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改善孕期水腫,十大妙招

第1招 腳部墊高、抬腿

如果是輕微的下肢水腫, 建議晚上睡覺時, 將腳部墊高, 水腫自然就會消退一些。 平時坐著的時候, 不要翹二郎腿, 以免阻礙靜脈的回流, 可將雙腳放於小板凳上。 躺臥時, 用枕頭墊高雙腳, 而每天睡前可做抬腿動作, 以利於靜脈回流。

第2招 左側臥躺睡眠

懷孕中後期, 肚子將隨之變大, 右側臥躺容易壓迫到下腔靜脈, 採取朝向左側臥躺的姿勢睡眠, 有助於下腔靜脈血液回流順暢, 不易造成下肢水腫, 也可減輕靜脈曲張的症狀, 提高睡眠品質, 但睡眠時仍然可以自由變換睡姿。

第3招 按摩腿部

按摩小腿及腳背,

Advertisiment
可以舒緩水腫。 若肚子太大而無法按壓, 可以請老公協助按摩, 或是找專門為孕婦按摩的店家, 而按摩時可由下往上按, 從末端往心臟的部分按摩, 讓淤積的血液回流至心臟, 增進血液迴圈。

若是按摩方向錯誤, 可能會使水腫更嚴重, 務必多加注意。 按摩力道只要孕媽咪覺得舒服即可, 睡前按摩還可以同步改善孕媽咪失眠的症狀。

第4招 泡腳

泡腳可以使末梢血管擴張, 增強擠壓血管力道, 讓靜脈能夠回送血液, 使得多餘水分不易堆積四肢末端。 泡腳是利用滲透壓原理, 刺激末梢神經, 以40℃~42℃的熱水泡20分鐘, 可改善下半身迴圈不良的問題。 泡腳時, 水深至少要高過腳踝, 最好到達小腿肚, 因為腳踝是人體經脈運行到腳掌的樞紐。

Advertisiment

第5招 避免維持同姿勢

孕媽咪水腫大多是因血液迴圈不佳, 所以不可久坐或久站, 以免影響靜脈回流。 平時要多站起來走動, 稍微活動一下筋骨, 如散步、伸懶腰或手腳甩動等可改善血流不順的狀況。 即使只是在家附近的公園散步, 也都有助於促進血液迴圈。

第6招 控制孕期體重

如果孕媽咪體重超重, 則會增加其身體負擔, 就更不利於靜脈回流, 因此建議其整個孕期的體重增加應控制在12~15千克以內。

第7招 穿彈性襪預防

如果因為平常工作必須久坐或久站, 擔心自己腿部伸展不足, 可以從懷孕中期就開始穿孕婦專用的彈性襪, 借此來減輕腿部受到的壓力, 改善下肢靜脈迴圈。

第8招 充分放鬆休息

對於孕媽咪來說,

Advertisiment
充分休息是必須的。 只有在全身放鬆的時候, 體內器官才能好好休息。 如果身心過於勞累, 會增加肝臟、心臟、腎臟的負擔, 甚至會造成內分泌失調。 因此, 孕媽咪必須衡量自己的身體耐受度, 保有適當的工作量及充分休息, 這才能使孕期更順利。

隨著媽咪懷孕周數增加, 大約36周時胎位會漸漸下降, 到38周左右, 寶寶的頭部會進入骨盆腔, 但隨著胎頭下降, 對孕媽咪本身的壓迫也會增加, 使血液回流變差。

建議准媽媽調整一下生活習慣, 以應對懷孕後期帶來的諸多不適。 在孩子出生後, 餵奶、抱寶寶等照料工作, 會頻繁使用腰腹部肌肉, 所以媽咪千萬別虧待自己身體, 最好孕前就開始保養。

第9招 不扛或搬重物

儘量不要提重物,

Advertisiment
以免增加對下肢的壓力。 另外, 懷孕後子宮會壓迫骨盆腔, 本來壓力已經增加, 若孕媽咪再去提或搬重物時, 可能使得腹壓升高, 生產後容易有子宮脫垂、漏尿風險, 況且提重物會影響身體平衡, 容易跌倒發生意外。

第10招 適當簡單運動

若孕媽咪身體狀況允許則可做簡單的運動。 如孕婦瑜伽, 它能讓孕媽咪通過調整呼吸、伸展四肢、活動肩頸等活動來增加肌肉靈活度、減輕關節負擔, 放鬆僵硬身體, 這有助於舒緩水腫、增強體力及改善睡眠等。 而保持運動的習慣, 還能促進體內血流迴圈, 達到消水腫的目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