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多抱還是多躺好_抱新生兒的正確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新生兒多抱還是多躺好?當寶寶剛來到媽媽身邊的時候, 初為人母的你是否不知道怎麼抱起寶寶, 新生兒多抱還是多躺好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

Advertisiment

正方

幫他換種姿勢

磊磊從剛出生開始, 只要睡醒了, 我就抱著他。 我覺得小寶寶一天到晚躺在床上睡覺, 又不會翻身, 一個姿勢睡那麼長時間, 大人都會不舒服。 醒了就抱抱他, 也是幫他換個姿勢, 舒松一下筋骨。 而且, 在媽媽的懷裡, 寶寶感覺最溫暖、最安全, 對寶寶的身心有好處。 磊磊現在1歲2個月了, 健康、開朗、聰明、樂觀, 是我的驕傲。

珍惜肌膚交流的時間

小寶寶怕孤獨, 渴望溫暖, 多抱他等於多愛他, 抱得多的孩子一般性格都比較開朗。 我不認同抱多了大人太累、會造成孩子依賴感強的說法, 我覺得這是大人自私的表現。 人一生能有幾年可以被人抱?為什麼不好好珍惜這段能和寶寶肌膚交流的時間呢?

Advertisiment

反方

不利於骨骼生長

我覺得3個月以內的寶寶最好多讓他平躺著。 因為這麼小的孩子骨骼很柔軟, 經常抱著, 脊椎總是呈彎曲形狀, 時間久了對孩子的骨骼生長不利。 而且, 3個月以內的寶寶頭部相對較大, 頸椎很難支撐頭部的重量。 如果讓寶寶平躺在床上, 既可以使他身體放平, 也減輕了頸部的負擔。 我認為, 和寶寶進行情感交流並不一定非要抱著, 在他身邊溫柔地和他說話, 輕輕地撫摸他, 同樣可以使寶寶感受到你的愛。

躺著睡覺最舒服

小寶寶一天24小時除了吃以外, 其餘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睡覺了。 睡覺當然是躺著最舒服了。 而且小寶寶的骨骼發育不完全, 依照大人的方式抱著, 對孩子的成長是弊大於利的。

Advertisiment

專家看臺

初生寶寶這樣抱

初生寶寶一天的睡眠時間很長, 大約在18~20個小時。 寶寶睡著的時候, 大人不必要抱著。 寶寶醒了後, 家長可以抱著他, 四處走走、看看, 溫柔地對他說說話。

寶寶的身體很柔軟, 抱的時候, 一定要保護好他的脖子、腰。 用一隻手托住寶寶的背、脖子、頭, 另一隻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 或者將寶寶的頭放在左臂彎裡, 肘部護著寶寶的頭, 左腕和左手托住他的背和腰部。 用右胳膊護著寶寶的腿部, 右手托著寶寶的屁股和腰部。

最好讓寶寶的頭貼著你的左胸。 讓寶寶聽到熟悉的心跳聲, 會令他有安全感。

抱寶寶的時候, 3個月以內都要以橫著抱為主。 因為寶寶的頸部、背部肌肉還沒完全發育好,

Advertisiment
橫著抱可以最大限度減輕他的背部和頸部壓力。 如果想鍛煉他的小脖子, 可以讓他俯臥著練抬頭。

讓寶寶體會到你的愛, 不僅僅是多抱抱就能達到目的的。 在抱寶寶的同時, 要和寶寶多交流、多說話, 這樣既能讓他感受到你的愛, 又能對他進行語言刺激, 開發寶寶的大腦。 否則, 你就是一天24小時抱著他, 也不見得效果就好。

抱寶寶要注意的事項

不要豎著抱寶寶

新生兒的頭占全身長的1/4。 豎抱寶寶時, 寶寶頭的重量全部壓在頸椎上。 寶寶在1~2個月時, 頸肌還沒有完全發育, 頸部肌肉無力, 應防止這種不正確的懷抱姿勢對寶寶脊椎的損傷。 這些損傷當時不易發現, 但可能影響孩子將來的生長發育。 所以抱寶寶要橫抱,

Advertisiment
不宜豎抱。

多與寶寶交流

父母要同寶寶說話、唱歌, 用眼睛溫柔地注視寶寶, 輕輕地撫摸寶寶, 與寶寶有身體的接觸。 這種感情交流, 可以使寶寶的視野更開闊, 受周圍環境的刺激更多, 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精神發育以及身體生長都有著極大的好處。 貼身撫抱寶寶是親子交往建立感情的第一步, 對寶寶身心發育十分重要。

抱新生寶寶方法要正確

當你要抱起寶寶時, 可先用眼神或說話聲音逗引, 使他注意, 一邊逗引, 一邊伸手將他慢慢抱起。 抱新生寶寶有兩種方法:

腕抱法:是指將寶寶的頭放在左臂彎裡, 肘部護著寶寶的頭, 左腕和左手護背和腰部, 右小臂從寶寶身上伸過護著寶寶的腿部, 右手托著寶寶的屁股和腰部。 這一方法是比較常用的姿勢。

手托法:用左手托住寶寶的背、脖子、頭,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這一方法比較多用於把寶寶從床上抱起和放下。

讓寶寶緊貼媽媽的左胸

抱寶寶時,應將他的頭部放在媽媽的左側,並有意讓寶寶的耳朵貼近父母的心跳處,讓他能聽到心跳的節律。國外曾有人做過實驗:當寶寶哭吵時,父母抱起他們,一組寶寶抱在懷裡,父母用手輕輕地拍他們;另一組寶寶傾聽父母的心跳,結果發現後一組寶寶比前一組寶寶更易安靜下來。這是因為胎兒在母體內聽慣了母親的心跳,出生後讓他再聽到這樣熟悉的聲音便產生一種親切感,很容易適應這種情境,而使情緒平靜下來。

寶寶啼哭未必是壞事

如果無異常現象,新生寶寶的啼哭是對身體有益的,是新生寶寶運動的一種方式,所以不要一聽到新生寶寶哭就抱起來或餵奶。父母應注意觀察寶寶的啼哭規律,正確判斷寶寶啼哭的原因,給予適當的應對。寶寶一哭就抱在懷裡,尚未出月子的寶寶會養成非抱不睡、一著床就醒就哭的壞習慣。其實躺在大人的手上睡覺,對寶寶脊柱的正常發育是不利的。良好的睡眠習慣應該從新生兒起就培養,用搖籃、或搖晃著、哼著曲子催寶寶入睡,都是不良的睡眠習慣。

這一方法是比較常用的姿勢。

手托法:用左手托住寶寶的背、脖子、頭,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這一方法比較多用於把寶寶從床上抱起和放下。

讓寶寶緊貼媽媽的左胸

抱寶寶時,應將他的頭部放在媽媽的左側,並有意讓寶寶的耳朵貼近父母的心跳處,讓他能聽到心跳的節律。國外曾有人做過實驗:當寶寶哭吵時,父母抱起他們,一組寶寶抱在懷裡,父母用手輕輕地拍他們;另一組寶寶傾聽父母的心跳,結果發現後一組寶寶比前一組寶寶更易安靜下來。這是因為胎兒在母體內聽慣了母親的心跳,出生後讓他再聽到這樣熟悉的聲音便產生一種親切感,很容易適應這種情境,而使情緒平靜下來。

寶寶啼哭未必是壞事

如果無異常現象,新生寶寶的啼哭是對身體有益的,是新生寶寶運動的一種方式,所以不要一聽到新生寶寶哭就抱起來或餵奶。父母應注意觀察寶寶的啼哭規律,正確判斷寶寶啼哭的原因,給予適當的應對。寶寶一哭就抱在懷裡,尚未出月子的寶寶會養成非抱不睡、一著床就醒就哭的壞習慣。其實躺在大人的手上睡覺,對寶寶脊柱的正常發育是不利的。良好的睡眠習慣應該從新生兒起就培養,用搖籃、或搖晃著、哼著曲子催寶寶入睡,都是不良的睡眠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