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孩子玩轉數學 不同年齡有妙招

有些孩子各方面發展得都很好, 可就是不喜歡學數學。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 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來吸引孩子, 發展寶寶的數理邏輯智慧, 以下一些小妙招可供家長參考。

經常有家長反映, 自己的寶寶各方面發展得都很好, 可就是不喜歡數位, 而且算數的時候也算不準確;還有的家長反映, 自己的寶寶對數學很感興趣, 6歲的年齡已經能熟練進行進位加法了, 可是, 如果這樣問他:5加幾等於9?他卻不能準確地算出結果。 這些現象都說明了寶寶的數理邏輯智慧沒有得到適宜的發展。

什麼是數理邏輯智慧

Advertisiment

“數理邏輯智慧”是歐美學者的觀點。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加德納教授提出, 每個人至少擁有七種獨立的智慧, 數理邏輯智慧就是其中的一種, 是與孩子整體智力發展以及學習效率相輔相成的一種能力。

數理邏輯智慧是指有效地運用數位和推理的能力。 這項智慧反映對邏輯的方式和關係, 陳述和主張, 功能及其他相關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 它可以幫助我們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實踐表明, 寶寶的數理邏輯智慧是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中得到發展的, 所以如果在家庭生活中有意發展寶寶的這種能力, 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的幾個招式可以幫助家長們開發寶寶的數理邏輯智慧。

招式一:寶寶巧分水果

Advertisiment

適宜年齡:1歲左右

家長將買來的蘋果和橘子故意放在一個袋子裡, 讓寶寶看一看, 然後分辨裡面都有什麼, 接著, 讓寶寶和家長一起把蘋果取出來, 放在另一個袋子裡;再把橘子取出來放在另外一個袋子裡。 最後, 引導寶寶看著一個袋子裡的蘋果說出裡面是“蘋果”;再看著另一個袋子裡的橘子說出裡面是“橘子”。

招式二:洗碗筷, “重複賽”

適宜年齡:2歲左右

寶寶對水和洗滌液產生的泡泡感興趣, 可以準備一個大面盆, 將飯後的碗筷全部放在裡面, 讓寶寶和家長一起清洗。 清洗一遍後, 家長把碗摞在一起, 讓寶寶把筷子放在一起;然後, 換成清水再次清洗, 這個過程可多次重複;最後, 你把碗摞在一起放在碗櫃裡, 引導寶寶把筷子放進筷子簍裡。

Advertisiment

招式三:帶上寶寶“用心”逛商場

適宜年齡:3歲左右

帶寶寶去商場前, 告訴寶寶今天去商場要給他買新衣服, 給爸爸買剃鬚刀。 到商場後, 和寶寶在第一層走一走, 問寶寶這一層是賣什麼東西, 賣的東西做什麼用(如:化妝品——媽媽用的), 按提示找出兒童服裝在第幾層, 告訴寶寶, 他的衣服在第幾層出售, 和寶寶坐扶梯(或走樓梯)數著層數到相應的樓層;然後再去給爸爸買剃鬚刀, 再讓寶寶看一看、說一說, 賣剃鬚刀的這一層還賣什麼東西。

招式四:時光匆匆, 照片“排排個”

適宜年齡:4歲左右

取出寶寶的照片和他(她)一起看, 讓寶寶說一說, 這是他幾歲照的, 在什麼地方照的, 再選擇幾張照片(能感覺出年齡差異的),

Advertisiment
讓寶寶按照年齡成長順序(從小到大)將照片依次排序, 然後把照片按照這個順序粘貼在一張長紙條上, 掛在寶寶的臥室裡。

招式五:情景重現, 照片“排排序”

適宜年齡:5歲左右

和寶寶一起欣賞外出遊玩的相片, 然後取出同一個時間段內的幾張相片, 讓寶寶按當時拍照的先後順序把這些照片排一排, 並和寶寶說一說照片上的人在做什麼。 例如, 坐船時的照片:有上船前的、剛上船時的、船上媽媽抱著寶寶的、寶寶給爸爸媽媽照的合影以及下船時的照片等等……

招式六: 在桌子上依人數擺設餐具

適宜年齡:6歲左右

乘和除這兩種算術概念, 在家裡可以用數擺餐具的方法來讓孩子接觸, 假設有7個人要在這一桌用餐, 應該擺設筷子、湯匙、碗、碟的數量,

Advertisiment
可以用實際擺設的遊戲去算出:“對, 在這7個位置上各放一雙筷子, 我們需要幾雙筷子?7雙?好棒!每雙筷子有兩支, 那7雙筷子就有14根了。 現在我們來排碗, 7個人需要幾個飯碗呢?”這種一配一的概念當然不久就會延伸到除與乘的概念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