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快樂與成功的關係不簡單

近來, 一個家庭教育的話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讓孩子快樂還是讓孩子成功?

成功派的觀點是:人生就是要追求成功, 沒有成功談不上快樂, 為了成功, 即使讓孩子們先“痛苦”若干年也在所不惜。 “梅花香自苦寒來。 ”成功派乃“望子成龍”者。

快樂派的觀點是:人生就理當活得快樂, 沒有快樂的成功毫無意義, 只要快樂, 孩子沒出息也無所謂。 “我平庸, 我快樂!”快樂派似乎是“望子成蟲”者。

雙方觀點儘管針鋒相對, 思維方式卻是相同的:他們都把成功與快樂截然對立起來。 其實快樂與成功的關係遠沒有這樣簡單。

Advertisiment
二者既是矛盾的雙方, 又是相容的雙方, 還是並列的雙方。

有的孩子既成功又快樂, 失敗不能令他們沮喪, 煩惱也不會令他們沮喪, 煩惱也不會妨礙他們繼續追求成功, 對這種孩子, 既不必強調成功, 也不必囑咐他們去尋求快樂。

有的孩子看來很成功, 但是快樂的源泉過於狹小, 完全寄託于高分, 一旦考不好, 他們就有可能崩潰, 對這種孩子, 就不能過於強化狹隘的成功意識。

有的孩子潛力本來很大, 但渾渾噩噩過日子, 這時候適當強化他的成功意識, 或許能使他活得更充實, 也更快樂。

有的孩子每天無憂無慮, 學習也盡了力, 但能力如此, 這時父母若拼命逼他“成功”, 則有可能使他既失去快樂, 又失去他本來可能獲得的那種成功,

Advertisiment
終成一個心灰意懶的失敗者。

有的孩子能力有限, 但心高氣盛, 拼命想爭高分, 表面精神亢奮, 實際疲憊而焦慮, 這種孩子萬不可再強化成功意識, 否則很危險。

有的孩子飲食終日無所用心, 腦子夠使, 不往正事上用, 他們看起來似乎很快樂, 其實只擁有最膚淺的感官刺激, 這種孩子, 既不懂成功, 也不懂快樂, 兩樣都要補課。

有的孩子只有成功才能快樂, 有的孩子成功不成功都可以快樂。

有的孩子只有快樂才能成功, 有的孩子皺著眉頭也能得到成功。 孩子什麼樣的都有, 想按一個或幾個公式來塑造孩子, 極不明智。

父母有權“望子成龍”, 也有權“助子成龍”, 但是沒有權利“逼子成龍”, 沒有權利把“成龍”作為孩子的惟一選擇。

Advertisiment
同樣, 父母也不可以把“平庸”作為孩子的惟一選擇。 快樂派的父母實際是在對孩子說:“你快樂, 則我成功。 ”而成功派的父母實際是在對孩子說:“你成功, 則我快樂。 ”我認為, 無論快樂還是成功, 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應該讓孩子自己選擇, 父母不能把自己的價值觀、成功觀、快樂觀、幸福觀強加在孩子頭上。

父母無權包辦孩子的未來生活方式。 作為一個具有現代意識的父母, 應該學會科技含量更高的教育方式——尊重, 交流, 引導, 指導。 這很難, 需要動腦筋, 需要學習, 但是如果不走這條路, 成功派和快樂派父母將發現, 成功和快樂都在離他們而去, 迎面而來的則多半是失望、焦慮和苦惱。 頭腦“古代”的父母, 教育現代的孩子, 結果大抵如此。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