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打孩子的六大危害不可小覷 再不“住手”就真晚了!

“我家兒子很調皮, 打也不怕, 罵也不怕的, 真不知道拿他怎麼辦才好?”相信有此種煩惱的家長應該不在少數。 是呀, 孩子不服弱, 越打越不怕, 越打越頑劣, 該如何教育是好呢?想必所有家長在打罵孩子之後, 平靜下來以後都曾後悔過, 後悔自己不應該打孩子, 後悔自己的粗暴行徑, 可是每每孩子不聽話時就又忍不住。

儘管很多家長都知道打罵教育不可取, 可是, 面對調皮、不聽話的孩子時, 他們的形為習慣已經控制不了自己, 開口就罵, 伸手就打已經讓孩子習以為常。

可是, 你知道, 打孩子的危害嗎?若是你真的瞭解了以下的,

Advertisiment
打孩子的六大危害, 相信你就能明白, 為什麼孩子越打越頑劣, 孩子越打越脾氣暴躁, 越打孩子越脆弱了。

打孩子的六大危害

打孩子的六大危害

一、父母經常打罵孩子, 會讓孩子變得脆弱。

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 會對父母變得疏遠, 因為打怕了, 不管父母說得對或是錯誤的, 都對父母唯命是從, 久而久之, 會讓孩子變得自卑, 懦弱。 在感情方面也會和父母漸漸疏遠。

二、父母經常打罵孩子, 會讓孩子感到孤獨無助。

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 會表現出不自信, 在幹事的時候, 會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懷疑, 並且在家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 還不願意和小朋友進行交流, 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三、在家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

Advertisiment
還會慢慢形成說謊的習慣。

由於經常遭到打罵, 身心受到傷害, 孩子為了避免挨打, 就往往會說出一些欺騙父母的話, 久而久之, 就讓孩子養成說謊的習慣。

四、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 在脾氣方面還容易養成暴躁, 煩躁的性格。

由於父母經常打罵孩子, 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形成一種錯覺, 認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過暴力的方式來得到解決。 所以, 孩子會慢慢養成脾氣暴躁, 經常會牢騷滿腹。

五、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 會變得更加壓抑。

有些孩子在性格上比較內向, 父母在和這種孩子相處的時候, 最好不要隨隨便便打罵孩子, 因為他們砸性格上是比較敏感的, 不願意向周圍同學和家人坦露自己的心聲,

Advertisiment
如果經常打罵性格內向的孩子, 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壓抑。

六、孩子的承受力有限, 經常被打罵以做出過激行為。

當孩子在外受到委屈和遇到挫折的時候, 回到家中, 父母最好不要打罵孩子, 因為在孩子受到委屈後, 本來心中就不是很痛快, 如果父母不問青紅皂白, 再打罵孩子, 會讓孩子感到無法承受, 一旦超過孩子的承受能力, 也許孩子會做成過激的事情來。

打孩子的六大危害

取代打罵孩子的六種教育方法:

一、多多瞭解孩子。

在忙於生計的同時, 父母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瞭解孩子, 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 儘量對孩子在學校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 多一分瞭解, 就少一分誤解。 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

Advertisiment
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二、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父母, 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 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打罵。 此時, 父母應該先冷靜下來, 嘗試來傾聽孩子耐心, 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 當父母的心思已經放在瞭解孩子的想法, 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 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 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三、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父母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要知道, 孩子年齡還小, 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 父母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 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 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Advertisiment

四、對孩子放下身段。

有些父母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 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 對此教育專家建議, 父母要對孩子真正放下身段, 從內心尊重孩子, 不要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 將孩子當作成人一樣給予尊重。 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 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 表達能力沒有問題, 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打孩子的六大危害

五、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心意去生活, 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 就連父母也很痛苦。 孩子也是人, 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 因此, 同孩子做協商, 各退一步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六、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父母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父母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父母要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心。

小編的話:打罵教育實在是不可取的,有的家長一氣之下,出手真的是很重。可是,你要回頭想想,孩子究竟是犯了什麼樣的大錯,值得你這樣大打出手嗎?孩子是生下來疼,生下來愛的,並不是家長的出氣桶,受氣包。如果家長改不了打孩子的壞毛病,那就利用以上的6個取代打罵教育的好方法,為了孩子你一定要認真學習。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父母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父母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父母要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心。

小編的話:打罵教育實在是不可取的,有的家長一氣之下,出手真的是很重。可是,你要回頭想想,孩子究竟是犯了什麼樣的大錯,值得你這樣大打出手嗎?孩子是生下來疼,生下來愛的,並不是家長的出氣桶,受氣包。如果家長改不了打孩子的壞毛病,那就利用以上的6個取代打罵教育的好方法,為了孩子你一定要認真學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