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家長的壞習慣會影響孩子_壞習慣如何影響孩子

養生之道網導讀:

對於孩子而言,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他們認識這個世界的第一媒介, 也是學習的標榜。 所以, 家長的壞習慣會影響孩子並且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 下面來看看家長的壞習慣會影響孩子的具體分析!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壞習慣, 對孩子的個性養成也會有負面的影響, 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他們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成長都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故而在生活中, 父母除了要端正自身之外, 以身作則也很重要, 應該要盡力避免以下所述的幾種壞習慣。

Advertisiment

第一、 愛抱怨

生活中很多事情並不能夠如預想中的圓滿, 過去了就讓它過去吧, 再多的抱怨也於事無補, 家長若是總是在生活中抱怨, 會讓孩子覺得生活中到處是困難, 會讓他們對於獨立生活以及解決苦難產生懼怕的心理, 父母要教會孩子的是自信, 落落大方而不是一味抱怨的心態。

第二、 不開心表現在臉上

有些父母在生活中或是工作中遇到了不順心, 回到家之後也沒有及時的調整情緒, 整日板著臉, 將自己的不順心轉嫁到了家人身上, 但這種做法其實非常不好, 家長給孩子傳遞的應當是積極的正能量, 而不是讓孩子成為我們情緒的承擔者。

第三、 過多的使用電子產品

如今的時代正是電子時代,

Advertisiment
幾乎每個現代家庭中都有著高科技電子產品, 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已經熟練的使用ipad等, 但是過度的使用電子產品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品質, 還會引起學習上退步等, 因為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強, 玩遊戲等很容易上癮,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 家長要以身作則, 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 給孩子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

第四、 過分重視外表

得宜的裝束可以讓他人心生好感, 但若是過分重視外表忽視了內涵也沒有意義, 家長若是太重視物質追求以及外在裝束, 很容易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 不利於內在的修養和優良品質的養成,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多表揚孩子的聰明和善良, 而不是單純誇讚外表。

第五、在家議論他人

Advertisiment

很多父母總喜歡在飯桌上議論他人, 有的時候語言會顯得刻薄犀利, 雖然家長在議論的時候感覺很痛快, 但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錯誤的引導, 讓孩子會學習著背後議論他人的壞習慣。

總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當也要發現自己的不足, 進而改正它, 有些生活中的壞習慣不經意間就會表現出來, 父母要盡力的避免這個問題, 給孩子正確積極的教育, 有一個正確的教育方向。

Advertisiment

父母在日常中可能存在不少不良習慣, 看清楚這些壞習慣, 別讓它們影響孩子的心理和行為的一生。

一、不耐煩

工作繁忙壓力大, 回到家看到孩子又吵又鬧, 家長終於忍不住大吼起來:“怎麼老是哭啊哭啊!別哭了, 真是個煩人精!”

提醒:一個自尊並且尊重他人的孩子, 一定是先得到成人的尊重。

二、不回避

結婚多年, 父母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當著孩子的面吵翻天。

提醒:父母的敵對、爭吵, 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攻擊性行為的壞榜樣。

三、太“大方”

家長勤儉持家, 捨不得給自己買新衣服,

Advertisiment
可是對孩子卻很大方, 從不教他節省。

提醒: 父母的這種“愛”, 會使孩子只懂得得到, 不懂得付出。

四、不關心

每天家長下班回到家裡, 總是習慣性地問孩子:“今天在幼稚園裡過得怎麼樣?”一邊問, 一邊忙著做飯, 整理房間, 或者看報紙。

提醒:父母的行為好像在告訴孩子, “我並不關心家你答案”。 於是, 孩子從父母身上感受到了不被尊重, 並學會敷衍別人。

五、不認錯

孩子為爭奪玩具而跟別的小朋友吵架, 家長的懲罰有些過重了, 可是家長想:父母言行要前後一致, 於是從不把話收回。

提醒:父母犯了錯誤, 拒不認錯, 孩子也跟著一錯到底。

六、愛抱怨

朋友爽約, 家長對孩子和妻子抱怨:“以後別再理他了。 ”

提醒:家長讓孩子看到, 在面對失望的時候, 父母沒有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問題,只是一味責備和埋怨別人。

七、不娛樂

孩子吵著要家長給他講故事,可家長總是不停地忙著其他的事情。

提醒:父母的行為舉止使孩子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沒有娛樂,家庭中只有家務沒有遊戲。

八、愛爭執

家長和孩子排隊在超市等著付款,一位婦女插隊站在了家長的前面,家長與她理論,最後爭吵了起來。

提醒:父母的做法對孩子進行了錯誤的社交技能訓練,使孩子誤以為吵架、謾駡乃至打架都是解決衝突的好辦法。

九、撒謊、推託

家長是幼稚園家長委員會的成員,老師請家長幫忙寫幾篇小文章用在園報上,可是家長一直很忙,後來家長打電話給老師,告訴她家長病了,讓她再找其他家長來寫。

提醒:沒有嘗試就先退縮,孩子學會了把許諾拋之腦後,靠撒謊而使自己輕易推託。

父母沒有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問題,只是一味責備和埋怨別人。

七、不娛樂

孩子吵著要家長給他講故事,可家長總是不停地忙著其他的事情。

提醒:父母的行為舉止使孩子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沒有娛樂,家庭中只有家務沒有遊戲。

八、愛爭執

家長和孩子排隊在超市等著付款,一位婦女插隊站在了家長的前面,家長與她理論,最後爭吵了起來。

提醒:父母的做法對孩子進行了錯誤的社交技能訓練,使孩子誤以為吵架、謾駡乃至打架都是解決衝突的好辦法。

九、撒謊、推託

家長是幼稚園家長委員會的成員,老師請家長幫忙寫幾篇小文章用在園報上,可是家長一直很忙,後來家長打電話給老師,告訴她家長病了,讓她再找其他家長來寫。

提醒:沒有嘗試就先退縮,孩子學會了把許諾拋之腦後,靠撒謊而使自己輕易推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