溶血性貧血

維生素K2及磺胺等藥物中毒、代謝和內分泌異常,如半乳糖血症、呆小症及先天性遺傳性高膽紅質血症等。

新生兒黃疸怎麼辦

大多數新生兒黃疸都不需要治療。如果確實需要治療新生兒黃疸,光照療法被認為是一種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光照治療是一種通過螢光燈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輔助療法。具體方法是讓寶寶脫光衣服躺在嬰兒床裡(眼睛和會陰需要遮蔽),然後在藍色的螢光燈下照射。患兒入箱前須進行皮膚清潔,禁忌在皮膚上塗粉或油類;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膚;雙眼佩戴遮光眼罩,避免光線損傷視網膜;男寶寶還要注意保護陰囊。若使用單面光療箱一般每2小時更換體位1次,可以仰臥、側臥、俯臥交替更換。俯臥照射時要有專人巡視,以免口鼻受壓而影響呼吸。

光照治療通常可以緩解新生兒黃疸,因為紫外光能把膽紅素轉變成一種更容易通過寶寶的尿液排出體外的東西。另外,還有一種治療方法就是將你的寶寶用光纖毯(毯式黃疸治療儀)包裹起來。

對於新生兒黃疸的治療,光照療法通常十分有效,但如果新生兒黃疸比較嚴重或經過光照療法後膽紅素水準仍持續升高,寶寶就需要進行換血療法。

另外,你還可以採取其他措施來幫助寶寶減退新生兒黃疸。比如,確保你的寶寶能夠吃到足夠多的母乳或配方奶,這樣就能多排便。如果你對寶寶的新生兒黃疸有任何疑問,一定要請教醫生,以確保你選擇了正確的新生兒黃疸治療方法。

新生兒黃疸正常值

醫學上取生理性黃疸的值作為新生兒黃疸正常值。

足月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12.9mg/dl(毫克/100毫升),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準低於12毫克為正常。早產兒的黃疸正常值為膽紅素低於15mg/dl(毫克/100毫升)。

新生兒黃疸治療

1、用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也分為中藥和西藥。西藥治療方法是通過供應白蛋白,糾正代謝性酸中毒,肝酶誘導劑(如苯巴比妥),靜脈使用免疫球蛋白。西藥以酶誘導素或糖皮質激素為主,中藥治療方法則主要以茵陳蒿湯為主。

2、光照療法

光照療法是一種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只要是各種原因引起的間接膽紅素上升都可以進行光療,尤其確診為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症時,適合使用光照療法。

將新生兒臥放在光療箱中。記住雙眼要用黑色眼罩保護,以免損傷視網膜;會陰、肛門部用尿布遮蓋,其餘均裸☆禁☆露。用單面藍光或雙面藍光照射,持續24--48小時(一般不超過4天),等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

3、換血療法

換血療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膽紅素,換出已致敏的紅細胞,減輕貧血。不過這種方法的實施需要一定的條件,且也會生一些不良反應,所以用時要嚴格注意掌握指證。

新生兒黃疸的護理

1、注意寶寶大便顏色

要注意寶寶大便的顏色,如果是肝臟膽道發生問題,大便會變白,但不是突然變白,而是愈來愈淡,如果再加上身體突然又黃起來,就必須帶給醫生看。這是因為在正常的情況下,肝臟處理好的膽紅素會由膽管到腸道後排泄,糞便因此帶有顏色,但當膽道閉鎖,膽紅素堆積在肝臟無法排出,則會造成肝臟受損,這時必須在寶寶兩個月內時進行手術,才使膽道暢通或另外造新的膽道來改善。

2、時刻觀察寶寶黃疸情況

黃疸是從頭開始黃,從腳開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黃,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從眼睛觀察起。如果不知如何看,專家建議可以按壓身體任何部位,只要按壓的皮膚處呈現白色就沒有關係,是黃色就要注意了。只要覺得寶寶看起來愈來愈黃,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體溫不穩、嗜睡,容易尖聲哭鬧等狀況,都要去醫院檢查。

3、多讓寶寶接觸自然光照

寶寶出院回家之後,儘量不要讓家裡太暗,窗簾不要都拉得太嚴實,白天寶寶接近窗戶旁邊的自然光,電燈開不開都沒關係,不會有什麼影響。如果在醫院時,寶寶黃疸指數超過15mg/dL,醫院會照光,讓膽紅素由於光化的反應,而使結構改變,變成不會傷害到腦部的結構而代謝。回家後繼續要照自然光的原因是,自然光裡任何波長都有,照光或多或少會有些幫助。而且家中太暗對寶寶吸收維他命D有影響,但不要讓寶寶直接曬到太陽,怕會曬傷,而且也怕紫外線帶來傷害。

4、最好勤喂母乳

如果證明是因為餵食不足所產生的黃疸,媽媽必須要勤餵食物,因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勤吸才會刺激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會愈多,千萬不要以為寶寶吃不夠或因持續黃疸,就用水或糖水補充。不知道寶寶是否餵食充足的媽媽,可以觀察尿尿的次數,一天尿6次以上,以及寶寶體重持續增加,就表示吃的份量足夠。但還是要觀察寶寶後面的情形變化,如果黃疸退了又升高就絕對有問題,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新生兒黃疸吃什麼藥

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疾病的一種,大多數的時候新生兒的黃疸是生理性的,不需要特別治療,但是也有的時候孩子的黃疸是病理性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學習新生兒黃疸怎麼治療了。

【西藥】

1、葡萄糖及鹼性溶液葡萄糖可供給患兒熱量,營養心、肝、腦等重要器官,減少代謝性酸中毒。酸中毒時,血腦屏障開放,可使膽紅素進入腦組織的量增加,尚應及時輸給鹼性溶液糾正酸中毒,預防膽紅素腦病。碳酸氫鈉劑量(mEq)=鹼剩餘×體重(kg)×0.3。

2、血漿或白蛋白供給與膽紅素聯結的白蛋白,可使游離的非結合膽紅素減少,預防膽紅素腦病。血漿25ml/次靜脈注射(100ml血漿含白蛋白3g,1g白蛋白可聯結非結合膽紅素8.5mg)或白蛋白lg/kg加25%葡萄糖10-20ml靜脈滴注,每天1-2次。

3、酶誘導劑能誘導肝細胞滑面內質網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性,降低血清非結合膽紅素。苯巴比妥尚能增加Y蛋白,促進肝細胞對膽紅素的攝取。苯巴比妥每日5-8mg/kg,尼可殺米每日100mg/kg,皆分3次口服。因需用藥2-3天才出現療效,故要及早用藥。兩藥同用可提高療效。

4、腎上腺皮質激素能阻止抗原與抗體反應,減少溶血;並有促進肝細胞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對膽紅素的結合能力。強的松每日1-2mg/kg分三次口服,或氫化考地松每日6-8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1-2mg加10%葡萄糖100-150ml靜脈滴注。疑有感染者在有效抗感染藥物控制下慎用。

【中藥】

1、消黃利沖劑茵陳9g,桅子3g,大黃3g,茅根10g,金錢草6g,茯苓6g。

2、茵陳蒿湯茵陳1.5g,梔子9g,制大黃3g,甘草1.5g。

3、三黃湯黃芩4.5g,黃連1.5g,制大黃3g。

藥物種類挺多,家長根據自己家孩子的實際需求來選擇,西藥見效快,副作用較大,中藥副作用小,但是見效慢。雖然黃疸的成因比較複雜,有生理和病理之分,但是其核心是一樣的,都是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引起的,膽紅素積聚過量會引發個嚴重的症狀,所以一旦小孩有黃疸症狀,就一定要檢查,不能掉以輕心。

相關閱讀:

新生兒的護理有哪些注意事項

新生兒最怕的是“病從臍入”

新生兒臍部護理很重要 謹防敗血症

新生兒臍帶血的作用

甚至呈白陶土色,這種黃疸一般B超檢查即可確診。

此外,還有藥物性黃疸。如由維生素K3、K4、新生黴素等藥物引起者。遺傳性疾病如紅細胞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缺陷、紅細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紅細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纖維病等也可引起黃疸。

新生兒黃疸預防

1.准媽媽如果曾經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

2.准媽媽如果有肝炎史或曾生病理性黃疸嬰兒者,產前宜測定血中抗體及其動態變化,並採取相應預防性服藥措施。在分娩時應加強監護,產後也應對嬰兒進行嚴密的監護,一旦出現症狀及時治療。

3.夫妻雙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親血型為O,父親血型為A、B或AB),或者母親RH血型呈陰性,應定期做有關血清學和羊水檢查,並在嚴密監護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兒溶血症的發生。

4.嬰兒出生後就應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及時瞭解黃疸的出現時間及消退時間,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瞭解黃疸的進退。

5.新生兒注意保暖,早起開奶。

6.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饑過飽,並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新生兒黃疸症狀

1、生理性黃疸

出生後2~3天出現,4~5天最顯,7~10天自然消退。一般情況好,未成熟兒黃疸可能較重,可持續2~3周。成熟兒血清膽紅質多5mg%,或出生不久即有黃疸及黃疸較重者,應視為異常,宜進一步查明原因。

2、溶血症

因母兒間ABO或RH血型不合引起。黃疸出現早且重,常伴貧血,水腫及肝脾腫大。查父母、患兒血型及母血特殊抗體和患兒膽紅質含量即可確診。

3、感染或敗血症:大都有感染病灶,伴發熱及其他中毒症狀。

4、病毒性肝炎

多在出生後1~3周緩緩起病,伴有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狀及肝功損害。

5、先天性膽管閉鎖

生後1-2周出現黃疸,進行性加重,肝臟腫大、質硬,尿色深、糞便色灰,呈陶土樣,血膽紅質(直應膽紅質)升高。

6、其它溶血性貧血

維生素K2及磺胺等藥物中毒、代謝和內分泌異常,如半乳糖血症、呆小症及先天性遺傳性高膽紅質血症等。

新生兒黃疸怎麼辦

大多數新生兒黃疸都不需要治療。如果確實需要治療新生兒黃疸,光照療法被認為是一種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光照治療是一種通過螢光燈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輔助療法。具體方法是讓寶寶脫光衣服躺在嬰兒床裡(眼睛和會陰需要遮蔽),然後在藍色的螢光燈下照射。患兒入箱前須進行皮膚清潔,禁忌在皮膚上塗粉或油類;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膚;雙眼佩戴遮光眼罩,避免光線損傷視網膜;男寶寶還要注意保護陰囊。若使用單面光療箱一般每2小時更換體位1次,可以仰臥、側臥、俯臥交替更換。俯臥照射時要有專人巡視,以免口鼻受壓而影響呼吸。

光照治療通常可以緩解新生兒黃疸,因為紫外光能把膽紅素轉變成一種更容易通過寶寶的尿液排出體外的東西。另外,還有一種治療方法就是將你的寶寶用光纖毯(毯式黃疸治療儀)包裹起來。

對於新生兒黃疸的治療,光照療法通常十分有效,但如果新生兒黃疸比較嚴重或經過光照療法後膽紅素水準仍持續升高,寶寶就需要進行換血療法。

另外,你還可以採取其他措施來幫助寶寶減退新生兒黃疸。比如,確保你的寶寶能夠吃到足夠多的母乳或配方奶,這樣就能多排便。如果你對寶寶的新生兒黃疸有任何疑問,一定要請教醫生,以確保你選擇了正確的新生兒黃疸治療方法。

新生兒黃疸正常值

醫學上取生理性黃疸的值作為新生兒黃疸正常值。

足月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12.9mg/dl(毫克/100毫升),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準低於12毫克為正常。早產兒的黃疸正常值為膽紅素低於15mg/dl(毫克/100毫升)。

新生兒黃疸治療

1、用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也分為中藥和西藥。西藥治療方法是通過供應白蛋白,糾正代謝性酸中毒,肝酶誘導劑(如苯巴比妥),靜脈使用免疫球蛋白。西藥以酶誘導素或糖皮質激素為主,中藥治療方法則主要以茵陳蒿湯為主。

2、光照療法

光照療法是一種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只要是各種原因引起的間接膽紅素上升都可以進行光療,尤其確診為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症時,適合使用光照療法。

將新生兒臥放在光療箱中。記住雙眼要用黑色眼罩保護,以免損傷視網膜;會陰、肛門部用尿布遮蓋,其餘均裸☆禁☆露。用單面藍光或雙面藍光照射,持續24--48小時(一般不超過4天),等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

3、換血療法

換血療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膽紅素,換出已致敏的紅細胞,減輕貧血。不過這種方法的實施需要一定的條件,且也會生一些不良反應,所以用時要嚴格注意掌握指證。

新生兒黃疸的護理

1、注意寶寶大便顏色

要注意寶寶大便的顏色,如果是肝臟膽道發生問題,大便會變白,但不是突然變白,而是愈來愈淡,如果再加上身體突然又黃起來,就必須帶給醫生看。這是因為在正常的情況下,肝臟處理好的膽紅素會由膽管到腸道後排泄,糞便因此帶有顏色,但當膽道閉鎖,膽紅素堆積在肝臟無法排出,則會造成肝臟受損,這時必須在寶寶兩個月內時進行手術,才使膽道暢通或另外造新的膽道來改善。

2、時刻觀察寶寶黃疸情況

黃疸是從頭開始黃,從腳開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黃,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從眼睛觀察起。如果不知如何看,專家建議可以按壓身體任何部位,只要按壓的皮膚處呈現白色就沒有關係,是黃色就要注意了。只要覺得寶寶看起來愈來愈黃,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體溫不穩、嗜睡,容易尖聲哭鬧等狀況,都要去醫院檢查。

3、多讓寶寶接觸自然光照

寶寶出院回家之後,儘量不要讓家裡太暗,窗簾不要都拉得太嚴實,白天寶寶接近窗戶旁邊的自然光,電燈開不開都沒關係,不會有什麼影響。如果在醫院時,寶寶黃疸指數超過15mg/dL,醫院會照光,讓膽紅素由於光化的反應,而使結構改變,變成不會傷害到腦部的結構而代謝。回家後繼續要照自然光的原因是,自然光裡任何波長都有,照光或多或少會有些幫助。而且家中太暗對寶寶吸收維他命D有影響,但不要讓寶寶直接曬到太陽,怕會曬傷,而且也怕紫外線帶來傷害。

4、最好勤喂母乳

如果證明是因為餵食不足所產生的黃疸,媽媽必須要勤餵食物,因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勤吸才會刺激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會愈多,千萬不要以為寶寶吃不夠或因持續黃疸,就用水或糖水補充。不知道寶寶是否餵食充足的媽媽,可以觀察尿尿的次數,一天尿6次以上,以及寶寶體重持續增加,就表示吃的份量足夠。但還是要觀察寶寶後面的情形變化,如果黃疸退了又升高就絕對有問題,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新生兒黃疸吃什麼藥

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疾病的一種,大多數的時候新生兒的黃疸是生理性的,不需要特別治療,但是也有的時候孩子的黃疸是病理性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學習新生兒黃疸怎麼治療了。

【西藥】

1、葡萄糖及鹼性溶液葡萄糖可供給患兒熱量,營養心、肝、腦等重要器官,減少代謝性酸中毒。酸中毒時,血腦屏障開放,可使膽紅素進入腦組織的量增加,尚應及時輸給鹼性溶液糾正酸中毒,預防膽紅素腦病。碳酸氫鈉劑量(mEq)=鹼剩餘×體重(kg)×0.3。

2、血漿或白蛋白供給與膽紅素聯結的白蛋白,可使游離的非結合膽紅素減少,預防膽紅素腦病。血漿25ml/次靜脈注射(100ml血漿含白蛋白3g,1g白蛋白可聯結非結合膽紅素8.5mg)或白蛋白lg/kg加25%葡萄糖10-20ml靜脈滴注,每天1-2次。

3、酶誘導劑能誘導肝細胞滑面內質網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性,降低血清非結合膽紅素。苯巴比妥尚能增加Y蛋白,促進肝細胞對膽紅素的攝取。苯巴比妥每日5-8mg/kg,尼可殺米每日100mg/kg,皆分3次口服。因需用藥2-3天才出現療效,故要及早用藥。兩藥同用可提高療效。

4、腎上腺皮質激素能阻止抗原與抗體反應,減少溶血;並有促進肝細胞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對膽紅素的結合能力。強的松每日1-2mg/kg分三次口服,或氫化考地松每日6-8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1-2mg加10%葡萄糖100-150ml靜脈滴注。疑有感染者在有效抗感染藥物控制下慎用。

【中藥】

1、消黃利沖劑茵陳9g,桅子3g,大黃3g,茅根10g,金錢草6g,茯苓6g。

2、茵陳蒿湯茵陳1.5g,梔子9g,制大黃3g,甘草1.5g。

3、三黃湯黃芩4.5g,黃連1.5g,制大黃3g。

藥物種類挺多,家長根據自己家孩子的實際需求來選擇,西藥見效快,副作用較大,中藥副作用小,但是見效慢。雖然黃疸的成因比較複雜,有生理和病理之分,但是其核心是一樣的,都是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引起的,膽紅素積聚過量會引發個嚴重的症狀,所以一旦小孩有黃疸症狀,就一定要檢查,不能掉以輕心。

相關閱讀:

新生兒的護理有哪些注意事項

新生兒最怕的是“病從臍入”

新生兒臍部護理很重要 謹防敗血症

新生兒臍帶血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新生兒黃疸什麼情況需要治療?

    新生兒黃疸一旦出現過早、過高,或者消退過晚,應該考慮病理性黃疸的可能,需及時到醫院就診。 [詳細答案]

  • 3回答

    新生兒黃疸可以曬太陽來治療嗎?

    一般來說生理性的黃疸是可以通過曬太陽來改善的,但是病理性的黃疸是需要住院治療的,而且病理性黃疸的類型還是挺多的,所以一定要入院治療看看孩子到底是什麼類型的黃疸,然後再對症治療,不能盲目的認為就是通過... [詳細答案]

  • 1回答

    新生兒黃疸嚴重嗎?需要治療嗎?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中一種很常見的疾病,臨床上有60%的足月產寶寶在出生後一周內會出現黃疸,80%的早產兒會在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新生兒黃疸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肝臟功能發育不完善,膽紅素代謝異常,... [詳細答案]

  • 1回答

    新生兒黃疸應該怎麼對症治療最好?

    一般來說,如果是新生兒黃疸的情況,是包括新生兒血膽紅素增高的一系列疾病。以鞏膜、皮膚黃染為特徵,又稱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如果治療的話,是可以用退黃治療,是需要針對原發病治療,其次是建議平時可以抱孩子... [詳細答案]

  • 1回答

    新生兒黃疸原因有哪幾個方面?

    您好,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準升高,而出現於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徵的病症。常見的病因有:1、膽紅素生成過多:如紅細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紅細胞酶缺陷、紅細...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