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無聲管教,更有威懾

生活中許多的例子都證明, 用嚇唬、訓斥、武力威脅等方法讓孩子聽話並不一定非常奏效。 相反的是, 有時父母的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種姿勢, 卻能使不聽話的孩子乖乖地就範。 在此, 就讓我們一起來認真研究這些巧妙的策略吧!

體態:鎮定自若

鎮定自若的體態語言傳達的資訊是:“這沒什麼好商量的, 小傢伙!”因此, 父母應展示自己的鎮定自若, 平靜而堅定地表達出自己的態度, 自然會讓孩子感受到出相當的壓迫力。

如果這時父母表現出過於激烈動作, 諸如:揮動手臂、長篇說教、拍桌子等, 則會破壞你們想要傳達給孩子的意思:“小祖宗,

Advertisiment
聽話吧, 不然我也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了。 ”一旦孩子惡作劇般地想知道媽媽跟著會“怎麼辦”的話, 那這次正面交鋒必定會以父母的慘敗而告終。

提示:要作出鎮定自若的體態語言, 必須集中全部精神, 以嚴肅認真的態度來對待吵鬧不休, 同時父母應儘量讓自己放鬆。

表情:不怒自威

面無表情地作出“不怒自威”的神態, 真的很奏效!看看以下這個生活片斷:

吃晚飯了, 媽媽讓圓圓幫忙把菜端到飯桌上, 可圓圓正在看動畫片, 一動不動。 媽媽再三要求, 圓圓依然我行我素:“我不!等看完電視再說!”這時, 媽媽採取了這樣的應對方法:

第一步:態度堅決

媽媽關了煤氣, 走近圓圓, 不但臉朝著他, 肩膀、膝蓋、腿部全都朝著他,

Advertisiment
讓圓圓感到了媽媽是認真的。

注意:要是身體沒有完全朝向孩子, 朝夕相處的孩子便能輕易解讀媽媽其中的猶豫態度, 媽媽嘴上雖在說“快去!”可是面朝別處的膝蓋卻暴露了其真實的想法, 孩子心裡在琢磨“其實, 媽媽只是心血來潮, 我要堅持, 不能放棄自己的做法”。

第二步:身體放鬆

媽媽站在孩子面前, 用毫無感情的語調、孩子能聽得見的音量叫他的名字, 並不斷跟他作目光交流, 什麼也沒有說, 圓圓的視線開始從電視上分散了。

注意:為了放鬆, 您必須作緩慢、均勻、較淺的呼吸, 就好像正在剝開被水沾濕的衛生紙, 記住媽媽此時的表現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威懾”作用。

第三步:不怒自威

媽媽站在圓圓面前,

Advertisiment
雙手放在背後, 什麼動作和語言都沒有, 目的是為了使圓圓去端菜上桌。 圓圓完全被動了, 最後說:“好了, 我來了。 ”

注意:放鬆面部的所有肌肉後凝視孩子, 能作出對孩子產生壓迫感的神情, 這並不困難, 只須嘴唇緊閉, 這種平板的表情完全可以用泰山崩於眼前而不變色來形容。 同時切記, 此時絕對不能一絲一毫的笑意, 即便是嘴角的輕微上翹, 也會讓媽媽的一片苦心付之東流。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 媽媽不能跟孩子作普通的談話或交流心情, 因為在媽媽對孩子提出正當要求的時候, 必須讓他堅決執行。

姿勢:微微俯身

有時候會碰到令人頭疼的情況, 孩子怎麼說也聽不進去, 反而大喊大叫:“我就不!”這時一定要記住,

Advertisiment
孩子不管是頂嘴也好, 耍性子說“不”也好, 如果得不到父母反應的話, 這些舉動都是無用功。 此時父母可以繼續保持平板的體態語言, 走到離孩子非常近的地方, 慢慢俯身, 用平靜的語氣低聲對他說:“我要你馬上去廚房端菜。 ”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威嚴不可抗拒, 從而最終服從父母的命令。

這樣管教孩子沒有大聲訓斥, 更沒有暴力, 最重要的是, 父母和孩子的自尊心都不會受到損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