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學生家長的新挑戰

一朋友說, 開學第一周的週末, 她孩子的語文作業是在家練習寫拼音a、o、e, 家長從旁監督指導一下能寫對就行了。 沒想到本來很輕鬆的一件事卻出現了讓人意想不到的狀況。

有一個家長將她孩子寫好的拼音字母拍了下來上傳到了群裡, 很謙虛地請求老師指導, 問老師寫得怎麼樣。 老師一開始很有耐心, 也很認真地指出第幾行第幾個寫得不太好, 再練習一下。 該家長謝過老師之後, 過了一陣子, 再次上傳了一張照片, 說她又讓孩子練習了一會兒, 看看這次寫得怎麼樣。 老師又客氣而又負責地進行了指正。

Advertisiment
又過了一會兒, 第三張照片傳了上來。

看到這裡, 估計你都懶得再聽我講了, 不就個a、o、e嗎, 至於嗎, 無聊!可是故事還沒完呢!就在這個家長一遍遍上傳練習結果的同時, 群裡的其他家長一看這架勢, 坐不住了, 人家對孩子學習那麼用心, 我在這兒幹嘛呢?於是, 一時間, 紛紛上傳自己家的作業圖片, 排隊等候老師檢閱。 老師也不能厚此薄彼, 依然很耐心地答覆, 不過我估計也是帶著想摔手機的心情吧。 我的朋友沒有隨大流, 只是靜靜旁觀, 但也不可避免地被不停嗡嗡響的群消息提示音騷擾得煩躁不安。

另一個朋友的孩子上的是另一所小學, 昨天聽他氣呼呼地抱怨說, 他們班家長說, 為了更好地輔導孩子作業, 要求老師給家長全面培訓講授拼音,

Advertisiment
時間已經確定, 培訓時長三個半小時, 全體家長參加。 我聽了想忍都忍不住了, 哈哈大笑起來。 他咬牙切齒地說, 都吃飽了撐得, 打死我都不去參加!我心想, 估計他以後這般跟人較勁的機會多了去了。

除此之外, 他還說, 在家長們的組織策劃下, 他們班已經統一買了十餘本教輔資料了。 根據教育部的減負要求, 學校一般是不發什麼教輔資料的, 一般一個科目只配一個練習冊, 其他的都是自行購買。 那麼你可能會說, 既然是自願的, 不買不就行了嗎, 幹嘛一定跟別人統一呢?可是哪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家委會會在群裡發通知說, 我們班打算統一購買XXX資料, 有哪位元家長不想要的說一下, 我好計算。

Advertisiment
話音剛落, 一大波的贊同資訊就會爭先恐後地蹦出來, “我們要, 多謝”, “我們也要, 多謝”……你就是說個“不要, 謝謝”, 也很有可能被淹沒了。 況且這種情況下, 你肯定會三思, 說“不要”簡直就好像在反人類一樣。

我也有過類似經歷, 通常為了不必要的麻煩, 就都要了, 反正也花不幾個錢, 做不做的再說吧。 可是, 當我跟朋友這樣說的時候, 他說, 有家長要求老師課堂上講解這些練習呢。 我啞然, 沒錯, 這個可能性確實是合理存在的, 就看老師能不能頂住壓力了。

我兒子現在上三年級了, 類似的事情, 儘管程度上有所不同, 我大多也都經歷過。 孩子入了這個集體, 家長也會有更多的交集, 難免互相影響, 但自己孩子的教育我還是堅持自己的做法。

Advertisiment
可是當受到無法避開的干擾時, 也會很不高興。

記得第一次讓我覺得“受不了”是在一年級期末的家長會上。 老師說暑假不留過多作業, 寫三篇讀書筆記就行了。 馬上有家長質疑, 三篇也太少了吧, 至少要留十篇才行, 暑假那麼長!另有幾個家長隨聲附和, 表示強烈贊同。 其他家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大都沒發聲。 老師一時間有些慌亂, 不想當場駁人家面子, 可現場讓大家討論到底寫幾篇比較合適也顯得智商太低。 最後老師說, 那這樣吧, 寫五篇, 不設上限, 家長可根據自身情況作調整。 我當時心裡就十分不爽:你家孩子愛寫幾篇寫幾篇, 你憑什麼管我家孩子?雖然顯得很潑婦沒修養, 但卻是我內心最樸素最直接的想法。

Advertisiment

所以, 孩子上小學, 吐槽老師吐槽學校吐槽教育制度, 都沒什麼新意。 你突然間發現, 除了學校老師和教育制度, 你孩子的學習在你看見或看不見的地方, 有可能正在被別的家長干預。 而且, 我們這一代家長, 是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大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 怕掉隊, 怕被淘汰, 總會不自覺地把這種恐慌轉嫁到孩子身上。 不僅如此, 這一代家長比起上一輩, 受教育程度提高了很多(特別是在大城市), 腦中武裝了各種知識和理念, 自以為自己可以控制很多事情, 因此在一片批判聲中對學校和教育制度的信任度下降的同時, 很容易就會認為自己的理念是更勝一籌的, 自己的方法是沒有錯的, 堅持要發揚廣大。 我就不止一次被其他家長善意的建議:你最好給你兒子報個XX班,這個是一定要學的,很有好處的。我也不是沒有動搖過,彷徨過。

我就不止一次被其他家長善意的建議:你最好給你兒子報個XX班,這個是一定要學的,很有好處的。我也不是沒有動搖過,彷徨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