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小兒缺鐵性貧血的預防與治療

缺鐵性貧血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在生長發育最旺盛的嬰兒時期, 如果體內儲存的鐵被用盡而飲食中鐵的含量不夠, 消化道對鐵的吸收不足補充血容量和紅細胞的增加, 即可發生貧血。 其發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初生時體內鐵儲備不足

新生兒期體內總鐵量的75%以上在血紅蛋白中, 因此新生兒體內鐵的含量主要取決於血容量和血紅蛋白的濃度, 而血容量與體重成正比。 例如一個3.3公斤的新生兒與一個1.5公斤的早產兒比較, 其體內總鐵量相差120毫克, 其儲存鐵足月兒是早產兒的2倍多。

Advertisiment
因此出生體重越低, 體內鐵的總量越少, 發生貧血的可能性越大。 此外, 胎兒經胎盤輸血給母體, 或雙胎中的一胎兒輸血給另一胎兒, 以及分娩中胎盤血管破裂等情況, 都可能影響新生兒體內鐵的含量, 引起缺鐵性貧血。

2、生長速度過快
小兒生長迅速, 血容量增加很快, 正常嬰兒長到5個月時體重增加1倍, 1歲時增加2倍, 早產兒增加更快, 1歲時可增加6倍, 因此早產兒對鐵的需要量遠超過正常嬰兒, 早產兒生後1年內鐵的需要量比足月兒多177%, 如不及時供應足量的鐵, 勢必發生貧血。

3、飲食缺鐵
嬰兒以乳類食品為主, 此類食品中鐵的含量極低。 母乳鐵的含量與母親飲食有關, 一般含鐵為1.5mg/L。 牛乳鐵含量比人乳低, 羊乳更少。 人乳鐵的吸收率比牛乳高,

Advertisiment
生後6個月的嬰兒若有足量的母乳餵養, 可以維持血紅蛋白和儲存鐵在正常範圍內。 不能用母乳餵養時, 應喂強化鐵的配方奶, 並及時添加輔食, 否則易發生貧血。

4、長期少量失血
常見的慢性失血有胃脹道畸型、膈疝、息肉、鉤蟲病、鼻衄、少女月經過多等, 長期少量失血也是造成缺鐵性貧血的常見原因。


小兒貧血有哪些表現?

1. 一般表現:

皮膚、粘膜蒼白為突出表現。 由於紅細胞數及血紅蛋白含量減低, 使皮膚(面, 耳輪、手掌等)、粘膜(瞼結膜、口腔粘膜)及甲床呈蒼白色。 重度貧血時皮膚往往呈蠟黃色, 每易誤診為合併輕度黃疸, 相反, 伴有黃疸, 青紫或其他皮膚色素改變時可掩蓋貧血的表現。 此外, 病程較長的還常有易疲倦,

Advertisiment
毛髮乾枯, 營養低下, 體格發育遲緩等症狀。

2. 造血器官反應:

嬰兒期由於造血器官的功能尚未穩定, 當造血需要增加時, 往往骨髓外造血器官和組織呈增生性反應, 回復到胎兒時期的造血狀態, 出現肝脾和淋巴結不同程度增大(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外造血一般不增強), 末梢血液中可出現有核紅細胞、幼稚粒細胞。

3. 各系統症狀:

(1)迴圈和呼吸系統:這兩個系統的症狀是互相聯繫的, 貧血時, 由於組織缺氧, 可出現一系列代償功能改變, 如通過心率加快和呼吸加速來達到增加運輸氧氣的能力(活動後更明顯)。 體格檢查可發現心率加快, 脈搏加強, 動脈壓增高, 有時可見毛細血管搏動。 到重度貧血代償功能失調時, 出現心臟擴大,

Advertisiment
心前區收縮期雜音, 甚至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2)消化系統:胃腸蠕動及消化酶的分泌功能均受到影響, 出現食欲減退、噁心、腹脹或便秘等。 偶有舌炎, 舌乳☆禁☆頭萎縮等。

(3)神經系統:常表現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 性情易激動等, 腦組織嚴重缺氧可出現昏厥。 年長兒可有頭痛、昏眩、眼前有黑點或耳鳴等。

 小兒缺鐵性貧血可以併發哪些疾病?

可併發髓外造血、異食癖、萎縮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綜合征、記憶力下降、心臟擴大和心功能不全;因免疫功能低下, 常併發感染兒童發育障礙。
 缺鐵性貧血應該如何預防?

首先應做好嬰兒餵養指導。 母乳中鐵雖不夠, 但其吸收較好。 如不能用母乳餵養時, 應選用強化鐵配方奶餵養。 或及早在食物中加鐵,

Advertisiment
呼籲食品部門, 進行工業化生產, 製造強化鐵的嬰幼兒食品, 可在牛奶、穀類、麵粉中加入硫酸亞鐵。 如在1000ml牛奶中加硫酸亞鐵0.06g等於純鐵12mg, 就能滿足嬰兒的需要。 鐵的吸收若按10%計算, 則小兒時期的推薦供給量為10~15mg/日, 青春期女孩為18mg/日。

關於加用強化鐵的飲食, 足月兒從4~6個月開始(不晚於6個月), 早產嬰及低體重兒從3個月開始。 最簡單的方法即在奶方中或輔食中加硫酸亞鐵。 對母乳餵養兒每日加1~2次含鐵穀類。 尚可交替使用硫酸亞鐵滴劑, 足月兒純鐵用量不超過1mg/kg/日(2.5%FeSO40.2ml/kg/日), 早產兒不超過2mg/kg·d。 每日最大總劑量為15mg, 在家庭使用最多不超聲1個月, 以免發生鐵中毒。

人工餵養兒在6個月以後, 若喂不加鐵的牛奶, 總量不可超過750ml, 否則就擠掉了含鐵飲食的入量。

 小兒缺鐵性貧血應該如何治療?

缺鐵性貧血,可食補,增加孩子的運動量,保持膳食平衡是最好的藥方。動物肝臟、豬血、瘦肉、黑鯉魚、蝦、海帶、紫菜、黑木耳、南瓜子、芝麻、黃豆、綠葉蔬菜等,動植物食品混合吃,會增加鐵的吸收率。

也可藥補:
1、缺鐵性貧血常用的鐵劑為硫酸亞鐵、富血鐵、10%枸椽酸鐵銨合劑、貝貝血寶、綠索補鐵口服液等。還應同時服用維生素C,以促進鐵的吸收;

2、10%枸緣酸鐵銨合劑:1-2毫升/公斤/日,分3次服;

3、富血鐵:50-150毫克/次,每日3次 。

小兒貧血應選擇哪些食物?

為預防嬰幼兒貧血必須在出生後4個月開始添加含鐵豐富又易於吸收的食品。

1.動物肝臟:肝臟含有豐富的營養,每100克豬肝含鐵25毫克,且易被人體吸收。為便於小兒食用,可將各種動物肝製成肝泥,肝羹加入調料蒸熟後餵食。

2.雞蛋黃:每100克雞蛋黃含鐵7毫克。雖然吸收率僅有3%,但雞蛋黃脂肪易消化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3.動物血:豬血、雞血中的鐵利用率為12%,可將動物血製成血豆腐食用。

4.豆腐類:各種豆腐及製品也含有鐵,加入調料可制各種軟菜食用。

5.芝麻醬:每100克含鐵58毫克,可製作各種嬰兒主食,或放入粥中食用。

6.蔬菜水果:可將蔬菜水果製成菜泥果泥,或切碎煮軟食用。


 小兒缺鐵性貧血應該如何治療?

缺鐵性貧血,可食補,增加孩子的運動量,保持膳食平衡是最好的藥方。動物肝臟、豬血、瘦肉、黑鯉魚、蝦、海帶、紫菜、黑木耳、南瓜子、芝麻、黃豆、綠葉蔬菜等,動植物食品混合吃,會增加鐵的吸收率。

也可藥補:
1、缺鐵性貧血常用的鐵劑為硫酸亞鐵、富血鐵、10%枸椽酸鐵銨合劑、貝貝血寶、綠索補鐵口服液等。還應同時服用維生素C,以促進鐵的吸收;

2、10%枸緣酸鐵銨合劑:1-2毫升/公斤/日,分3次服;

3、富血鐵:50-150毫克/次,每日3次 。

小兒貧血應選擇哪些食物?

為預防嬰幼兒貧血必須在出生後4個月開始添加含鐵豐富又易於吸收的食品。

1.動物肝臟:肝臟含有豐富的營養,每100克豬肝含鐵25毫克,且易被人體吸收。為便於小兒食用,可將各種動物肝製成肝泥,肝羹加入調料蒸熟後餵食。

2.雞蛋黃:每100克雞蛋黃含鐵7毫克。雖然吸收率僅有3%,但雞蛋黃脂肪易消化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3.動物血:豬血、雞血中的鐵利用率為12%,可將動物血製成血豆腐食用。

4.豆腐類:各種豆腐及製品也含有鐵,加入調料可制各種軟菜食用。

5.芝麻醬:每100克含鐵58毫克,可製作各種嬰兒主食,或放入粥中食用。

6.蔬菜水果:可將蔬菜水果製成菜泥果泥,或切碎煮軟食用。

相關用戶問答
  • 2回答

    小兒缺鐵性貧血主要中醫病理基礎?

    主要是合成血紅蛋白的原料鐵缺乏所致,紅細胞成熟障礙,故出現有核紅細胞生成正常而外周成熟紅細胞減少,出現貧血症狀,故又稱增生性貧血。如果患有此病的話建議及早到醫院檢查治療了。 [詳細答案]

  • 3回答

    小兒缺鐵性貧血吃什麼可以補?

    你好,考慮孩子有貧血情況,若嚴重的可以適當補充補鐵的藥物和食療方法,食療方面多吃紅肉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另外動物肝臟、紫菜等對於緩解孩子貧血有幫助,定期複查。 [詳細答案]

  • 4回答

    嬰兒缺鐵性貧血的症狀有哪些?

    寶寶缺鐵性貧血看上去臉蠟黃蠟黃的,或顯得蒼白,尤其口唇發白,膚色差,而且不夠活潑,身體抵抗力較弱,很容易患感冒、消化不良、腹瀉等。生長發育遲緩或行為異常,表現為煩躁、易怒、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及學習成績... [詳細答案]

  • 1回答

    三四小兒缺鐵性貧血有什麼影響

    你好,孩子生長發育快,有時營養跟不上出現缺鐵性貧血是正常的,及時補充即可;可以多吃些動物肝臟,比如雞肝、豬肝、鴨血之類的,也可以多吃其他富含鐵質的食物,比如紫菜、海帶之類的,注意營養均衡,喝些牛奶。 [詳細答案]

  • 1回答

    三四歲小兒缺鐵性貧血有什麼影響

    你好,孩子生長發育快,有時營養跟不上出現缺鐵性貧血是正常的,及時補充即可;可以多吃些動物肝臟,比如雞肝、豬肝、鴨血之類的,也可以多吃其他富含鐵質的食物,比如紫菜、海帶之類的,注意營養均衡,喝些牛奶。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