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用穴位緩解痛經

很多女性可能都有過痛經的經歷, 或者還在飽受痛經的折磨。 那麼, 怎樣治痛經呢?中醫認為, 引起女性痛經的原因有很多種, 在治療痛經方面, 除了忌吃生冷食物、注意保暖外, 還可採用中醫穴位按摩的方法緩解痛經, 可取得較好的療效。 下面教您怎樣進行穴位按摩以緩解痛經的方法。
1.按摩小腹(增加小腹腔內臟血運, 促進小腹內微循環, 具有止痛調經的作用)
位置:肚臍至外生☆禁☆殖☆禁☆器之間的小腹部, 兩側以左右髂前上棘為界限。
按摩方法:雙手相疊置於小腹中間, 緊壓腹部, 慢慢按摩腹部, 以10次/分左右的頻率進行,
Advertisiment
直至小腹內有熱感為宜。 共操作5分鐘。
2.斜擦小腹兩側(具有疏肝理氣, 止痛調經的作用)
位置:兩側肋弓下緣至髂骨之間的側小腹。
按摩方法:雙手置於側小腹, 從後向前斜擦, 方向朝外生☆禁☆殖☆禁☆器。 不要往返擦動, 要方向一致, 以摩熱為度。 共操作5分鐘。
3.點揉子宮(刺激子宮穴是直接針對女性生☆禁☆殖☆禁☆器的調理手法, 療效顯著, 具有活血化淤、理氣止痛的作用)
位置:子宮穴位於下腹部, 臍下一橫掌處(臍下4寸)正中。 左右旁開四橫指(旁開正中線3寸)的距離各有一點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雙手食指、中指按壓住兩旁子宮穴, 稍加壓力, 緩緩點揉, 以酸脹為度, 操作5分鐘, 以腹腔內有熱感為最佳。
4.揉太沖(具有明顯疏肝止痛的作用。 不僅可以治療痛經,
Advertisiment
還可以治療一切婦科疾病)
位置:腳大趾與第二趾之間。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撚右太沖穴, 有酸脹感為宜, 1分鐘後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撚左太沖穴1分鐘。
5.按揉三陰☆禁☆交(具有交通心腎, 引火下行的作用, 對所有婦科疾病疼痛均有緩解作用)
位置:在小腿內側, 當足內踝尖上3寸, 脛骨內側緣後方。
按摩方法:用一側手拇指指腹揉撚對側三陰☆禁☆交穴, 有酸脹感為宜, 1分鐘後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撚左太沖穴1分鐘。
自我按摩對痛經的治療, 一般多主張在經前5~7天開始治療, 月經來潮後停止, 待下次月經來潮前再施手法治療。 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 因此治療須在經前當下腹部、腰骶部出現疼痛時操作。 如手法得當,
Advertisiment
可使經期提前1~2天, 隨著經血排出, 疼痛也會隨之消失或減輕。
除了進行穴位按摩治痛經外, 還可做一些輔助運動。 比如仰臥位, 雙腿屈曲, 挺腹抬臀, 上提肛門, 約2分鐘;或採取調整呼吸法, 練習腹式呼吸及逆式呼吸, 以達到緩解痛經的目的。
您還可以點擊瞭解更多"痛經怎麼緩解"相關知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