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學齡前兒童,媽媽要知道的事

兒童早期階段, 一般情況下指的就是學齡前時期, 有時候也指的是三至五歲的時期, 這個階段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在這段特殊的時期裡面, 兒童的認知能力、道德和情感都會有非常快速的發展。 接下來, 大家就一起來瞭解一下兒童早期發展的特徵吧, 具體有著認知、道德發展、身體發育和情感發展等。

學齡前兒童的早期行為問題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變化, 如果不通過小學表現出來, 兒童就很容易成長為一個具有攻擊性和暴力的青少年或成年人。 在這之前對於不同類型的行為問題的研究都集中在年齡較大的兒童和青少年,

Advertisiment
其實對於學齡前兒童我們也需要好好瞭解一下。

道德發展

兒童道德方面的發展和爸爸媽媽的教育是息息相關的, 在孩子成長的早期階段, 他會慢慢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對是錯。

認知能力

第一, 在孩子發展的過程中, 大部分孩子的大腦認知發展是非常大的。 比方說, 在嬰兒期過後, 孩子的記憶能力有著很大的提升, 很多事情都會被他記住。 在和他交流的過程中, 很多爸爸媽媽會驚訝于那麼小的孩子也能記住大量的資訊!

第二,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會開始學習用文字和圖片來表達自己的一些思維和想法。 心理學家皮亞傑說明, 在這個階段, 孩子的心裡有很多能夠被理解的和無法理解的事物。

Advertisiment
所以在這個時期, 爸爸媽媽有時候不能很清晰地瞭解孩子的觀點。

身體發育

孩子做的事情一定是要符合孩子的生理需求。 在孩子發育的早期階段, 孩子一定要睡飽。 通過夜晚的睡眠和白天的小憩, 孩子基本上能夠獲得充足的睡眠了。 不過孩子同樣是需要及時的免疫接種, 豐富的營養食物和多樣化的鍛煉, 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更健康地成長。

自我調節

在這個時期, 爸爸媽媽最好是幫助孩子進行自我調節和控制行為。 比方說,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 他不懂事, 一些男孩子可能總是控制不住地會把手伸到自己的私處, 如果爸爸媽媽對他進行批評或者嚴厲懲罰的話, 孩子以後就知道這樣做是錯誤的了。

Advertisiment

情感發展

學齡前兒童現在有了自己的感情意識, 也能夠和他人討論自己的感情。 同情、悲傷之類的感情, 現在孩子都已經理解了, 同時也能夠表達出來。

學齡前兒童已經有了一定的意識, 所以爸爸媽媽要抓住學齡前這段黃金時期, 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性格。

個性發展和性別社會化

個性影響孩子在生活中的成長和發展。 在孩子進入發育的後期之後, 孩子會覺得他開始承擔更多的責任。 根據埃裡克·埃裡克森的心理分析理論, 在這個時期, 孩子如果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話, 他會感到內疚。

通過男孩和女孩的區別, 孩子社會化性別角色和適當的文化行為都會被影響。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Advertisiment
他更傾向於和自己同性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家庭關係發展

在孩子稱成長的過程中, 家庭關係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親子關係最大的影響是孩子的自尊和自我控制的感覺。 另外, 在學齡前, 孩子的語言能力和閱讀能力都會得到非常快的發展。 利用書籍和有效的口頭練習能夠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