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寶寶:我不喜歡媽媽這樣喂我!

我不要奶瓶當媽媽哦!
有時候媽媽會因為一些事情離開, 或者顧著看電視, 只留下自己的背影和奶瓶, 讓寶寶一個人對著奶瓶的“無人式”的餵奶不僅很危險(萬一吐奶會嗆到氣管), 而且還因為寶寶是當餵奶的過程為母愛來接受的, 即便是奶瓶餵養, 也不意味著放棄對自己寶寶的愛的權力, 否則, 這樣不負責任的育兒與“飼養”有何區別?
所以, 餵奶時, 請媽媽一定要親手抱起寶寶, 怎麼坐都可以。 坐穩後, 一隻手把寶寶抱在懷中, 讓寶寶上身靠在你肘彎裡, 讓寶寶感受你身體的柔軟和愛☆禁☆撫, 手臂托住寶寶的臀部,
Advertisiment
讓寶寶整個身體約呈45度傾斜, 另一隻手握奶瓶, 用奶嘴輕輕碰觸寶寶的口唇, 讓寶寶張開小嘴含住奶嘴、吸吮。 這個過程會讓你感覺到自己賦予寶寶的母愛是如此的溫存, 此時此刻, 奶瓶只是一個道具而已。
媽媽, 我喝得太多啦!
看到寶寶愛喝奶, 媽媽很容易會喜上眉梢地不斷給寶寶增加奶量, 而根本不在乎寶寶長得多胖。 一般來說, 不滿一個月的寶寶的哺乳量1次約為100-120毫升, 滿一個月以上的寶寶的哺乳量1次應為120-200毫升, 一天宜控制在800-1000毫升左右。 例如, 有的奶粉包裝上說明每次喝奶量要達到200毫升, 這是按每天喂5次奶的標準計算出來的量, 並不是要每天喂6次的寶寶也達到每次200毫升這個量, 如果每天喂6次奶,
Advertisiment
每次應在150毫升以下。
還有的媽媽會根據包裝上的標準判斷, 如果寶寶吃得少, 就會認為是沒有吃到量, 說到底, 寶寶也是有食量之分的, 少食的寶寶只要精神飽滿、經常露出笑容、腿腳跳躍也靈活, 在發育上就沒有什麼問題。 一次喝120毫升還是喝180毫升, 這是寶寶的自由, 就像沒有誰規定成人一定要吃兩碗白米飯一樣。
貼心TIPS:早產寶寶24小時奶量常用計算方法
生後10天內=(寶寶出生時的天數+10)×體重(克)/100;
生後10天以上=體重1/5或1/4
【此法僅作參考, 可根據具體情況加減。 】
喝奶時逗我笑、喝完了還不拍嗝!
不可否認, 小寶寶喝奶時候的樣子真的很討人憐愛, 會讓人忍不住地逗弄他, 但是寶寶在喝奶的過程中, 並不希望有人打擾他, 寶寶是很脆弱的,
Advertisiment
只要你一不留神, 吸入的奶水就很有可能會誤入氣管導致嗆奶, 甚至可能被吸入肺裡, 誘發吸入性肺炎。
喝完奶之後, 寶寶的胃裡會有很多空氣, 這時候, 媽媽一定要記得豎直抱起寶寶, 讓他靠在自己的肩膀上, 輕輕拍打他的後背, 讓他打嗝, 不能讓寶寶馬上躺下, 否則會引起寶寶吐奶以及吸入性肺炎。
如果寶寶吃完奶後很久都不打嗝卻已經睡著, 也不要慌張, 只要繼續按照以上的方法持續輕輕地拍打背部, 讓寶寶的身體保持直立的姿勢15分鐘左右即可防止溢奶。
Tips:
有的寶寶吃完奶後經常打嗝也正常, 這種情況在寶寶半歲以內會經常發生, 媽媽不用緊張, 可以在寶寶打嗝的時候, 用勺子連續給他喂兩口水, 或連續讓他吃兩口奶,
Advertisiment
這樣可以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幫助止嗝。 一旦發現寶寶不吃奶、哭聲弱、咳嗽、吃奶後嗆咳、呼吸急促或不規則、鼻翼扇動, 甚至口吐白沫時, 一定要提高警惕, 必要時及時去醫院。
喝的太濃太稠啦!
牛奶, 作為最接近母乳的營養食品, 在人工給寶寶哺喂時需要加入開水稀釋, 假設寶寶喝100毫升, 那麼純牛奶的比重是75毫升, 水是25毫升, 反復煮沸3次後再喂比較妥當。 但牛奶中的蛋白質80%以上是酪蛋白, 分子量大, 不易消化, 牛奶中的乳糖含量較人乳少, 容易導致便秘, 所以一定要注意給寶寶喂水。
奶粉在用牛奶加工的過程中加入了寶寶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 成分也已接近母乳, 不同月齡的寶寶需要的奶粉配方也有不同。
Advertisiment
在沖調奶粉時, 按容量算, 奶粉與水的比例為1:4;按照重量來計算的話, 比例為1:8。 一個月以內的寶寶, 餵奶的稀釋比例應為3:1, 只要寶寶的消化吸收情況良好, 就可以逐漸減少稀釋的比例。
不要三天兩頭給我換奶粉!
三天兩頭給寶寶換奶粉, 寶寶會在口味上有所抵觸。 如果一定要換, 也需要按一定比例逐漸混合、讓寶寶慢慢適應口味。 假設寶寶一頓需要6勺奶粉, 那麼建議在第一天, 用1勺原來的奶粉+5勺新的奶粉;第二天用2勺原來的奶粉+4勺新的奶粉, 以此類推, 一般3-4天就可以了。 換奶粉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大便, 如果有拉肚子等不適情況的話, 說明寶寶不適合這個牌子的奶粉。
總而言之, 挑選奶粉只挑合適的, 不要盲目跟風, 否則跟著折騰遭罪的除了自己,還有小寶寶。 否則跟著折騰遭罪的除了自己,還有小寶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