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無聲勝有聲 “沉默教育”的神奇力量

寶媽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當你指出寶寶的錯誤, 並教導他正確做法的時候, 寶寶們往往不聽, 縱使你磨破嘴皮, 也依舊我行我素,

Advertisiment
調皮一點的寶寶更是陽奉陰違, 非要和你“對著幹”。 真是把寶媽愁壞了。

當孩子出現錯誤時, 家長是不是要馬上指正呢?有時候, “沉默”也不失為一種可取的教育方法。 在一定時間內, 對孩子沉默不語, 會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很多事例證明, 沉默在家庭教育中有其獨特的功效, 如果家長能夠恰到好處地運用, 能給孩子傳遞出豐富的、難以言表的資訊, 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作用。

最近大火的《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的萌妹紙貝兒在家就怕媽媽數數, 即321的倒計時, 每當媽媽倒計時, 貝兒就會乖乖的聽話, 因為她怕媽媽不理她啊, 雖然沒有完全符合“沉默”的這一概念, 但是不去指責, 不強迫孩子做事, 以一種半沉默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去思考,

Advertisiment
去選擇, 其教育意義和教育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還聽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當年的一個故事:

當年陶先生在育才學校任教時, 班內的一名女孩在考試題中少寫了一個標點, 結果被扣了分。 試卷發下來後, 她偷偷地添上了標點, 來找陶先生要分。 當時陶先生雖然從墨蹟上看出了問題, 但是並沒有挑明, 而是滿足了女孩的要求。 不過, 他在那個標點上重重地畫了一個紅圈。 女孩頓時領會了老師的意圖, 慚愧不已。 多年以後, 那女孩已經成才, 她找到陶先生說:“從那件事以後, 我才下決心用功學習, 才下決心做個誠實的人。 ”看來陶先生的一次“沉默”不僅沒有妨礙孩子改錯, 反而促進了孩子更好地做人!

教育孩子並不只有以動制動,

Advertisiment
以靜制動, 讓孩子依靠自身的理智去戰勝非理智的想法, 從而完成心路歷程的轉換, 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 孩子的內心, 遠比家長想像的要豐富成熟得多, 一些恰當的暗示, 一份真正的尊重, 有時候往往比聒噪和嘮叨乃至訓斥和打罵來的更有影響力。

如果你的孜孜教導對孩子起不到效果, 甚至還會產生不當教育的“副作用”時, 不妨試試“沉默”的教育吧, 用沉默引導孩子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管理, 說不定遠勝過千言萬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