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斜視寶寶是如何養成的

兒童斜視的定義是, 當一眼注視目標, 另一隻眼的視軸(視線的方向)偏離於注視目標的一類眼科疾病。 俗稱“斜眼”或“對眼”。 是兒童眼病中的多發病和常見病,

人的一雙眼睛, 一邊一隻, 用一種形象的比較, 就像是一對孿生小兄弟, 無論是看左, 還是看右, 都需要兄弟倆齊心協力, 配合默契。

兒童斜視的原因

如果這對小兄弟之前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一個專心盯著看, 另一個呢?早溜達到一邊去了。

開小差這位, 如果往鼻子那邊溜達, 叫“內斜視”, 如果是往耳朵那邊溜達呢, 叫“外斜視”。

而這一對呢, 該看五樓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有一位卻看二樓, 或者看八樓, 反正總有一個不配合, 不是看高, 就是看低。 這叫做“垂直斜視”。

還有的關係不穩定, 有時配合挺好, 有時就各自為政, 它們就是“間歇性斜視”。 有時這間歇還挺有規律, 這就成了“週期性斜視”。 不過, 這關係時好時壞的情況如果延續下去, 就可能變成恒定性斜視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原來, 每一隻眼睛的外面都有6條小肌肉, 這些小肌肉能牽扯著眼睛上、下、左、右轉動或者旋轉。 而這6條小肌肉呢, 又受神經的指揮。

眼睛出現斜視, 情況有很多種, 比如, 肌肉本身可能沒問題, 可是指揮肌肉的神經有問題, 會影響兩隻眼睛的協調一致。

有時是跟眼睛自身的問題有關。 這就要講到兩隻眼睛的“聯合行動模式”。

Advertisiment

看近處的東西時, 兩隻眼睛都要做3種動作:轉向鼻子這一側(這叫“集合”);晶狀體鼓起(這叫“調節”);瞳孔縮小。 看遠處的時候, 兩隻眼睛要做的動作正好相反:向耳朵這一側轉, 晶狀體拉平, 瞳孔擴大。

這本來挺好的, 但是有時候, 這種“聯合行動”卻會出問題。

比如:如果兩隻眼睛都遠視, 不管看近處還是看遠處, 晶狀體都需要大力調節, 晶狀體的大力調節, 會連帶著大力的集合。 這樣一來, 兩隻眼睛就可能因為長期大力集合, 一個注視目標的時候, 另一個往鼻子這邊轉得太過了, 形成內斜視。

再比如:如果出現眼睛弱視、白內障等毛病, 或者其中一個的問題比另一個更大一些。 那個不好的眼睛可能會因為經常被“廢棄不用”而溜達開去、無法集合,

Advertisiment
從而形成外斜視。

小編總結:斜視種類非常多, 斜視的分類非常複雜, 尤其兒童斜視的治療非常麻煩, 所以家長不能把所有的斜視都按照一種斜視類型來治療, 家長一定要根據醫生的醫囑, 分門別類的或者針對特殊因素逐一的對自己孩子的斜視施行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