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適當"春捂"有好處

 我們都知道雖然春季來了, 但寒冷仍然會時不時的出來“鬧騰”一下, 這樣氣溫反復無常的, 別說孩子了, 就連大人也受不了。 所以我們還需要適當的春捂才行。 母嬰專家指出, 寶寶適當"春捂"有好處。 但要注意春捂是有講究的, 貴在講究適度, 不能過分的春捂, 不要以為春捂就是一味的多穿衣服, 而是根據氣溫高低及時加減衣服。

冬去春來, 天氣由寒逐漸轉溫, 人的陽氣也從冬季的閉藏狀態開始由內而外的生髮出來。 然而, "春天孩兒面, 一天變三變。 "對於氣候多變, 忽冷忽熱、乍暖還寒的早春天氣, 給孩子"捂"著點兒,

Advertisiment
可使稚嫩的身體適應這種冷暖氣候的變化, 抵禦料峭春寒的侵襲, 有利於維護孩子恒定體溫的調節, 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如果過早地給孩子脫掉棉衣或穿得太少, 一旦突然遇到氣溫下降, 孩子就難以適應, 外出遭受冷風刺激, 那剛開始從"冬眠"中蘇醒活躍起來的皮膚細胞, 張開的毛孔, 會馬上收縮閉合, 體溫調節失靈, 體內熱量散發不出去, 積蓄而造成上火, 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 容易患傷風感冒、急性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 甚至引發春季呼吸道傳染病。

"捂"過度也有害

說"春捂"好, 貴在講究適度, 如人們平時老說的"要想小兒安, 常受三分饑和寒。 "這便是度。 如果孩子整天處於衣被過厚, 保暖過度的情況下,

Advertisiment
得不到鍛煉, 就會影響身體耐受力的形成, 抗寒能力下降, 不能適應天氣變化, 也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

"春捂"有講究

一、穿衣"下厚上薄"

古代的養生家指出, 春令衣著宜"下厚上薄"。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 人體的下部血液迴圈較上部差些, 易受到寒冷空氣的侵襲。 因此, 在乍暖還寒的早春二月, 應當注重對孩子下部, 尤其是腿腳的保暖, 以免感受風寒。

二、把握好時機

春季氣候多變, 時有寒潮過境, 在冷空氣來臨前的一到兩天, 媽媽要適當給孩子增添衣物。 恰到好處的"捂", 可將感冒、消化不良等病拒之門外。

三、根據氣溫高低及時加減衣服

面對時而春風和煦, 時而冷風陰雨的天氣變化, 媽媽應及時為孩子加減衣服。 當晝夜溫差大於8℃時就需要"捂",

Advertisiment
為孩子添加衣服, 以免受寒。 隨著氣溫的回升, 不能減衣太快, 待氣溫持續回升後, 也要再多捂7天左右, 體弱的孩子應持續14天為妥當, 讓孩子的身體逐漸得到調節, 以適應氣候的變化。 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 就可以不捂了。

知道了寶寶適當"春捂"有好處, 所以春捂貴在適當, 如果春捂過度的話, 反而是不利於寶寶的健康, 所以為了保證孩子健康, 做好疾病預防工作, 我們在春捂的時候, 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行, 不能為了春捂而春捂, 更不能認為春捂是無稽之談, 總之一切以孩子的健康為標準。

相關用戶問答