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便血如何分辨 培養寶寶良好排便習慣

寶寶大便後, 父母給寶寶換尿片時, 常因為氣味難聞而火速將它丟棄, 細心的家長可能會多留個心眼。 如果發現寶寶大便帶血, 家長一定要引起高度注意, 這可能是孩子疾病的徵兆。

消化道疾病是小兒便血最常見原因, 包括食管靜脈曲張、食管異物、潰瘍病、急性胃炎、胃粘膜脫垂、腸套疊、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絞窄性腸梗阻、小兒便血美克耳憩窒、腸息肉、肛裂等。

不過, 食物或藥物也會影響寶寶大便顏色, 需注意鑒別。 如吃大量西瓜和番茄後可以使大便顏色變紅, 貧血寶寶服用鐵劑後大便可發黑,

Advertisiment
食用動物血後大便顏色也可發黑, 這些由於食物和藥物引起大便顏色的變化不屬於便血。 一旦確定是消化道疾病引發的寶寶便血, 家長應提高警惕, 及時帶其到醫院進行檢查, 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為預防寶寶出現便血, 家長要培養其按時排便的良好習慣。 新生兒後期, 可讓寶寶空腹時進行俯臥, 嬰兒稍大, 就可讓其在床上翻滾爬動, 這不僅有利於預防便秘, 而且對寶寶健康發育也有好處。 保持合理的膳食結構, 進行科學餵養。 寶寶固然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如乳類、雞蛋、瘦肉、魚肉等), 但也必須攝入適當比例的碳水化合物(如糧食、蔬菜等), 適當多吃一些粗糧、蔬菜和水果等富含食物纖維的食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